读者十论:一张图用5年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我喜欢小新这个名字,回应《中国最大同志社区被关闭之后,哪里是同志运动和言论的天花板?》

头图中间的那位曾是浙大酷儿论坛的一员,那是大陆21世纪唯一一次同志游行,打着其他幌子搞的后来组织者还被抓了,并不能说明政策有多开明。而时至今日无论我在复旦上课还是外出开会听讲座,凡是提及LGBT rights都无一例外看到这张图被拿出来。我每次都会拍给身在美国读博的他,他刚才半开玩笑地回复我:“这么多年就没有新图片可以用么?”然而现实就是,13年至今,真的没有新图片可以用了。

2. VitleySingurQ,回应《动画电影〈Coco〉:个体与群体的拉扯,压缩视角与全球化的尴尬》

楼上的观点我部分认同,对于文中的一些观点,我也不敢苟同。不过说起“过分解读”,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被误用的概念。

拜语文阅读教育之所赐,我们很多人都觉得“解读”是说,作者在创作时含蓄隐蔽地掺入了一点想法,然后我们通过蛛丝马迹把它挖掘出来。其实不是。解读的关键不在于作者创作时的想法,而在于作品所能呈现出什么。换言之,导演编剧也好,制片方也罢,他们在创作Coco时的想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Coco能看到什么。这就是文学中所说的“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再也不属于作者了”。

举个例子,塞万提斯在创作《堂吉诃德》时,动机非常直白。他特别讨厌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套路类似于龙傲天网文,骑士一路砍砍砍,救了公主然后大团圆),所以他写了《堂吉诃德》来讽刺那些骑士小说。可是我们现在在解读《堂吉诃德》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一个孤独坚守着美德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士。这是不是过度解读呢?不是。因为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堂吉诃德》里感受到的,时代不同观众也不同,不同的观众感受不同很正常。犹记得在潘一禾教授讲解文学解读的时候,第一堂课就告诉我们,要允许过度解读,我们许多人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往往是解读不足而不是相反。而且如果你所写出的,的确是你感受到的,别人有什么资格质疑你的感受呢?

可能有点儿啰嗦,但我还想讲个生活里的例子,比如说过年回家,爸妈就一个劲儿地给孩子安排相亲。问起对方来就是“房子多大?有没有车?在哪工作?工资多少?”,他们问这些东西的动机可能很单纯,“就是想给孩子找个好的嘛”,但是我们能看到的,是在这种环境下,婚姻被变成了商品买卖,结婚证就是一纸卖身契。我们从他们行为中所“解读”到的,的确不是对方的原始动机,可是我们所解读的,难道不精准吗?

这篇影评很多地方我看不太懂,很多话如果太过书面,太过形式化,会有碍理解。但是对于他所说的“人道精神的回归”,我觉得他说的是成立的。文中所谓人道精神,即是集体意志不能代替个体意志。你家想让你读金融,你想读物理,这就是集体意志和个体意志的冲突。所谓人道精神的回归,就是Coco的结尾,你想读啥你都能说了算。

3. terrycmk,回应《动画电影〈Coco〉:个体与群体的拉扯,压缩视角与全球化的尴尬》

我觉得“端”前后两篇针对Coco的影评是否有点过度解读了?试著从创作者、制片人的角度去看这套电影,我首先想到的是由Pixar的总裁Ed Catmull撰写的《Creativity, Inc.》这本书,里面详细描述一套动画从零到有的整个过程。

首先,动画是一个非常高风险的投资,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故事是否吸引、情节是否合理以及在最后一幕能否带来高潮等问题,吸引人的故事是电影卖座的必需条件。编剧和导演或多或少都想传达一点个人的价值观,但是我相信他们很清楚电影如果太说教了就不好看。

第二,如果情节和结局太过套路,观众就没有新鲜感,也会影响到影评和票房。我不认为Coco的编剧和导演在引用亡灵节作为创作题材时,有考虑那么多全球化跟传统价值冲突的背景,更多的可能是亡灵节是一个很新鲜的主题,在视觉效果上可以作出很多花样,就此而已。至于电影中那种“小孩想追逐梦想但是遇到家人反对可是在一轮冲突、坚持与妥协之后终于获得成功然后大团圆结局”还是一贯的好莱坞套路。

所以,《Coco》跟Pixar的其他动画一样,从来只是一套娱乐观众,获取商业利益的产品,并没有刻意要表达什么“人道精神的回归”。

4. 不配,回应圆桌话题《“清者最终不会被冤枉”?林心如被指台独,新剧下架又上架,你怎么看?》

先稍微偏一点题……刚刚看完《歌手2018》第二集,因为去年的HIPHOP热潮而邀请的GAI周延在本期的镜头全被剪了,被退赛,命运与上一季的CONRANDO张敬轩殊途同归。

轩仔当时是表态过支持伞运的。对伞运性质的定义在中港两地有所不同,OK,我们先按照内地的说法:张敬轩有过支持港独的言论。这种触碰红线的情况,为封杀行为增加了不少底气。但GAI呢?曾经的黑社会GAI为了迎合主流都变成社会主义GAI了,依然难逃一死。

看完节目之后郁郁不乐,决定上知乎(类似内地版QUORA)看看大家的观点。

让人安慰的是在内地网上终于看到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封杀”这件事本身,这种正常人都该有的逻辑终于在网上的言论中开始冒起了。

但删帖情况依旧。

有人说官方从未发表封杀HIPHOP言论,GAI无辜得像6岁少女,这次“封杀”只是湖南卫视或者节目组的行为。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盲目揣测上意的狗腿依然很多。

又看到有很多人想出另外的角度去批评事件:你要封杀可以,给出明确的底线,给出证据。

即使作为对政事一知半解的我,看到这里也忍不住心想,too young too simple啊。

说穿了,一手抓著公权力,另一手含糊其辞,自古以来都是当官的必修课。毫不怀疑今天的官员完全继承了先人的智慧,这样一来,他高兴的时候赏你一口饭吃,不高兴了,总有一两个角度能挑出你的死罪。试问这个肮脏的世间里,谁是100%干净的?怎么玩都是他赢的。

所以了,回到林心如,谈什么都是多余的。林心如跟张敬轩、周子瑜、甚至本土出身本土成名的赵薇甚至冯小刚等人都没有区别,在这块土地上,都得看人脸色吃饭。重提一下网上那句不太好听的话:“吃共产党的饭,还想砸共产党的锅?”鉴于这口锅还养著不少人,砸不了的,所以骨气行先的人,请像杜汶泽何韵诗他们那样,别来这混这口饭,会少很多不开心事。与网上骂街的人不一样,我是认真而且怀著尊重你们的心态说的。

5. 奈奈,回应圆桌话题《当〈恋与制作人〉占据玩家的心和钱包,恋爱已经无分虚拟与现实?》

这款游戏会引起讨论无非是因为在中国大陆较少见而已,或至少难得有这么成功的。

当部分网友不停的指责这款游戏在引诱女性“精神出轨”的同时,何不回头看看那些以男性玩家为目标客群的游戏里,那些女性角色被设计成何种形象?无非是衣著清凉布料少、胸大腰细蜜大腿,清纯温婉美艳冷酷任君挑选?也许部分玩家会反驳说这些能“让眼睛吃冰淇淋”的设计只是其中一项诱因、并非必要。但为了更好的装备、更闪亮的服装、让更多人叫自己“大神”而砸钱的那些“人民币/台币战士”,我看不出与这些乙女游戏者有甚么不同之处。

游戏本是为了放松与娱乐,但当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得不到满足,游戏就从放松的手段变成目的,进而成为精神寄托,再回头影响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从而恶性循环。

懂得克制的人玩游戏,反之,则被游戏玩。

再者,若是砸自己赚来的钱,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顶多,过了几年后也许会突然为了过去自己疯狂课金的行为后悔罢了。

ps.我也有一款持续玩了两年手游,差不多是归为这类型。要说在游玩过程中享受到恋爱的感觉?倒是没有,纯粹是因为画风喜欢、人物漂亮、游戏方式好懂,趁特价的时候花个NT$30、60买买钻石。课个上千、上万金这件事在我身上不太可能发生......

6. Jy,回应圆桌话题《当〈恋与制作人〉占据玩家的心和钱包,恋爱已经无分虚拟与现实?》

对这个话题有两个想法。第一,游戏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填补了人们在现实中难以得到的那一片空白。很多男生打游戏是因为能够获取成就感,以及和其他玩家或朋友建立一种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而女生一般对感情的需求比对成就感的需求更加强烈,于是恋爱游戏?应运而生。不好说男生还是女生对游戏更忠诚。因为游戏本来就是一种要吸引消费者长期持续为它花钱的商品。不管是女性向还是非女性向的游戏,都是用来娱乐的,即使全是虚的东西,带来的愉悦还是真实的。所以适度娱乐,不要沉迷就好。

第二,我比较担心的是这种游戏设计更加强化了玛丽苏小说里塑造的爱情观。大多数受众是24岁以下的女孩,她们也许还做着霸道总裁白马王子的美梦,但当她们要与现实接轨的时候,往往会有落差。虚拟世界总是比现实更加美好一点。但是现实是逃不开的,就算鸵鸟也不能一直把头埋在沙子里。

7. 于渊,回应《陈纯:四个视角,看中国施派的误读与反西方现代性使命》

刘仲敬:施特劳斯学派要求民主社会面临强大的颠覆威胁时,要有行使紧急状态的理论准备,翻译成日常语言,就是要行使白卫军的剿匪权力,用临时的独裁权保卫资产阶级社会。

决断的意思就是为了保卫民主,不得不暂时牺牲民主。

刘小枫的意思恰好相反,就是用资产阶级临时专政的正当性,论证列宁主义的永久性专政同样是正当的。紧急状态的本义就包含了临时的意思,决断的本义就是日常的反面。

二者的正当性都有赖于临时和非常的特征,而刘小枫却把这种正当性解释为二者可以具备正常性和日常性。决断的合法性有赖于决断者保卫社会的性质,刘小枫却将决断权交给了社会的颠覆者。

简单粗暴地说,他其实是要求盗匪享有警察的权利。他借用警察必须享有临时和有限杀人权的论据,反过来论证盗匪必须享有永久和无限的杀人权。

8. 绯红杏白,回应《“面对共同敌人,和解好吗?”──谈香港民主运动的“败局困境”》

香港的问题从不在“反民主”或“反中共”两派之中,而是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用高昂的代价“只为了”换取一个正常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中共来临下礼乐崩坏、是非不分、官商乡黑。香港人自少早就因为社会不公而付出了不相应的代价,有良知的人在中共眼中是从来是誓反者,要受迫害的。

连追求一个简单公平合理的生活已经用尽了全力,而中共其心不死。不少香港人早已累了,只想停下来、 又有一些激进的人士倒不如自己自成一派,只为了自己利益着想,做着和他们最憎恶的对手完全一样的事,只是在他们成功后,利益分给了的人不同罢了。两派皆坐并观天,重渲染群众情感,不求事实。请问你们能和它合作吗?我看他们的品格和道德还得到提升后再说罢了。

和解的基础是互相尊重和了解,但中国人偏偏做不到。这根本是民族的劣根性,没有多少人会放弃脸子而承担起错误的责任,要说问题只存在民主运动的“反民主”或“反中共”两派之中。根本是只见木而不见林。

9. kingcrab,回应《严蔷:削减文革的教材,却为何扩充了改革开放?》

每一个观点,或者说决议,我始终认为应当放在大环境下讨论。作者讨论的几种学派,或者说各种对文革的解释,都是站在社会相对自由的角度下去讨论。我们民间可以有讲野史的方式来讲述文革,也可以用讲“正史”的方式来讲述文革。但是恰恰就是,袁腾飞这一类的自由派太少,多数,甚至85%以上的学校,历史老师只会告诉他们“正史”。多数情况下当有好学的学生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这十年发生了什么,出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的时候,他们能够得到的只是老师一句:”高考不会考,不用了解那么多“,这才是现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派别已经不重要了,非”正史“教育成了极少数被支持的东西。我想这才是教材变革之后带来知识分子非议的缘由之一,国人的遗忘速度在当下是很快的,保不齐再过十年,文革真的就只是艰苦奋斗的十年。人们只会记住艰苦奋斗,而忘记了血染的旗帜。

10. 王维林,回应《共谍案从何说起?王炳忠与周泓旭之间的五个关键字》

终于看完了,不管怎样还是感谢端传媒的深度报导。

但是感觉下来文章篇幅过长,节奏拖沓,盖因王周二人遮遮掩掩,不肯交代核心问题吧。不过这反倒印证两人交情不一般,十分可疑。

从王炳忠的叙述来看,他似乎是想说自己是被周泓旭利用蒙蔽,不知是的确如此还是想撇清关系。

而周泓旭则是铁匪谍一个了,真国粉蒋粉不退共产党根本说不通。他自己也用《潜伏》一剧比喻自己的荒诞性。正是因为中共虽想竭力利用国民党的中华认同,却永远不会承认国民党的合法性,至今有象征统派的青天白日旗在中国大陆被视为禁忌,乃至台独。一中各表根本就是笑话。

不知蒋中正若能看到今天这一幕会不会哭笑不得。当年最是反共的国民党到今天跟共产党不清不白,我个人估计也是被渗透成筛子了,连战就是典型。甚至还衍生出新党这样共产党的小跟班。

共谍案也是提醒台湾人,“真·亡我之心不死”的正是中共。在中国没有民主化前,绝不能上“大中华胶”的当,否则不是被中共利用就是自己变成了共产党员。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是否端媒的另一部分读者已经流失或者说不再发声?

  2. 标题有误,此图摄于2013年,而非1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