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靠近的看守所:香港家属、大陸律师亲述12港人案司法黑洞香港

无法靠近的看守所:香港家属、大陸律师亲述12港人案司法黑洞

“如果我这个(律师)证,是因为香港同胞的偷渡案丢的,也就值了。就那么一回事,丢了就丢了。”维权律师说。

点名追击法官、“三权重在配合”,建制力量如何重塑香港法治观?

据中方、港府及建制人士的定义,香港政制内的“司法独立”只剩法官独立审判权,而法官任命权应当在于行政长官。

内地律师卢思位:关于12名港人涉偷越国境罪的五个关键问题

12名港人于8月25日被刑事拘留,根据内地《刑事诉讼法》,嫌疑人在逮捕之前最长可被羁押37天;故10月1日将成为港人被取保候审或者无罪释放的关键时间点。

一个香港中史老师的困惑:谁才是历史教育的主角?

令人失望的是当局现时着眼点在教科书中不利“大一统”政权的遣词用字,又宁愿把缩减课程得来的课时以展示中华文化光荣面的文化史充塞,叠床架屋地安插零碎的香港史,却未能有效回应前线中史教育的困境。

监狱高墙之下,写信师写给被囚示威者的一封封信

二人首次相遇,在法庭上,彼此不知道对方的样貌。她在法庭外等囚车,目送他离场。“在信里,我听他说好珍惜搭车这段路,因为是唯一机会他可以看到外面发生什么事。”

陈彦霖案被判“死因存疑”,死因庭查到什么?17疑团如何裁定?

一名15岁的跳水健将全身赤裸溺毙的疑案,引发全港关注。死因庭上,亲朋、警察、社工、医生轮番作供,陪审团最终如何裁决?

匿名举报、红线威吓,恐惧弥漫的香港教室

“文革时候,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被你曾经很爱、很相信的人批判(你)。我想跟年轻老师说保重——小心、谨慎是必要的...... 我希望他们不会落入那么差的光景。”

“香港自秦朝以来是中国一部分”—— 香港历史新课程,中史科变国教科?

中史旧课程强调的是“文化中国的民族主义”,新课程则是以法律和国家加强包裹的民族主义。

专访宗教学者邢福增:由“强拆”到国安法,他见证中港风暴中的十字架

“中共的宗教策略有多少会应用在香港,取决于香港宗教界的关键人物在面对国安法时所做的选择。有人合作,有人抗争,都是参考,我们以史为鉴,但也当局者迷。”

计划移民、转移资产——香港人如何应对国安法后的脱轨生活?

最新民调显示,超过3成港人计划移民,当中逾7成人归因港区国安法;17.5%受访者打算转移资产。

重磅专题:大检控,香港人所经历的拘捕和审判

9216人被捕,1972人被控,面对反修例运动,权力部门选择以牢狱来回应。这一场大检控,会给香港人带来什么影响?

The party is over,同窗好友的移民故事

他知道连根拔起生活不容易,背后有许多不开心,当年他突然要离开“好端端的”香港,不开心,今天“也不开心”,因为“香港变成这样”。

一本护照与一座城:那些抓紧BNO的香港家庭

“小学时的心情,30几岁又要再面对一次。这次还是有了家庭,轮到自己要走。”

戴耀廷解雇风暴:特首与建制之手如何伸入港大?

权力自特首而生,滑过看似繁复的程序,抵达港大的最高管治机构,15名委员的产生都与特首直接或间接有关。

数十万人投票的民主派初选,选民、票站义工,他们在想什么?

有可能违反港区国安法、筹备单位被警方上门调查,在恐慌与打压之下,香港民主派初选首日,投票人数已破纪录,至今录得逾41.2万人投票。“投谁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展现民意。”

“疗愈系大叔”马杰伟,苦难时代如何找回内在力量?

“历史里总是重复悲剧,起起伏伏,未来可能会变好,或变得更坏。但当你看到月光照下来,大地承托人的快乐与痛苦,那种力量远远大于一个历史瞬间。”

学生动源四名前成员被上门拘捕 涉违国安法 警方深夜记者会实录

警方表示,是次拘捕源于网上言论和宣告,援引的是国安法第20条和第21条,并指出一个市民“只要作出宣告,已经是煽动的罪行”,而对于嫌疑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则还在调查。

中间路线的逆袭:“希望联盟”能带给香港希望吗?

香港陷入“新三民主义”,顺民、暴民或移民,还有第四种选择吗?北京渐行鹰派思维,田北俊说“香港人不是斗争的人”,两地还能沟通吗?又还想沟通吗?

重磅影片:超过16000枚催泪弹,给香港留下了什么?

“催泪弹的设计,就是为了让你产生一种惊慌的感觉。它会让你感觉你好像快要死去,你必须逃离它才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