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撚”是屈辱,离开要内疚?19岁香港青年摘英诗大奖后,为何成为网络热话?风物

“含撚”是屈辱,离开要内疚?19岁香港青年摘英诗大奖后,为何成为网络热话?

“我用一个香港人的身份、进入最高等的学府、用你最引以为傲的形式、拿到你们的国家诗奖,这有什么卑躬屈膝的?”

乌克兰犹太受难史中的诗与人:沉入乌克兰的茫茫大雪,曾经的命运也是今日的?

“基辅女人”这首诗里,是一个受尽酷刑的女性,诗人写的时候,应该是害怕笔下残酷文字,成为未来的预言⋯⋯

诗在乌克兰:过去与此刻,你就是武器,武器就是你

俄罗斯近日对乌克兰的第一次空袭,诗人以破碎的诗句写下一位女子迂回穿过街道:“忘记。面包和世上每一个活著的事物。”

诗人昆南:大半个世纪后,他携带粤语来到台湾,放下香港

“不是以前的香港即是不是香港。香港根本是无根之地,没有殖民就不存在⋯⋯有什么所谓呢?香港都是共孽来的。”

悼念蔡炎培:情诗人代写情信,你念过多少次香港的小名?

蔡爷的诗掺杂了民间的声气,加以即兴的转韵、生猛的混音,掷入虚无。孤独本来就是晦涩的,你想让我们听⋯⋯

阿富汗的诗与塔利班的推崇:这民族经历过一切考验,但22个音节已可处死她们

阿富汗的女性写诗被认为是死罪,22个音节已可定其死罪,而塔利班推崇的女诗人又偏偏是其中之一⋯⋯

悼念扎加耶夫斯基:一堂怎样面对暴政的诗歌课

这种来之不易的自由很可能在暴政下变得岌岌可危。每逢这种境地,我们便更需要这样孤独但坚定的诗人。

悼念管管:他曾给台湾的黑暗年代装上闪烁的眼睛

“创伤经验”何来?管管与顾城最大的不同,是多了妈妈,于是多了温暖,多了回忆,那可能正是对抗黑暗的人性力量。

露伊丝.葛绿珂的诗人断舍离:没有浪漫,只有结构与暴力

说葛绿珂厌世未免极端。我认为可说是省减,苦行,以当下流行术语形容就是断、舍、离。

杨佳娴:如何亲近杨牧的诗?声响、火焰与泥土

“杨牧”被当作“名门正派”、仰之弥高的符号,一道权威的门锁。幸运的是,他诗以声响和暧昧取胜,不像余光中的作品那么容易拟为中学考题。

陈东东:疫病深圳,万里长城是防御谁的呢?

哪怕躲起来写作,也能体会到身在网格化监禁处置间的定位和境遇。若有别样风暴来临,可以想见管控将以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执行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