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悼念蔡炎培:情诗人代写情信,你念过多少次香港的小名?

蔡爷的诗掺杂了民间的声气,加以即兴的转韵、生猛的混音,掷入虚无。孤独本来就是晦涩的,你想让我们听⋯⋯

诗人蔡炎培。

诗人蔡炎培。图:网上图片

特约撰稿人 关天林

刊登于 2021-09-16

#诗#香港文学#粤语

这是地狱吗?是。抱歉没有天使──〈无翼鸟〉

一个诗人,在香港这城市,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写诗,写了六七十年,看过多少地狱,多少天使?他也许会答:

我有八达通长者优惠卡
地车五行无阻
一年到晚四围游
我的本身
成了全城最佳的视野
——〈如梦令〉

虽然置身香港这貌似“不需要诗的城市”,他还是笑说:“城里人天生最富诗意”,因此才要做地下的天使(他常穿白衣),写下一首首如梦令。

蔡炎培(1935年-2021年9月6日),生于广州,战前移民香港。1954年,开始创作之路,曾于《人人文学》、《诗朵》、《香港时报》、《文艺新潮》等刊物发表作品。曾主编《中国学生周报.诗之页》,影响广泛。又于《星岛日报》撰写专栏“碎影集”。1965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农学院,后任职《明报》副刊编辑,曾做过多届青年文学奖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诗组评判。2003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小诗三卷》、《变种的红豆》、《蓝田日暖》、《中国时间》、《十项全能》、《真假诗炒》、《水调歌头》、《代笔情书》、《离鸠谱》、《小说.随笔.诗》、《无语录》等,小说文集《上下卷》(与朱珺合著)、《日落的玫瑰》。

轻轻地掩门,走了

刚离开了我们的蔡爷蔡炎培,写过最有名的一首诗可能就是〈弥撒〉,那年他十九岁,留下四行诗,转眼一世纪,“还下著离离的细雨”,便“轻轻地掩门,走了”。

还下著离离的细雨
又是圣嘉肋近夜的晚钟
为谁燃点了一根银烛
你轻轻的掩门,走了
——〈弥撒〉

不少人都称道末句的停顿,转身离去,再确认已离去的惆怅,但这里想先说题目。作为场景的“弥撒”,本来就有“离散”之意(来自拉丁语Missa),而且对粤语来说,除非刻意正音,笔者听到的十居七八已不是“微”(mei),甚至也不是“尼”(nei),而是“离”(lei)。这里不是说诗人有意暗示,因为诗本身的情境已圆足,但“弥/离”之变却令我们想到,一个诗人,其毕生创作必然多少埋伏了社会和时代的语言线索,容让后来的阅读展开,并反过来呈现更多声貌情态。这不是反映现实,只是因为诗人以语言为事。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