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

张晓卿:南洋华商的中国梦(二)

从伐木起家的一方财阀,到手握多家华语新闻传媒的一介儒商,张晓卿为何要搭建一个从马来西亚到香港的媒体帝国?

端传媒记者 林怡廷

刊登于 2016-08-11

#华商

图为砂劳越姆鲁国家公园。
图为砂劳越姆鲁国家公园。

本系列从2016年8月10日至13日连载4日。系列之一之三之四,点击即可阅读。

然而张晓卿是谁?

和陈嘉庚、郭鹤年这些东南亚华人圈知名的富商一样,张晓卿在中港台的知名度和实际影响力不成正比。对华人文化圈的“中心”来说,南洋一向难以进入视野,而张晓卿来自更边缘的东马。他的发家轨迹有时局的机运,也能清晰看出个人的努力和局限。

这也是一代南洋华人参与中国转型的典型故事。作为第二代华人移民,经历过二战、马来亚及砂劳越独立,从割胶工人打下一壁江山。张晓卿带著离散华人的情意结,热烈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却也在大国崛起后逐渐力不从心。

诗巫是东马砂劳越州的第三大城,一个五十年代因伐木业而兴旺的小镇,25万人口中有七成是华人,以福州人为主流,有小福州之称。张晓卿是第二代的福州人移民。

砂劳越拥有北婆罗洲丰沛的热带森林资源、橡胶、热带硬木、油棕等。70到80年代,砂劳越木材出口极盛,位于拉让江中游的诗巫成了主要集散地,以欧洲及日本市场为主。当时诗巫有十多间木材商,清澈见底的拉让江逐渐因为伐木后的木屑和木材拖运而黄浊不堪。许多诗巫人因木材致富,张晓卿在1975年创立的常青公司,便是在这个荣景下迅速壮大。

1960年代,砂劳越反对与马来亚合并的声浪高涨,再加上1949年中共在大陆建政的影响,许多有左倾思想的华人,便加入当时的北加里曼丹共和国(西马简称之为“砂共”),反对英国主导的马来西亚计划。而伐木业在丛林中,必须要和砂共打交道,八十年代初张晓卿就曾和一些木材商人一起,因被控资助共产党而短暂入狱。

家族和张晓卿有世交,东马的土地运动者黄孟祚告诉端传媒记者,张晓卿出狱之后,行为轨迹亦有了微妙的变化,他开始跟砂劳越州首席部长关系十分密切,生意也跟著扶摇直上。他加入SUPP(砂劳越人民联盟党),曾在1985年被委任为马来西亚国会上议员,胞弟张泰卿从政,家族在东马的政商网络越来越有影响力。

2007年出版的《亚洲教父:透视香港与东南亚的金权游戏》,作者Joe Studwell从1998年金融风暴时,许多香港和东南亚大亨依旧屹立不摇的原因探究,发现虽然东南亚区域经济总产值低于任何一家全球500大企业,但全世界最富有的25个家族有8个来自东南亚,而且多是华人。

Joe Studwell指出,这些南洋华商跨足银行业、地产业、船运业、糖业、博弈业到伐木业。他们运用当地未成熟政治的灰色地带,取得土地特许权,开发东南亚丰沛的天然资源,控制能源、原物料、运输、地产等上游产业,并且垄断市场取得最大利益。他也分析,这类大亨的家族企业,由于技术能力不足,最终难以对东南亚国家的产业有所贡献,遇到制度完善的西方企业就会显出弱点。

张晓卿便是依循著这个传统的东南亚模式为自己累积起大量财富。

长年为东马原住民争取土地权益的黄孟祚分析,由于砂劳越丰富的天然资源,土地特许权正是商业经营的关键,因此东马的政商生态中,土地特许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由政府和财团共栖共存。包含常青集团的砂劳越六大财团,常有特许地对原住民习俗地侵权的问题。

根据瑞士非政府组织布鲁诺曼瑟基金会(Bruno Manser Fund)于2011年发表的报告指出(Development of global timber tycoons in Sarawak, East Malaysia: History and company profiles),砂劳越州土地面积1200万公顷,六大伐木集团的特许伐木地面积有372万公顷,高达三分之一。其中常青集团至少有100万公顷,张晓卿很可能是砂劳越最有钱的人。

在地方上,张晓卿常常捐助华文中学、支持教会,有慈善家的良好形象;在商业上,他的行事作风则以剽悍闻名。一位在诗巫活跃的商界人士观察到,张晓卿有种“财务状况很糟也敢放手一搏”的性格。

正是如此,在1983、84年木材价格低落时,他挺身而过,之后迎来木材产量最大,价格最好的十年,张晓卿的商业王国快速扩张。

知情人士向端传媒透露,据张晓卿的船运公司统计,90年代极盛时期,常青集团的伐木场每个月有近40艘半千吨的船将山上砍伐的巨木自拉让江运输出去,当时单是木材生意至少日进百万马币(约200万港币)。2000年后,伐木业因政府放任砍伐而逐渐衰退,常青集团和其他砂劳越财团一样,透过土地用途变更,将过去的森林特许权的土地改种棕梠树,生产油棕。

1990年代,他也积极扩展商业版图到新几内亚、俄罗斯、纽西兰等国,如日中天时,新几内亚国王都前来拜访。他透过砂州政府拿到中国大连市的锯木厂生意,触角延伸到中国。

然而张晓卿不满足于只是一个富甲东马的商人。

1987年,马哈迪政府拟派遣不谙华文的教师担任华校行政高职,造成华人不满,也因此引发族群冲突,前强人首相马哈迪借口族群矛盾展开“茅草行动”,逮捕许多异议份子,并关掉三间报社。其中一家便是《星洲日报》。《星洲日报》急需资金挹注,时任总编辑刘鉴铨,特意飞到诗巫向张晓卿求助,张晓卿考虑两天,不顾家族反对,决定买下。1988年4月,《星洲日报》复刊。

这个决定,改变了《星洲日报》的命运,也改变了张晓卿的格局。

《星洲日报》是由新加坡虎标万金油老板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于1929年创刊于新加坡,1965年新加坡自马来亚脱离,《星洲日报》也星马分家,命运各自流转。1983年,新加坡版并入马华殷商陈嘉庚创办的《南洋商报》,马来西亚版则在被张晓卿收购后数年,就追上《南洋商报》成为马华文第一大报,最高发行量曾达到40万份,在700万华人人口中,拥有近300万的读者群。

一位前星洲集团高层认为,张晓卿当初买下星洲只是一门生意,已退休的星洲灵魂人物,星洲媒体集团董事经理兼集团编务总监刘鉴铨,以及集团总编辑萧依钊,这两个专业报人才是编务的关键。星洲因为茅草行动受到迫害,因此复刊后著力标榜“正义之上,情在人间”。而后,更在1993年创办“马来西亚花踪文学奖”,鼓励马来西亚华人作家的华文创作,也作为连结两岸三地及马华作家的平台,台湾的龙应台、余光中,香港的西西,中国的莫言、冰心等知名作家都曾受邀参加。星洲在马推广华文文学上一系列的努力,亦为张晓卿打造出不同以往的文化形象,将他从一个霸气的木业财阀,转化成一介儒商。

“由于马来西亚特殊的政治体系,造成族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难以消除,在马来西亚经营华文媒体存有一定的政治风险,但刘鉴铨与萧依钊拿捏了很好的平衡。” 这位前星洲高层认为。

人口结构有60%马来人、25%华人、10%印度人及5%原住民的马来西亚,族群政治一直是其特殊生态。马华社群试图从华文教育、华文报来维护一个中华文化堡垒,和马来民族主义相抗衡,而马来政府则一向忌惮华文报,一直到2012年前,马国内政部都以一年发放一次的出版准证来控制媒体。

张晓卿的生意,需要仰赖与马来西亚政府的关系。

接受端传媒采访的这位星洲前高层认为,在编务上,刘、萧两人把握言论市场与政府容忍尺度之间的巧妙平衡,他们亦同时以文化中国的软性诉求,让星洲日报成为张晓卿扩展内外影响力的平台。

《星洲日报》在1988年复刊后,仅用三、四年就追上历史悠久的《南洋商报》成为马来西亚的华文第一大报,营收一直稳定而可观,近年受到数码化的冲击才下滑。根据2015年马来西亚发行审计局(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的数字,《星洲日报》目前发行量约36万份左右,在印尼、柬埔寨等地都有分社,依然是目前东南亚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报纸。

成功的销量让张晓卿掌握了马来西亚华人社群的话语权,也连带经营了他和马来西亚执政党巫统(UMNO)的政治关系。他曾经邀集前强人首相马哈迪的儿子入股他投资的光纤产业,虽然最后不欢而散,不过许多分析指出,2004年他之所以能收购南洋商报,成功垄断当地华文报业,和马哈迪的默许支持有关。

收购星洲让张晓卿走出东马诗巫小镇,从一个砂劳越大材大亨,成为华文报业老板。而后,他陆续买下《光明日报》、《南洋商报》及其旗下的《中国报》,旗下媒体市占率高达80%。2001年马执政联盟的马华公会收购《南洋商报》,却置换星洲高层管理而传出张晓卿是幕后黑手,引发华人社群一波罢写运动,但阻拦不住因此声名大噪的张晓卿,由此他才真正进入马来西亚华人视野,踏入西马的政经中心.

接近张晓卿的知情人士向端传媒透露,张晓卿旗下事业庞杂,多半时候他会尊重管理层的意见,但在满城风雨、许多星洲高层都不赞成收购《南洋商报》时,没有人可以阻止张晓卿。

在这位接近者看来,张晓卿垄断媒体不是为了出卖华社利益,他的核心理念是希望是华社团结,集中文化与媒介资源,与西方抗衡。

但媒体垄断十年后,华语社群的气氛也悄悄改变。

端传媒记者在马采访时,遇到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具名,有些单位因为和《星洲日报》有合作,需要媒体曝光不敢得罪,有的人拒绝受访。而被星洲“封杀”的黑名单传言也早在华社流传。

无论如何,张晓卿在马来西亚的媒体王国是建立了起来,而且比过去任何一个报业老板都还要成功。相较于其他报业老板的低调经营,张晓卿多了一种中华文化情怀的“使命感”。他常投书在自己旗下媒体,并接受旗下媒体的专访,阐述团结以华人文化对抗西方话语霸权的理念,或直接反驳批评者。

他也复制这个模式到世界各地。他在巴布纽新几内亚应政府之邀,创办一个英文报,也将星洲日报从马来西亚拓展到柬埔寨,泰国等其他东南亚华人圈。自90年代以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张在政治关系、商业生意、媒体舆论之间游走自如,缔造了他旗下王国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最重要的奠基,是他在1995年收购了香港《明报》。

敬请期待下篇。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