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張曉卿:南洋華商的中國夢(三)

即便虧本也要買下《明報》,組建世界華文集團,張曉卿步步走上「亞洲梅鐸」之位,懷揣怎樣的宏圖大志?

端傳媒記者 林怡廷

刊登於 2016-08-12

#華商

1994年,張曉卿抓住了收購《明報》的機會。這個決定 ,讓他從邊緣的南洋打進華人文化圈的核心。
1994年,張曉卿抓住了收購《明報》的機會。這個決定 ,讓他從邊緣的南洋打進華人文化圈的核心。

本系列從2016年8月10日至13日連載4日。系列之一之二之四,點擊即可閱讀。

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由於內地投資與法治環境不夠成熟,香港成了大量外資進入中國的跳板。1989年學潮引發天安門鎮壓,中國外交環境急劇惡化,資本信心亦迅速下滑。當時外資大量撤離,但海外華人對中國未停止的投資,成了中國經濟穩定的關鍵。

根據台灣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龔宜君的研究,1994年,中國引入的海外直接投資總額達33.8億美元,其中70%來自香港與澳門,這70%之中,許多是南洋華商經香港上市公司進行的投資。

龔宜君在2003年發表的論文《東南亞華人的經濟發展與族群關係:以馬來西亞華商為例》指出,當時中國最大的兩個海外華人投資者,都來自東南亞。一是泰國謝國尼的「卜蜂集團」,另一是印尼黃奕聰的「金光集團」。其他重要的南洋華商,像印尼的林紹良、李文正和新加坡吳家熊之大馬集團;馬來西亞郭鶴年的嘉裏集團、郭令燦的豐隆集團;泰國華泰曼谷土地集團,以及新加坡的遠東集團。

張曉卿也在這一波南洋華商的鮭魚返鄉潮中,經由香港,奮力遊向中國。

香港曾經是木材交易重要的貿易點。一位已離開常青集團的前高層人士透露,90年代張曉卿的木材生意如日中天時,便在香港成立離岸公司,一方面規避東馬砂州政府的木材出口重税,另一方面,也方便就近處理在中國的投資。

這位前常青高層告訴端傳媒記者,90年初期,張曉卿透過與砂州政府的關係,拿到砂州政府在中國大連市投資的鋸木廠,邁出進軍中國內地的第一步。

他在大連買下大片土地,投資金州開發區。也因為木材生意,張曉卿與時任大連市長的薄熙來結識,奠定了日後在重慶模式中的「共鳴」。大連之後,他在上海開了第二家木材板廠,投資馬橋工業開發區。據知情者透露,張曉卿一開始倚賴一位和僑辦關係很好的大陸居港人士牽線這些大陸生意,慢慢地,各地方政府會主動找上門。他的投資項目也越來越多元。

根據常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簡介,常青集團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進入投資的國際跨國公司之一,投資遍及在山西、廣西、黑龍江、上海等中國各省,項目包括生態業、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屬產業、鋼鐵、地產、牧業、石油、公路建設、食品、種植業、板材業等,但在中國投資常常受到政治波及,比如2007年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達成合作開發吉林(松遼盆地)的石油協議,後媒體報導受到周永康被整肅波及。

雖然當時張曉卿的商業版圖已擴展至東南亞及非洲,但他真正的事業重心放在中國。因此當1994年,收購《明報》的機會出現,張曉卿即毫不猶豫地抓住。這個決定,讓他從邊緣的南洋打進華人文化圈的核心,也在芸芸海外華商中,被中國看見。

虧本買《明報》 「亞洲梅鐸」崛起

查良鏞(金庸)1959年創辦的《明報》,一直是香港最具公信力的重要報章之一。1991年,金庸將明報集團經營權轉給當時僅33歲的年輕文化商人于品海(現香港01投資人),而後于品海由於巨資投入「傳訊電視」而陷入財務危機,1994年將虧損嚴重的明報集團出售給張曉卿。

一位前明報高層向端傳媒透露,《明報》是個虧本交易,1994與1995年張曉卿分兩批以一股六塊多和一股四塊港幣的價錢和于品海買下明報,張拿到大部分股份後,股價一度跌到兩塊多港幣。但顯然,《明報》對張曉卿真正的價值,不在表面的盈虧.

這位前明報高層觀察到,買下《明報》後,張曉卿常帶著明報經營高層遊走中國各省談生意的項目,他也確實因「明報老闆」這個身份,變成中國地方官員很重視的人物,只要他到中國,常常都是地方官高規格接待,而中國政府高官到了馬來西亞,也總會拜訪張曉卿。他的關係亦上達中央,與不少國家領導人都關係不錯。

「在中國做生意關係很重要,張曉卿用媒體成功吸引中國注意,」一位前星洲管理高層觀察,「當時中國政治是非常敏感的 ,一旦擁有報紙,你就會很powerful(有權勢)。」

這位前星洲高層認為,星洲的成功成了張曉卿買《明報》的信心基礎。《明報》除了是張曉卿重要的經商工具,也讓他的知名度拓展到華人圈中心的高度。

這時,砂勞越木材資源幾乎用盡,他在當地的生意只剩下油棕業,事業重心也幾乎都轉向中國。

知情人士透露,最初張曉卿收購《明報》時,希望讓該報中間偏右的自由派立場轉向親政府,但被一位熟悉香港民情的時任明報執行董事阻止。這位董事提醒,明報一旦立場親政府,就會失去市場和公信力。

當時香港剛回歸,「馬照跑舞照跳」,北京未施予太大壓力,媒體氣氛也自然。時任《明報》總編輯張健波與經營高層默契良好,2000年時,《明報》盈利一億多港幣,創歷史新高,而後十年的營運狀況也很不錯,張曉卿幾乎不插手編務,新聞編輯室的自由空間得以維持。

2008年,張曉卿再整合星洲、南洋、明報集團,成立世華媒體集團,在香港和馬來西亞同步上市。加上《明報》在北美與加拿大等地的海外業務,張曉卿亦從此時開始被稱為「亞洲梅鐸」,成為跨國媒體大亨。

和中港台收購媒體的其他富豪相比,以張曉卿媒體王國所跨足的語種與國家來看,「亞洲梅鐸」的稱號並不為過。但他的野心不只是華文媒體和亞洲,他認為媒體就應該要做大。

收購《明報》之後,張曉卿原曾想在英國、澳洲這些有華僑的地方辦報,但未果。收購案亦陸續找上門,據前明報高層透露,其中一例是,2000年鳳凰衞視要在香港掛牌上市時,董事長劉長樂曾邀張曉卿入股。知情人士也透露,曾有台灣媒體集團邀集張曉卿一起收購《中國時報》。相較他在木材、石油開發等生意上的大膽,張曉卿在媒體的收購上更尊重管理高層的意見,也因此趨向保守,這些收購案大多未成行。

知情人說,張曉卿至今的最大遺憾,正是沒有把握住一些收購機會,讓自己的媒體版圖更壯大。

張曉卿更希望他的傳媒業務能進入中國。他曾想投資上海的一家報社,但身邊人反對,也由於中國政府不開放外資投資媒體而作罷。買下《明報》之後,他也曾投資廣州的印刷廠,希望有機會能在中國發行報紙,但至今無法實現。

81歲的張曉卿已將大部分的木材、油棕事業交給兄弟或兒女經營,收益最低的媒體成了他最醉心的事業,常常親力親為。

把海外華人讀者賣給中國,把中國夢賣給海外華人

2001年,張曉卿出任世界華文報業協會主席。在演講中,他這樣說:

「我們華人應該建立和擁有一個以全球華人為主體的媒體和網絡世界。我們必須依從自己的立場和價值,去表達我們的感情和聲音。在目前的世界輿論中,迫切需要具備全球影響力的中文媒體文化傳播力量,來為東方的新興大國鋪墊一條文化的通道。」

一位熟悉張曉卿的人士向端傳媒記者透露,很多人認為張曉卿收購媒體是單純的商業行為,但「南洋、亞洲週刊、明報月刊這些媒體從來沒有賺過錢,一直都是虧損,也會受到政府的壓力,但張曉卿還是非常堅持。」他形容,張曉卿愛讀《古文觀止》和魯迅,買媒體的核心動力,正是對中華文化的使命感。

這位人士說,由於馬來西亞族群關係的特殊脈絡,張曉卿的親中國政府和他的中華民族情感有關,是一輩南洋華人共同的心理狀態。張曉卿也並非不批判中共政權,他曾在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呼籲中國政府為華人出面,也曾經在89年為天安門事件發言,有一年時間不願進入中國。但張曉卿也認為,今日中國已非昔日中國,共產黨不是沒有功勞,不應該仇視共產黨。

南洋華人有回饋僑鄉的傳統。1930年代,知名南洋華商陳嘉庚傾家蕩產,連結南洋華人的資源共同投入對日抗戰的援助,而後資助新政權的建立。今天,在馬來西亞族群矛盾的政治環境中,馬來保護主義更讓華人覺得受到歧視,50歲以上的華人,普遍認為華人的希望在中國,中國崛起有助於提升他們作為華人的地位。

正是這樣的「民族」情感,讓張曉卿在2012年出資2000多萬人民幣,給中央電視台《故宮》紀錄片團隊拍攝首部關於南洋華人的紀錄片,長達10集的《下南洋》。而南海國際仲裁正熱之際,《星洲日報》也以整版篇幅轉錄《中新社》的專題報導,確保在南海議題上,馬來西亞華人主流輿論跟著中國的主旋律。

「他是大中華民族主義的出口商,把海外華人讀者賣給中國,也把中國夢賣給海外華人,」檳城研究院研究員黃進發這樣分析張曉卿。

2001年馬華公會收購《南洋商報》時,有傳言張曉卿是「幕後黑手」,引發知識分子的罷寫運動,黃進發也是罷寫作者之一。

黃進發認為,張曉卿以文化中國的情懷維持老一輩海外華人對中國的情感,收攏華商,亦在輿論上有意識避免港台的本土思潮及公民運動對馬華社群的影響。

然而中國、馬來西亞、香港的政治局勢變化,已經透支了中華文化情懷的影響力,也動搖著張曉卿的媒體及商業王國。81歲的張曉卿仍努力抓住時代,卻已顯得力不從心。

敬請期待下篇。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