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張曉卿:南洋華商的中國夢(四)

傳媒產業變了,政治風向變了,投資需求變了,當年作為擁抱中國、實踐民族情懷橋頭堡的報業王國,和它的主人,在時代替換中漸漸褪色。

端傳媒記者 林怡廷

刊登於 2016-08-13

#華商

圖為中馬欽洲產業園區。
圖為中馬欽洲產業園區。

本系列從2016年8月10日至13日連載4日,本篇為最後一篇。系列之一之二之三,點擊即可閱讀。

2008年3月8日馬來西亞大選,由反對陣營領袖安華帶領的「人民聯盟」(PR)大勝,一舉拿下13州中的5州執政,國會得票49%取得82席,首次打破執政聯盟「國民陣線」(BN)的2/3優勢席次。這一年,反建制陣營士氣大振,政治氣氛也開始轉變。

反對勢力的壯大,讓換政府的主張逐漸代替過去保守的政治立場,成為馬華社群主流。2008年大選後,新舊媒體的影響力也逐漸翻轉,年輕的華人對政府越來越不滿,犀利敢言的網絡媒體越來越受歡迎。

5年之後,2013年5月5日馬來西亞大選,華人高喊出「505換政府」的口號。但最終因畸形的選區劃分,反對陣營獲得51%的過半票數,卻僅拿下四成國會席次,無法實現政黨輪替。這一年,馬來文大報在頭版形容大選是「華人海嘯」,差點被撼動政權的首相納吉布問:「華人還要什麼?」

2013年大選後,馬來西亞的族群關係更加緊張,首相納吉布爆出「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醜聞之後,馬國政治情勢更加混亂。馬國資深媒體人莊迪澎觀察,2008年大選後,華人明顯傾向執政前景看好的反對陣營,《星洲日報》給予更多篇幅,但2013年大選後,星洲又全面倒向政府,與執政聯盟中的華人政黨「馬華公會」同調。

消息人士透露,「505」大選後,旗下報業佔有馬國華文媒體八成市場,主導華文輿論的張曉卿,成了納吉布政府興師問罪的對象,顯示他並非如外界所認知那般,是個沒有承受政治壓力的既得利益者。這位消息人士說,外界批判星洲親政府,那是因為張曉卿認為華人已是少數,在體制外只會更加弱勢,唯有進入執政聯盟,才可能為華人爭取權益。

莊迪澎則認為,星洲趨於保守、親政府的立場在當地華人的言論市場中並不討好。

星洲雖親政府,但另一方面又長年以「文化中國」理念對華社做族群動員,對內呼籲華社面對馬國不公平的族群處境必須團結,以合理化張曉卿對馬國華文媒體市場的壟斷,對外又以親政府言論維持和馬來執政黨巫統的關係,莊迪澎稱之為星洲的「兩面性」。

政治風波與產業變革 傳媒王國兩頭飄搖

除了政治立場,世華集團所面對的真正挑戰,是傳媒產業本身的急速變化。

世華集團旗下的媒體雖然多元,卻以傳統紙媒為主,未能逃開網絡衝擊下的全球紙媒危機。近年,世華旗下報紙的發行量出現結構性下滑,據馬來西亞發行審計局(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統計,2010年,《星洲日報》發行量38.5萬,2015年,34萬,跌了11.6%。除了《南洋商報》沒有計入外,2010年,三大華文報總發行量76萬,2015年63.6萬,跌了12.4萬,少了16%。

根據世華集團財報資料,2015年集團營運狀況尤其不佳,整體負成長18%,單是馬來西亞的報業營收就下跌25%。

《星洲日報》主要對手《東方日報》執行總編輯陳利良向端傳媒分析,《東方日報》因為報攤通路被星洲集團封殺,為了突破通路限制,較早發展電子報,今日星洲雖加快轉型步伐,但轉型電子報也會影響自己紙本報紙的銷量。

目前《星洲日報》對外稱電子報的訂閲有10萬份,但一位馬國報業高層人士透露,根據星洲內部人士說法,實際下載量可能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左右。

一位前《南洋商報》員工也向端傳媒透露,《南洋商報》長年銷售不佳,一年虧損達300萬馬幣(600萬港幣)。目前《南洋商報》在全馬的辦事處已關掉一半,2015年開始部門縮編,約一半的編輯部員工被挪到世華集團的《中國報》,原本24張的版面現在只剩下16或18張,仍在不斷縮減中,不時還有集團可能會關掉報紙的消息傳出。

馬來西亞的媒體事業在政治與產業變局中飄搖,香港這一邊,更是風雨不斷。

2016年3月,張曉卿在香港一個論壇中公開發表演說,厲聲批判港獨思想,強調一國兩制才是香港最好的選擇。論壇之外的香港社會,正值九七回歸以來人心距離中國最遠的時期。

2012年後,中港矛盾加劇。2014年6月,北京公布《一國兩制白皮書》,8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決議對2017特首普選方案「落閘」,在9月的香港引發長達79天的雨傘運動,此後,香港的言論市場開始趨向兩極,政治空氣也越來越緊張。

知情人士透露,《明報》的自由派立場以及屢屢觸碰敏感議題,對張曉卿來說,意味著過去尚可接受的平衡感已經喪失。

這份曾五度被評選為香港最具公信力的中文報紙,在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公布的公信力調查中,首次落居第三,被迫刪除「報網一體、公信第一」的報頭字樣。正是在這樣的情勢下,《明報》發生了借馬籍總編輯鍾天祥之手裁撤靈魂人物姜國元(安裕)的事件。

據消息人士透露,撤換劉進圖和姜國元都不是張曉卿的主意,但姜國元被撤之前,集團高層有知會張曉卿。「過去明報的珍貴之處在於『中間偏一點點右』的拿捏,但現在香港言論市場已經沒有中間路線,明報已經太過批判政府,」這位堅持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訴端傳媒記者。

這也證實了外界的揣測:節省成本只是藉口,換掉姜國元目的是要確保《明報》編輯室不能偏離太多。

一位管理過《明報》的馬來西亞高層認為,香港和馬來西亞媒體文化不同,《明報》編輯部有很強的凝聚力,空降鍾天祥做總編輯仍舊不好控制。「報社的運作有太多環節,總編輯事實上很難完全介入編務,他無法換掉所有人,」一位《明報》編輯部員工對端傳媒記者說。

星洲管理模式難以套用,確實讓張曉卿感到《明報》不易管理。另一方面,根據世華集團財報顯示,2015到2016年度,香港、台灣及中國內地(以明報業務為主)營收較同比下跌12%,虧損182萬美元,是多年來首度轉盈為虧。種種變化,令外界揣測《明報》成了張曉卿的負擔,這也是為何即便世華集團和阿里巴巴均否認,馬雲收購《明報》的傳言至今沒有平息。

2012年世華媒體宣布發放特別股息17.04億馬幣(約34億港幣),但其中七成以新的銀行貸款支付,外界質疑最大受益者是張曉卿,作為持有52%股份的大股東,藉由每股特別派息0.13美金,他可變相套現8.94億馬幣(約18億港幣)。8月1日,世華集團將持有73.01%的萬華媒體股權,以4.98億港幣出售給青島國企,讓外界紛紛揣測,張曉卿可能會因為急需現金,最終撤守香港。

中國的遊戲規則變了

更本質的變化發生在張曉卿寄託了華人夢想的中國。

張曉卿喜歡宣傳自己與政治人物的握手照。在他的書中,可以看到他和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蒂爾、現任首相納吉布、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合照。而近年總是被放在首位展示的,是他和習近平的合影。

90年代初,時任福建省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到馬來西亞有「小福州」之稱的詩巫,就拜會了時任世界福州十邑同鄉會會長的張曉卿。當年兩人的合影,和今日與已成了國家主席的習近平握手的合照,都被收入張曉卿的新書《吾生一何幸──張曉卿思與言》的第一頁。

不過二十年來,張曉卿在中國的投資軌跡,並沒有進入家鄉福州,反而緊跟著同時期認識的時任大連市長薄熙來,一路從大連西進到重慶。

2011年,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在重慶召開。根據媒體報導,張曉卿宣布常青中國將投資重慶南岸區,其中包含世界華文媒體中國西部中心、世界華商中國西部投資發展基地、中馬常青重慶現代服務產業基金,總投資額達200億到300億人民幣。

然而2012年,薄熙來打向王立軍的一巴掌,引發了一連串骨牌效應,最終導致他自己的垮台。

《星洲日報》和明報旗下的《亞洲週刊》,從過去大力鼓吹大西進的「重慶模式」,在2013年習近平正式全面接班後,亦轉向為「一帶一路」鋪論述。

2013年7月,張曉卿風光出席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的簽約儀式。這個位於廣西,面積55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2011年由時任總理温家寶與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共同揭牌,是第一個中馬兩國政府合作的旗艦項目,如今又被納入南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戰略討論中。馬方財團以常青及實達集團為代表,張曉卿擔任主席,中方則是欽州金谷投資有限公司。媒體報導,常青集團規劃投資100億美元。張曉卿同時也是欽州的姊妹園區──位於馬來西亞彭亨州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區的最大股東。中國外交部聲明稱,這個中馬「兩國雙園」的模式,代表兩國關係的歷史最好時刻。

這可能是張曉卿在中國耕耘多年的高峰。但風光背後,卻是大不如前的財務狀況。

2014年1月,香港《壹週刊》報導,張曉卿深陷在與周永康有關的中石油合作開發油田項目。報導指,常青集團在中國投放的資產,高達一億一千八百萬美元。接著2月又傳出消息,作為最大股東的常青集團退出馬中關丹產業園,而欽州產業園區雖有獲得中國中央政府與廣西省政府補貼達54億人民幣,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截至2015年底,已入圍和即將入圍項目有42個,總投資達226億人民幣。但多個綜合消息源皆向端傳媒透露,2011年至今五年,欽州產業園區進度延宕、招商不如預期。

端傳媒查閲常青集團的財務資料發現,張曉卿在中國投資項目龐雜,有獨資,也有入股在地企業,財務狀況相當隱晦,負責中國投資項目的常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沒有上市,無法取得公開財報,因此難以摸清張曉卿在中國資產的真實全貌。但僅從他的四間馬來西亞上市公司來看,近年財務狀況也都不如以往。

而在新加坡上市的常青石油天然氣公司(RH Patrogas),擁有印尼、砂勞越、以及吉林油田開發項目。2015年財報顯示,外界傳言受到周永康影響的吉林油田,已於2014年獲得開發許可,但原本2015年預計完成的40個油井鑽取,只完成了14個。財報說明,2015年整體營運表現是自2009年以來「最具挑戰性」的一年,由於油價下跌,錄得1.82億美元的淨虧損。財報上還稱,控股股東張曉卿將提供820萬美金的無息貸款以度過難關。

坊間對於張曉卿的中國投資失利有許多傳言,一位詩巫活躍的商界人士就向端傳媒透露,張曉卿在中國投資虧損嚴重,可能與薄熙來、周永康垮台有關。但與短期的政治風波相比,更長期的,可能是張所面對的當代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變化。

1990年以前,中國對外投資僅24億美元,當時GDP規模全球排名第十的中國,十分仰賴海外華商的資金,但到了2008年,中國的GDP總量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據英國《金融時報》統計,2006年,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約1000億美元,到2012年已超過5000億美元,成為全世界第三大對外投資國,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2013年,新上任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式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呼籲雄厚的國企資本到非洲及東南亞各國去,被視為傾國家之力,對外輸出國內過剩產能,協助中國國企「走出去」。

「和習近平握手又代表什麼?」

這也意味著中國對資本供需的改變。

馬來西亞智庫Anbound專門研究中國一帶一路與東盟關係,其研究員洪文杰認為,90年代改革開放時,中國沒有完善的政策方向,只是把門打開,雙手擁抱外資,因此當時進入中國門檻並不高。但隨著中國之後持續2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本地企業開始壯大,對外資的需求更為嚴苛,到後期,如果資本不夠雄厚,技術不夠領先,就很難在中國脱穎而出。

洪文杰分析,1989年的中國剛剛開放,卻因為六四導致外資大量撤離,特別仰賴海外華商回中國投資。但現在時代不同了,中國必須帶著國企過剩的產能走出去,更需要能協助中國與在地政府連繫牽線的當地華人。以中國戰略上最重視的高鐵與港口項目來看,這類政府對政府(government to government)的合作,所涉及已是國家層次而非個人層次的「關係」。

張曉卿來自東馬,又長期經營中國,他在西馬的政界影響力遠遠不如其他馬華商人,在新形勢下,他也就不容易扮演新的關鍵角色。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教授饒兆斌對端傳媒分析,目前中資投入的項目主要是大型基礎建設,不是常青集團強項。

饒兆斌認為,中國進到馬來西亞找的合作廠商已不侷限華商,都是本地專業的建築公司,但媒體合作就會找張曉卿,「現在中國很務實,不一定講感情。」

「但願中華民族,苦難血淚不再,強盛振興可期,」張曉卿在《下南洋》的書序最後如此寫道。大國崛起的中國夢似幻似真,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比不過現實,但對張曉卿這輩的南洋華商來說,卻是投射了一輩子的情懷。

「歐美公司想和常青合作剛從巴布紐新幾內亞政府那拿到的石油天然氣開發區,但張曉卿只想給中國,因為他認為石油是中國需要的戰略物資。」

「張曉卿6月份被邀請去人民大會堂參與世界華人社團聯誼大會,由習近平接見。全世界146個國家的海外華人裏,張曉卿排行很前面的。」

知情人士的話猶在耳邊。

「和習近平握手又代表什麼?」一位前星洲高層則快人快語,「習近平一天到晚和人握手。」

(劉嘉騰、顏育霖、李鈞冠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