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霧語
-
香港打工仔不敵職場欺凌患精神分裂,網民稱「人食人」本是社會常態,你如何看?
你有曾遇上或目睹職場欺凌事件嗎?假如你是旁觀者,你會如何處理?
-
上海復旦大學醫科畢業生獲列港府認可醫學資格名單,社會評價兩極,你如何看?
香港社會能夠適應和接受大陸的醫生來港就業診症嗎?
-
MIRROR演唱會:須買保險、升級月費計劃才有門票?你如何看贊助商的捆綁營銷?
從「黃牛票」到「代購票」,你還見過哪些誇張的演唱會售票手段?
-
TVB劇《金宵大廈》演員為扮演外傭塗黑皮膚,被批種族歧視,你如何看?
你認為種族可以扮演嗎?塗黑膚色是劇情需要還是種族歧視?
-
「見字飲水」被註冊商標:流行語是網民的集體創作,還是屬於原創者的個人財產?
有人認為流行語是大眾文化的產物,帶有公共性,不應被私有化,你如何看?
-
香港記者問「如何投訴大陸醫護」被批,電視台後發聲明道歉,記者有「問錯」嗎?
新聞部主任稱記者此發問是給大陸醫護「拖後腿」,你認同嗎?
-
疫情下香港公營醫療系統面臨崩潰,你認為私營醫院應履行社會責任嗎?
在公共衛生危機中,你認為私營醫療系統應擔當甚麼角色?
-
港府將修例容許僱主解僱未接種疫苗的員工,你認為做法合理嗎?
Omicron病毒的傳播速度快,但重症率低,你如何看接種疫苗的必要性?
-
品牌「黑人牙膏」宣布將改名為「好來」,認為將更好詮釋品牌理念,你如何看?
品牌為了肩負社會責任及對抗歧視,應作出多大程度的革新?
-
香港有小學向小一生播放南京大屠殺短片,致學生受驚引爭議,你如何看?
有網民形容播放相關歷史短片的做法是「仇恨式」教育,你如何看?
-
顧客於香港二手書店欲以百元賺入大量書籍惹爭議,你認為自由定價應否設下限?
你如何定義自由定價?自由定價是否就指店主應接受顧客任何出價?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解散被裁違憲,應重啟職務,你認為學生會還能否重建?
學生會對一所大學而言有著何種意義?若重建過後的學生會又將有何改變?
-
廣告商將香港經典動畫角色麥兜化作飯煲中的臘腸,這種黑色幽默你欣賞嗎?
有網友認為在此廣告中,原作者出賣了自己的作品,你認同嗎?
-
港府建議刑事案改由法援署指派律師代表,是剝削選擇權還是令制度更透明?
你如何看申請人能選擇自己律師代表的重要性?
-
有愛國團體建議將香港維多利亞公園更名為「人民公園」,是去殖民化還是違背歷史?
你對維園有什麼記憶?帶有殖民地色彩的事物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應該予以保留還是摒棄?
-
香港有旅行社推出巴士睡到飽團,你願意付錢體驗嗎?
「遊巴士河」可以體驗慢活生活,你同意嗎?
-
健全殘疾運動員奧運獎金差距大,這是對於殘疾運動員的一種不平等嗎?
有香港殘疾運動員認為,其待遇追不上健全的一線運動員「是市場主導的事情」,你同意嗎?
-
香港歌手何韻詩表演場地預定遭取消,香港藝術工作者的前路該如何走?
有人認為,歌手應該專注於音樂事業,避免任何派系的政治表態,你認同這種說法嗎?
-
為偶像包下巨型廣告、巴士和郵輪應援,你如何看應援方式的新高度?
當藝人的名氣與資本掛鈎,代言的產品銷量越高,曝光率就越高,應援的初心與本質是否已經改變?
-
香港書展政治敏感書籍幾乎絕跡,紅線下人人自危,出版業正面臨怎樣的恐慌?
國安法下,何謂敏感、危險的書籍?與政治和社會運動相關的書籍會否觸犯法例?
-
港府修例擬「起底」刑事化,FB、Google等科技巨頭威脅或撤出香港,你如何看?
有網友擔憂此舉令香港進一步加速成為「中國普通城市」,你如何看?
-
調查指逾六成香港少數族裔住劏房、九成曾被拒租,少數族裔住屋問題如何解決?
有聲音認為幫助少數族裔等同於分薄社會資源,少數族裔與港人權益間該如何平衡?
-
被拒以配偶身份住居屋,香港男同志覆核勝訴,此案對保障同志權益有何種意義?
政府指異性婚姻為社會基石,房委會應該優先為他們提供房屋資源,這樣已構成歧視嗎?
-
港府要求參選東奧運動員簽署文件,承諾不能將政治信息帶到賽場上,你如何看?
歷史上,奧運會經常成為各種族及各國運動員作政治表態的場所,奧運會真能保持政治中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