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房客》:所謂「家庭」,哪有必要的形狀呢風物

《親愛的房客》:所謂「家庭」,哪有必要的形狀呢

鄭有傑一直思考家庭的組成,在血緣族群國家性別之外,什麼是必要和非必要的?所謂的家庭,是否有標準形狀?

馬來西亞導演廖克發:用台灣的自由去做最好的事

在倡導自由和多元的台灣,所謂的「台灣人」是什麼樣子?是單一的,還是多元的樣子?

台灣電影的十年再起:2019十大影片與十年回顧

這些非主流非商業電影的票房總收入,可能連年度賣座片的零頭都不到,但它們的存在豐富了台灣電影的多元面貌……

陳志漢談紀錄片《一念》:拔管不拔?台灣健保制度造成的「過度醫療」

生死從來無法斷言,並不止醫療有沒有效,他在意的不是被拍者行為對錯,而是紀錄片作為探索方式,會帶我們去往何方。

台港兩地影人太保:同志黃昏戀,其實在講普世人性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人、一段距離,不會隨時間被淡忘。」

金馬手記:那一個闖進影展的陌生人

金馬獎的「免疫系統」會如何對待「被抵制」這件事。這樣的好奇,並不能通過提問解決。

新冷戰中的金馬獎:開放,困境,未完成

遭中國抵制的台灣金馬獎,今年的圖景是台灣電影,新馬出品和香港獨立製作,它會有一個替代品嗎?

《陽光普照》編劇張耀升:當世界全面呼喊正能量但把你解釋成黑暗

全面滲透的威權結構不斷製造對立,將人跟人之間的關係轉換成資源爭奪的遊戲。

吳可熙專訪:我想要面對失敗的我,被羞辱的我

「即使我們什麼都沒有,語言、創作的一隻筆或者是文字,都是我們所擁有的力量。」

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台灣電影的三帖良藥

李亞梅攤開數據分析,在《海角七號》上映的2008年,台北市電影票房的國片占比是12%,大概從三年前開始,票房市占掉到4%到7%之間。「觀眾跟市場在對台灣電影發出警訊。」

十二辰子:《灼人秘密》探索趙德胤在類型片上的可能性

趙德胤的潮濕影像,在歐洲三大影展皆留下足跡。《灼人秘密》將討論女性的身份認同,及她們遇到的權力分配不公。

導演傅榆自述:如果已經沒有傷,我可能就不會哭了

拍攝紀錄片,包括《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傅榆嘗試一點點地去了解政治,不斷繼續是因為她覺得還有事情沒做完。

影評集《台灣電影變幻時》:何為鄭秉泓筆下的「台灣魂」?

用台灣魂當標題是浪漫也是熱血仍在的證明嗎? 看電影的人或許不需要影評就能沈浸在導演的美學裡,但有高度的影評卻能點出觀眾未能察覺的脈絡與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