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
影像現場:「佔領」美國國會四小時
這場大遊行被媒體稱為特朗普的「最後一役」,最終演化為「佔領國會」的亂局
-
洪仕翰:無論「川粉」或「川黑」,都不是鐵板一塊
就像自由派一樣,保守派顯然並非鐵板一塊。這項大分類底下,很有可能仍存在立場各異的不同人群。
-
數據解讀:台灣網友看美國大選,誰最能影響風向?
答案或許出乎意料:陳文茜與大紀元共同包辦了「特朗普」相關討論的影響力排行榜的前三位。
-
美國的解體:COVID-19如何預示着美國時代的結束
美國人發現自己加入了失敗國家的行列,被一個功能失調、對民眾的死亡負有主要責任的政府統治,這是美國時代結束的悲劇性句號。
-
台灣看美大選五個關鍵字:戰略模糊、范琪斐、亨特在哪裡、台灣之友、事實查核
台灣被外界稱為「亞洲最瘋特朗普」之地,台灣人在美國大選期間都在討論什麼?我們為你精選了五個關鍵字。
-
數說2020美國大選
「數說美國大選」一:2020年,哪些關鍵州左右白宮未來?
風向已定,還是前車之鑑不可大意?
-
記者手記:特朗普的代表離開台灣後,我走進了李登輝的追思會場
設於台北賓館(日殖時期台灣總督官邸)的李登輝追思會場,每日都有絡繹不絕的民眾前來致哀,以及美國衛生部長 Alex Azar。代表特朗普政府來台的他,亦在現場寫下了給李登輝的留言。
-
在特朗普當選這一刻,追記冷戰和昔日的「金門前線」
宋怡明強調,軍事化並非獨特存在於金門,世界各地都有軍事化滲透日常生活的狀況,它與國際關係的變動相伴而生。
-
端 x 華爾街日報
與中國有關聯的政治捐款人獲得與特朗普及共和黨接觸的機會
特朗普上任後不久,與中國政府有關聯的人就為他的連任競選投入了數十萬美元的資金,以接近並潛在影響這位新總統。這揭示了中國如何尋求進入美國政壇,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影響政策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