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
-
今評
緬甸的「準民主」和選後的挑戰
緬甸2015大選後政體位置在「競爭性威權」上方,在「選舉民主」下方。緬甸雖然舉行完了大選,它選後還將面臨很多挑戰。
-
緬甸大選:一場音樂的對決
緬甸大選,民盟和執政鞏發黨用歌曲對決,昂山素姬甚至親自寫歌。
-
大選前奏:緬甸「改革派」的下場
如果軍人和黨的利益受威脅,緬甸執政黨和軍方依然能夠強制收回黨內「改革派」權力,保證民主「可控」。
-
決定緬甸命運的人或下週會面
緬甸反對黨民盟不斷擴大勝果,昂山素姬再度順利當選國會議員後,發信要求與當局和軍方會面。
-
緬甸民主戲台角落的反抗者們
泰緬邊境曾是緬甸反抗者的革命重鎮,而今成為民主戲台的邊緣。留守角落的反抗者如何看待緬甸民主轉型?
-
誕生了昂山素姬的緬甸,是個女權主義國家嗎?
緬甸知名的女權行動者對我說:「我相信昂山素姬是一個很優秀的領袖,但坦白說,她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例子,如果以她來作為女權狀況的指標,那只會見樹不見林。」
-
今評
馮嘉誠:為何緬甸軍方容許反對黨大捷?
不少媒體早前已預計全民盟會於國會選舉大捷,但這次選舉有幾點特別之處,有異於選前預測,值得讀者留意……
-
緬甸大選觀察(上):昂山素姬的擦邊球
一場選舉,兩個世界。緬甸仰光和臘戌,有迥然不同的脈搏與命途。端傳媒記者帶您觀察大選投票日兩座城市的現場。
-
緬甸大選外一章
民主了,克倫難民就能回家嗎?
營裏的孩子不確定在囚籠裏學這麼多要做什麼,然而語言、教育、專業培力,何嘗不是建構在「有朝一日」的返鄉計畫之上?但據聯合國難民署調查,營裏年輕一輩對未來的冀望,多半是留在泰國、邊境,甚或留在難民營。
-
緬甸大選觀察(下):隨時被攻陷的票站
臘戌有少數民族難民湧入的歷史,沒有仰光大規模民主街頭社運的經驗。在民地武裝窺視下,大選如何展開?
-
緬甸民盟總部現場:人們越來越相信勝利
沒有誰敢相信緬甸這一場選舉,會一步掙脫歷史軌跡,從威權一步跨越到開放、透明的民主之中。
-
《緬甸歲月》選讀:白人殖民者與他的緬甸情婦
他以賭博、追女生、窩在房間裡看小說、酗酒、和緬甸情婦廝混,排遣看不到未來的苦悶。
-
我在與世隔絕的山林間,跟黑皮膚的緬甸人聊了聊
昂山素姬或許記得獨立建國時期的大緬族主義,但卻也忘記父親被暗殺前簽訂的協議,當中承諾:「邊境地區人民將享有在民主國家裡被視為最基本的權益與特權」。
-
《跟緬甸火車一起跳舞》:「殖民者」喬治.歐威爾的緬甸時光
你可以想像,這位年輕的英國警官,每晚喝得微醺從卡塔俱樂部回到家,坐在房內,就著緬甸或印度僕人點亮的煤油燈,寫下身為「一個壓迫體制的一分子」,他的羞愧、沮喪與憤怒。
-
我與喬治.奧威爾一起私藏的緬甸歲月
緬甸依然是將近百年前,喬治.歐威爾筆下的那個緬甸,現在的緬甸,同樣被西方人詮釋、論斷、制裁、書寫、期待或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