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
-
陳方隅:蔡英文為何勝出?後續影響是什麼?
民進黨初選結果公布,事前不被看好的蔡英文為何能從谷底反彈,重新取得參與2020總統大選的門票?
-
民進黨總統初選規則出爐,蔡、賴之爭近日將有解
民進黨的總統初選規則在今(29)日底定,未來無論是蔡英文或賴清德出線,任務都是帶領民進黨走出2018年的敗選陰霾、力拼連任。
-
揭仲:國軍自製潛艦服役後,對兩岸戰力對比帶來什麼影響?
國軍期望藉擴編潛艦部隊,大幅增加中共在台海用兵的不確定性,影響中共決策階層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
-
蔡英文「新政百日」專題評論
顧爾德:保守,是蔡英文的本質與罩門
正因蔡英文的保守穩健,才能穩住低潮中的民進黨不再崩解,進而能再起執政。如今當家掌政權,蔡英文的這特質,有辦法再幫她再凝聚台灣共識嗎?
-
蔡英文「新政百日」專題評論
張宇韶:小英上台,兩岸執政合法性的對峙
兩岸極端力量的抬頭,將成為雙方政府決策的新變數,可能成為指責對方的民意基礎,也將使得政策調整面臨強大的內部壓力,使得兩岸關係陷入難以逆轉的惡性循環中。
-
福爾摩沙:一種關注
王俊評:不意外的斷交,淡定台北須看清的事
可以想見,未來兩岸之間的外交戰勢必越演越烈。
-
蔡英文「新政百日」專題評論
林柏儀:執政百日,勞工為何怒吼血諫?
蔡英文政府執政百日至今,勞工團體感受不到其站在他們這邊。新政府除了個案式地解決勞工問題外,通案政策層次上,只要遭逢資方阻撓,就幾乎是寸步難行,改革全數觸礁。
-
蔡英文「新政百日」專題評論
吳介祥:文化新政,多少政策沉痾待解?
文化政策要迎接的挑戰,不是展演和文創消費的擴充、不是一百天、四百天或一屆執政的民調,而是必須面對其建構之「價值體系網絡」是否運作有效。
-
蔡英文「新政百日」專題評論
林雨蒼:太陽花、公民參與,與想溝通的小英
只有表面和技術的所謂「公民參與」,只會讓努力的公務人員挫折,也讓參與的民眾不信任政府。
-
顏維婷:九二歷史事實,已是最大讓步
以結果論,在內外情勢綜觀考量下,蔡英文不可能給出對岸想要的答案。
-
曾柏文:蔡總統的國家、青年、同理心
苦澀開場、言詞無華,演講一如講者身上衣著色彩,召喚的不是勝利的激情歡慶,而是國之將危的信任、承擔。
-
從主席到總統,蔡英文背後的攝影師
台灣首位女總統的形象工程,在他們手中執行了最少四年,像一套紀錄片的導演;兩位目睹蔡英文的轉變,見證台灣從藍變綠。
-
女總統單身也有罪?天朝父權政治的擴張
面對來勢洶洶的「天朝主義沙文爹」,中國的性別問題本身就是政治。
-
從當選到就職,蔡英文應對兩岸關係的「100字戰略」
距離520只剩幾個小時,小英能否維持並開創一個穩定、可期待的兩岸關係?馬上就見分曉。
-
文化研究
520就職國宴,算得上「台灣料理」代表作嗎?
對比昔日裕仁皇太子來台御宴,520這份強調「在地得時」的菜單,隱然透露的卻是過去五年來被「食安風暴」摧殘的台灣人與餐飲業。
-
大陸回應先軟後硬,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走向何處?
兩岸不再稱兄道弟,可能恐怖平衡,也可能螺旋下沉,在國際場域打遭遇戰,就看雙方如何見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