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總統票流失259萬,民進黨如何從2020退步到2024?2024台灣大選

王宏恩:總統票流失259萬,民進黨如何從2020退步到2024?

不要忘記,一開始剛成立的民進黨,也是從都市的年輕人們開始發跡的。

沈有忠:2024總統大選,民進黨「黨政分離」與國民黨人選的「錯位」困境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今年上半年可能呈現各黨先解決黨內的困境,下半年才會進入政黨對決的態勢。

「戰貓」蕭美琴任副手,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出爐|Whatsnew

有著深耕地方的基礎,又有出眾的外交長才,是賴清德屬意蕭美琴為副手的原因。

織一張接住所有人的社會安全網,誰來接住消磨殆盡的台灣社工?

「社工往往只做一個短期服務,時常看不到改變發生。儘管社工的工作很有意義,卻很難得到正向回饋。」

蔡英文國慶文告分析:我們與ChatGPT一起總結了八年演說稿

八年國慶稿、三萬兩千餘字,GPT-4是怎樣分析、描述歷年國慶演講內容的?

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艦」下水,2025成軍,規劃再造7艦|Whatsnew

後續潛艦是否建造、如何建造,關鍵在於原型艦的海試階段會發現什麼缺失,能夠如何改正。

八年將屆,台灣防衛能力進步了嗎(下)?蔡政府國防施政的隱憂

台灣社會國防議題吵嚷不休的亂象,恰巧暴露了心理國力低落的弱點。

八年將屆,台灣防衛能力進步了嗎(上)?蔡政府國防改革的回顧

從「有效嚇阻」走到「重層嚇阻」,兩字之差,背後的國防戰略意涵已大幅調整。

林子立:雙英出訪的美中代理人之爭,與馬克龍的「第三極」強權夢

台灣當然可以疑美,應該跟美國溝通台灣觀點的價值與利益,而非將自身的命運,交給一個政體、價值、信仰完全不同的威權國家。

邱師儀:蔡英文、麥卡錫會面層級,將成中共必須習慣的新常態

中共必須要適應這樣強度的台美互訪,而一旦把動態平衡的戰線拖長,時間就不一定不會站在自由世界的這邊。

民主、進步、辣台派?數說誰是蔡英文支持者

支持蔡英文的選民,在民主價值上有更高比率認同「民主政治是最好的體制」,但未必更為支持言論自由和多元主義。

向陽背雨:佔領立法院七年後,台灣青年的時代考題

七年前,曾在街頭與彼此擦肩的三位青年:魏揚、陳廷豪與黃捷,都各自交了一份給「理想」的答案卷。

三問藻礁爭議:藻礁究竟是什麼?如何成為藍綠對決戰場的?

短短數週之間,這片有千年歷史的海岸地形,成為台灣社會熱議焦點、政治對決戰場,甚至觸發關於「中共同路人」的公共討論。

記者手記:2020年,我走進台灣給中華民國慶生的酒會

2020年,世事多變。蔡英文如何帶領團隊,給中華民國舉辦這接待重要外賓的「109年國慶」酒會?

2020年雙十節:蔡英文指願與北京「共促對話」、香港國安法後慶雙十活動遭禁

今年中華民國雙十慶典,在世界疫情仍未獲控制、兩岸軍事緊張情勢升高與中美持續對峙的情境下舉辦。本文收錄了蔡英文雙十演說的中英全文,她在演說中提出,在一定前提下,願與北京展開對話。而港區國安法通過後,過往以「默契」形式進行的「香港各界慶祝中華民國國慶」的文化,遭到大幅緊縮。

兩岸「官方」交流:從密使、白手套到王金平的「百分之百不去」

90年代兩岸交流初期,雙方在某個層面上皆同意用「務實的態度迴避政治問題」,但到如今,「政治問題」已經到了難以「迴避」的地步。

我們的青春,到不了台灣

「其實台灣很像那種最糟糕的前任──越喜歡就越需要遠離,但越遠離卻又越喜歡。雖然離開了、有距離了,但重新審視的時候,隨便一個小事情還是能讓你非常懷念。」十年前來台的陸生林恆鋒如此說。

兩岸停火四十年:和平的假期

四十年來的中、美、台賽局框架是否真的會在當今有所變動?兩岸之間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

台灣組主編:若戰爭正在重返人間,如何不讓自己成為武器?

讓自己筆下的報導,成為斷裂世界中的連結,而莫成為助長對立與撕裂的火種,無疑是新聞工作者的時代任務。

港「國安法」表決前夕,蔡英文提及的《港澳條例》60條代表什麼?

在這一週之內,北京與台灣都將優先按照自身的「國家安全」戰略行動,許多港人對兩地政府的期待,或許短期難圓。

太平洋的風與不沉艦隊:中美對峙下,蔡英文第二任期正式起步

蔡英文在今日正式邁入第二任期,她反覆提及的「印太戰略」所指為何?面對後疫情時代、身處新冷戰前緣,台灣該如何繼續做太平洋上的「不沉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