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同志平權案主李亦豪:喪夫後,我要捍衛「我們是家人」的事實香港

專訪同志平權案主李亦豪:喪夫後,我要捍衛「我們是家人」的事實

他每天帶着102頁的法庭判詞到處走,那對他和過世的丈夫來說是一個擁抱與肯定。

香港同運會落幕之後:中港台參賽者的遺憾、矛盾、與「共融」

以國安之名的反對聲、轉趨低調的政府態度,活動落入尷尬境地。「只能說,時間點沒站在香港這裏。」

香港同志配偶住屋權的未竟之路:「如大家仍有希望,我便去承受」

香港劇變,同運漸趨低調,司法覆核申請人之一Nick卻決定首次出鏡受訪。

「拗直治療」在香港:誰造就了同志基督徒的罪與苦?

「說改變性傾向是自願的,但為什麼他們會想改變自己的性傾向呢?」

首相與秘書官的「恐同」言論風波:日本何時才能通過反歧視的《同志法案》?

「秘書官室的大家都反對開放同婚,甚至連旁邊住著同志都有點反感,一旦日本承認同婚,一定會有很多人選擇離開日本。」

紀錄片《安全距離》導演池清麗:對同志運動有些灰心?改變也許下一刻就發生!

疫情期間,池清麗拿起相機,開始記錄31位在英亞裔酷兒的故事,試圖探索關於性別、移民、身份認同、親密關係等問題的答案。

被處分的彩虹:失落的,接力的

「彩虹像是暗號……我們不需要更多交流就能確認對方是安全的,有互通語言的人。」

新選舉新特首誕生,而弱勢的倡議在消音

民間團體與候選人互動的畫面幾近消失,政綱又鮮有提及具體政策,基層、環保及同志等弱勢的聲音要如何才能被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