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看不見的公義——評張炳良《不能迴避的現實》 書中張炳良感慨:政府房屋供應的大局,「為多方及多重的小局所包圍、所肢解,處於膠著」。我的回應是:那要看政府所看重的,是什麼樣的大局;而被視為是小局的,又是什麼。
林猛:爝火不息的文革反思,與壯心不已的錢理群 像錢理群先生這樣記錄過去,訴說苦難,幫助今人與過去之間搭建橋梁,幫助我們理解過去幾代人生活的意義與教訓,這本身也是重建共同體、與「精緻利己主義」做鬥爭的一項重要努力。
評論|入江昭:讀《中國人與美國人》——美中關係一段被忽視的「共有的歷史」 共有的歷史不存在互斥性或排他性,那種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永不改變的文化傳統,不論經歷多少跨文化聯繫依舊保持其完整性的論調,有時反而扼殺了國際關係研究的發展。
評論|丁學良:記憶掙扎之中的一部證言——辨讀李振盛《紅色新聞兵》 近年來,關於文革的集體記憶在中國內地被一步步沖洗淡化,那幾本正規歷史教科書中的「十年浩劫」也變成了委婉的提法「艱辛探索」。在這場有關記憶的苦痛掙扎之中,李振盛的攝影作品為時代留下了一部有形有色的證言。
評論|「身為問題是什麼感覺?」─《黑人的靈魂》作者杜博依斯的遺產 美國第一位黑人社會學家杜博依斯在20世紀初的重要著作《黑人的靈魂》終於出版中譯本。以台灣的社會學界來說,對於杜博依斯的認識並不多,他不屬於任何常見的社會學學派,也不常在教科書或授課大綱中出現。
評論|經典重讀:當代惡之華──尚‧惹內《竊賊日記》 從《竊賊日記》中惡的三種形態──理想化的惡、情慾化的惡和儀式化的惡,我們可見到惹內顛覆了主流社會的道德框架。他以惡為善,視卑劣為崇高,於罪惡中找到英雄氣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