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林韋地:2020台灣大選,勝者需建構民族想像?
民進黨在歷史上的處境,非常接近六十年前馬來西亞的巫統。
評論|
錢鋼:2019中國語象報告
2019,中國政治最重要的話語現象,是有40年歷史的「政治體制改革」被停用。
評論|
鄧聿文:中聯辦主任換將背後,到底有何種考量?
駱惠寧的首要使命,是整治北京在香港的治港系統,不折不扣地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的治港決策和部署,建立一個信息上情下達的暢通機制,向北京反映香港的真實情狀。
評論|
【書摘】邊陲位置的喊話: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成從未出現過的文化面貌。
評論|
葉蔭聰:香港身份新認同——當「香港認同」變成權力意志
身份認同不是用來解釋各種現象,相反,它要「被解釋的」。
評論|
楊鳳崗:新疆問題的癥結是什麼?能走出困境嗎?
死結。
評論|
張千帆:要「強國」?自由則國強
如果今天不能擺正自由和強國的關係,可以毫無懸念地說,我們將繼續栽跟頭。
評論|
余永逸:論澳門「一國兩制」模式的可持續性
澳門回歸後維持政治穩定的重要原因:親北京力量主導的政治體制,澳門政府的「分贓」政策,政府主要官員的內地背景。
評論|
新疆模式:「制度自信」的苦澀註腳,與歐亞大陸的灰暗現實
新疆的「再教育」說明了中國道路的內在尷尬,但也折射着歐亞世界的複雜。
評論|
走上國際法庭的昂山素姬,與她如履薄冰的政經愁局
經濟不及預期,和平進程遙遙無期,軍方權力仍然難以撼動——從民主典範「黑化」和「墮落」的昂山素姬,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
評論|
2020國民黨的唯一出路:告別國民黨?
國民黨將會遭受怎樣的結局?我們或許可以從其制度傳統上找到答案。
評論|
舉報、燒書、改章程⋯⋯「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在中國遭遇了什麼?
或者,被期待的那種個體是——有用,能在996中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有用;但不需要自由,最好別有靈魂。
1
...
98
99
100
...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