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王浩嵐:羅姆尼強勢發聲,共和黨建制派「王者歸來」?

新年第一天,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在《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以嚴厲措辭批判了特朗普的政策言行。 原先就是建制派領袖的羅姆尼,很可能將在未來的幾年中成為特朗普在共和黨內聲音最洪亮的異議者。
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評論,以嚴厲的措辭批判了特朗普的政策言行。圖為2016年11月19日,當時著手籌組內閣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羅姆尼在新澤西國際高爾夫俱樂部見面會談。

隨着新年鐘聲敲響,共和黨對華盛頓長達兩年的統治,隨着民主黨在新一屆國會重掌眾議院而宣告終結。任期過半之際,特朗普雖然看似在共和黨內一統天下,但即將面臨府院分治與連任競選壓力,他將如何應對華府的這一「新常態」,依然讓人好奇。

讓人未曾意料到的是,就在新年的第一天,還未走馬上任猶他州參議員的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評論,以嚴厲措辭批判了特朗普的政策言行。這種來自共和黨內的不同聲音,似乎應證了特朗普尚未徹底打垮共和黨原先的建制派勢力,也給他2020年競選連任籠上了陰影。

誰是羅姆尼?

政治世家出身的羅姆尼政壇經歷豐富,曾擔任鹽湖城冬奧會主席,馬薩諸塞州州長,在2008和2012年兩度參選總統,最終在2012年大選中作為共和黨候選人,敗給了時任總統奧巴馬。在老布什和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相繼謝世之後,羅姆尼是共和黨內碩果僅存的三位前總統候選人之一。在猶他州共和黨籍參議員奧林·哈奇(Orrin Hatch)告老還鄉之後,同是摩門教徒的羅姆尼選擇參選接替哈奇,在中期選舉中輕鬆勝出。

作為黨內建制派大佬,羅姆尼在過去的幾年中與特朗普有着十分複雜的關係。在2016年大選期間,羅姆尼多次公開發聲質疑特朗普的言行,更多次直接稱特朗普為「騙子」。但在特朗普意外贏得大選之後,羅姆尼也同特朗普一起進餐,甚至一度成了新政府國務卿的候選人之一。在特朗普逐漸接管整個共和黨的過去兩年中,作為參議員候選人的羅姆尼在許多政策問題上和特朗普積極靠攏,基本上贊同特朗普政府的所有施政要點。

羅姆尼的矛盾,與共和黨的糾結

羅姆尼猛烈抨擊了特朗普的內外政策,大力批評特朗普拋棄盟友、背信棄義的外交方針,同時也指出特朗普道德敗壞,未能起到總統應有的榜樣和領袖作用。

然而,在贏下選舉之後,即將走馬上任的羅姆尼似乎又開始「放飛自我」。在為《華盛頓郵報》撰寫的這篇評論中,羅姆尼猛烈抨擊了特朗普的內外政策,大力批評特朗普拋棄盟友、背信棄義的外交方針,同時也指出特朗普道德敗壞,未能起到總統應有的榜樣和領袖作用。

2018年1月19日,·羅姆尼在猶他州鹽湖城舉行的Silicon Slopes Tech Conference上接受採訪。
2018年1月19日,·羅姆尼在猶他州鹽湖城舉行的Silicon Slopes Tech Conference上接受採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羅姆尼的文章整體對特朗普持負面評價,他依然肯定了特朗普與共和黨國會在過去兩年推動的各類保守主義政策。從去監管、減税、貿易戰到任命保守派法官,特朗普的這一系列施政綱領都讓羅姆尼感到滿意。甚至在移民問題上,羅姆尼也積極向特朗普靠攏,支持其在美國南方邊境修建隔離牆的計劃。

雖然羅姆尼的文章整體對特朗普持負面評價,他依然肯定了特朗普與共和黨國會在過去兩年推動的各類保守主義政策。

羅姆尼這一系列看似互相矛盾的立場,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許多建制派共和黨人對特朗普的糾結態度。除開外交和貿易政策,絕大多數共和黨人都對特朗普過去兩年的施政其實非常滿意,分歧大多集中在方法手段與措辭選擇上的不同。由於特朗普本身缺乏政治經驗和具體執政綱領,沒有原先政界人脈的他,在上台之後不得不大規模啟用先前共和黨政府出身的幕僚和官員,同時把大部分政策的制定「外包」給國會共和黨人。這樣就導致了這屆政府的意識形態和執政哲學,實際上與先前的保守派共和黨政府在並無本質上的分歧,更多的只是因特朗普本人「迥異」的風格和施政重點不同而顯得格外「例外」。雖然不少支持他的搖擺選民未曾意料到如此特朗普會如此循規蹈矩地保持保守派立場,但這足以讓絕大多數共和黨選民歸心。即便是特朗普屢屢破壞美國政壇傳統,特氏依然在共和黨選民中廣受擁戴。

羅姆尼將成為黨內異議旗手?

在過去的兩年中,特朗普憑藉自己在黨內的高支持率,在諸多共和黨內的初選中頻繁插手,背書自己喜愛的候選人。許多本來獲勝機率不大的候選人,在得到特朗普的背書之後便一舉反敗為勝,贏得共和黨初選,而其中不少人在剛剛過去的中期選舉中取得了勝利,即將成為新的參眾兩院成員。眾議院民主黨人在中期選舉中取得大勝,也讓温和派共和黨議員的數字急劇下降。而兩位頻繁質疑特朗普的參議員——亞利桑那州的傑夫·弗雷克(Jeff Flake)和田納西州的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前主席鮑勃·寇克爾(Bob Corker)也在任期結束後離開了國會,不能再對特朗普有任何實際上的影響。另一位和特朗普「不對付」的政壇巨擎——約翰·麥凱恩也在去年八月因腦癌不幸離世。隨着共和黨內異議者們的消逝,整個共和黨似乎都已緊密團結在總統特朗普周圍,一心一意推行特朗普主義的政策。

參議員羅姆尼的橫空一擊,卻說明了共和黨內仍然不是鐵板一塊。雖然只是53位共和黨參議員中的一員,但曾貴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羅姆尼,無疑有着比絕大多數共和黨成員更大的話語權。不同於幾乎是被逼退休的弗雷克和寇克爾,羅姆尼在猶他州的基本盤極其穩固。摩門教徒為主的猶他,雖然也是美國最深紅的幾個州之一,但卻一直對個人作風不端的特朗普十分不感冒,所以剛剛開始六年任期的羅姆尼,基本不會因為質疑特朗普而面臨任何政治風險,反而可能會更受猶他州選民愛戴。這樣一來,原先就是建制派領袖的羅姆尼很可能將在未來的幾年中接棒麥凱恩和寇克爾,成為特朗普在共和黨內聲音最洪亮的異議者。

原先就是建制派領袖的羅姆尼,很可能將在未來的幾年中接棒麥凱恩和寇克爾,成為特朗普在共和黨內聲音最洪亮的異議者。

例如在最具指標意義的試金石問題上,當被記者問到是否會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為特朗普競選連任背書的時候,羅姆尼拒絕聲明自己的立場,甚至對在未來支持共和黨內其他候選人在初選中挑戰特朗普持開放性態度——即使他自己不會再次參選總統。

黨內評論兩極

共和黨內部對羅姆尼發文的反應,卻十分值得玩味。一方面,特朗普在黨內的忠實盟友們對羅姆尼的言論普遍非常不滿,指責他把個人恩怨放在了黨派團結之前。黨內極端右翼議員和保守派評論家更是直接把羅姆尼稱之為「叛徒」,認為他試圖勾結其他對特朗普不滿的共和黨建制派成員,在2020年對特氏發動「政變」,奪回對共和黨的控制權。

甚至連羅姆尼的侄女、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羅納·麥克丹尼爾(Ronna McDaniel)也發聲回應,不點名地批評了自己的親叔叔,稱其「不負責任」的言行對共和黨「沒有幫助」,更號召共和黨人團結在身為領袖的特朗普身邊,對付真正的敵人——民主黨。

2012年10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的一個論壇上,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與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
2012年10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的一個論壇上,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與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

而另一方面,共和黨建制派中仍未認可特朗普的成員,卻對羅姆尼的做法表示了稱讚,認為其將幫助共和黨和保守主義運動重回正軌。雖然從人數比例上來看,在共和黨中擁護特朗普的一派要遠比贊同羅姆尼的多,但在選舉結果如此接近的今日美國政壇中,即使是一小部分共和黨人拋棄特朗普,也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外交掣肘,內政合作

如前所述,可以預料的是,羅姆尼和特朗普未來的分歧將主要集中在美國的對外政策之上。特朗普持有的孤立主義立場,雖然在美國歷史上和共和黨內部曾是主流思想,但在二戰後冷戰期間,逐步被艾森豪威爾、老布什等秉承「國際主義」的一翼取代。堅持多邊主義和維護以美國及其歐亞盟友建立的國際體系,一直是過去共和黨和民主黨總統所採取的基本國策。

藉着民粹主義思潮席捲全球東風上台的特朗普,缺乏對過去外交傳統的尊重。從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到撕毀伊朗核協議、再到對北約盟友的冷漠態度,特朗普顯示了他對多邊主義和美國盟友體系的蔑視。他對政治強人和威權主義國家、尤其是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友好態度,更是讓秉承傳統外交立場的共和黨人十分不滿。如今特朗普宣布美國從敘利亞單方面撤軍,備受兩黨議員批評,更是直接導致了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主動請辭。作為新一屆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成員,羅姆尼幾乎可以確定將在他與特朗普分歧最大的外交領域頻繁發聲,更多扮演共和黨內在外交和國防問題上「成熟聲音」的角色。

作為新一屆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成員,羅姆尼幾乎可以確定將在他與特朗普分歧最大的外交領域頻繁發聲。

而在國內問題上,羅姆尼很可能還是和特朗普合作為主。不管是這位總統任命的法官還是行政機關成員,羅姆尼都不會過多阻撓。畢竟名義上都同為保守派政治家,兩人風格上的分歧並不會讓羅姆尼反對他自己也支持的保守派政策議程。

和平保持多久,取決於形勢走向

從未真心誠意接受特朗普領袖地位的諸多建制派成員,其實只是受迫於形勢而與其合作。一旦特朗普真的犯下大錯或者陷入危機,這群「兩面人」恐怕會毫不猶豫地對他落井下石。

但在下屆總統大選週期即將開始的未來兩年中,羅姆尼是否還能和特朗普保持表面上的和平,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美國經濟和政治形勢的走向。在過去的兩年中,特朗普實際上並沒有受到什麼重大考驗。共和黨掌控了國會兩院,美國經濟又延續了奧巴馬執政末期強勢復甦的態勢,而國際上也沒有什麼重大危機威脅到美國安全與世界和平。倘若在未來兩年中,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國際又發生重大動盪,不排除羅姆尼和其他共和黨人將積極策動黨內建制派出馬挑戰特朗普。

歸根結底,除開堅決擁護特朗普的部分選民外,特氏對共和黨的掌控建立在一個非常脆弱的聯盟之上。從未真心誠意接受特朗普領袖地位的諸多建制派成員,其實只是受迫於形勢而與其合作。一旦特朗普真的犯下大錯或者陷入危機,這群「兩面人」恐怕會毫不猶豫地對他落井下石。這些不穩定因素,都將決定未來兩年「府院分治」的華府生態將會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讓人難以預測。

(王浩嵐,旅美時政觀察人士)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我党,是迫切地需要良心,而不是更多的川普跟屁虫和另右人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