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張峻豪:一場還是不見地方、缺乏議題與抗中保台的負面選舉
「負面投票」與「負面競選」交織成的「負面選舉」,是台灣選舉史一條清晰的歷史路徑,這次選舉會不會更深化這個路徑?
評論|
弦子: 《金髮夢露》——影像虛假,痛苦真實
作爲影迷,夢露帶給了我迷影的幸福,但作爲女性,我更希望能愛她的失敗與痛苦。
評論|
美國觀察:民粹主義正在左翼政治中萌芽嗎?
時下所需的團結是否掩飾了什麼問題?
評論|
北京四通橋抗爭:「有聲音」比「大多數」更有質的意義
中共不能順理成章地宣稱自己就是「全體人民」、代表了人民的總體意志。
評論|
江旻諺:台灣半導體為何是兵家必爭之地?全球科技戰的台灣難題
台灣作為半導體技術領銜者,未來將協助建構供應鏈安全,抑或是技術外流的破口,並為中國賺得更多反應時間?
評論|
沈有忠:台北市長選戰三強鼎立,地方選舉牽動2024大選佈局
台北市的選舉牽動兩年後的總統改選,藍綠白都有著輸不得的壓力。
評論|
香港鄉郊工業:曾經如何存在?是否已經走到末路?
「去蕪存菁」至今,這些餘下的鄉郊工業已能與鄉郊環境共存,其存在價值亦逐漸被重新發現。
評論|
【重磅】北京「策應」莫斯科?——俄烏戰爭與中美衝突背景下的中俄聯盟本質
美國能否分化中俄?俄羅斯是否終將厭倦對中國的依賴?而北京會否後悔對莫斯科的支持?一個當下牢固的中俄聯盟,與不確定的未來。
評論|
王信賢:中共二十大人事「猜測」,及台灣需考量的三個劇本
二十大人事大概是最近30年最難預估與「猜測」的一次,主要是過去的規則與慣例由於習近平因素可能被打破或調整。
評論|
利用、限制、改造:習時代下黨和私營企業關係的演變
私營企業可能將比任何一個時候,更需要在營商之道以外,學習和掌握被統治的藝術。
評論|
V太太:校園文化與師生關係,如何將少女打造成性暴力受害者?
父權社會的性別規範,在男性教師和女學生之間打造了一組獨特的互動模式。
評論|
2022意大利右翼政府上台:民粹其實在落潮,選民期待穩固的承諾
Meloni在選後面對低迷的投票率表示抱歉,稱最大挑戰是讓人民重新信任體制。
1
...
24
25
26
...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