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沈有忠:台北市長選戰三強鼎立,地方選舉牽動2024大選佈局

台北市的選舉牽動兩年後的總統改選,藍綠白都有著輸不得的壓力。
2022年10月8日,台北,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黃珊珊、陳時中同場出席「2022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氣候治理、淨零台北》對話」。

【編者按】台灣將於11月26日舉行四年一次的地方選舉,本次選舉將選出縣市首長與地方民意代表,被視為指標的首都台北市長選戰,則呈現出國民黨蔣萬安、民進黨陳時中與無黨籍黃珊珊的「三強鼎立」態勢。

蔣萬安代表著深藍選民的託付,並再為國民黨爭取話語權;在台北市「藍大於綠」的選區結構下,陳時中以防疫指揮官的高人氣希望讓綠地重現;而黃珊珊則被視為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政治代理人,以延續柯文哲的影響力。台北市的選舉牽動兩年後的總統改選,三名候選人不僅背負著政黨的使命、也是個人未來政治職涯能否再往上一層樓的一場選戰。

(沈有忠,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今年年底的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首都台北市再次出現三強鼎立的局面,國民黨象徵世代交替的代表,中生代期待已久的立委蔣萬安;民進黨因過去兩年防疫有功而聲名大噪的前衛福部長陳時中;民眾黨雖然沒有提名,但由現任市長柯文哲安排接棒的前副市長無黨籍的黃珊珊,是目前檯面上三位最有實力的候選人。

對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而言,台北市的選舉牽動兩年後的總統改選,也因此都有著輸不得的壓力。對於三位候選人來說,某種程度上不僅是背負著政黨的使命、甚至是個人未來政治職涯能否再往上一層樓的一場選戰,蔣萬安在這個層次上特別受到關注。

2022年9月2日,台北,蔣萬安到市場拜票。
2022年9月2日,台北,蔣萬安到市場拜票。

蔣萬安再為國民黨爭話語權

蔣萬安身為蔣家後人,象徵著根正苗紅的國民黨菁英,蔣的參選對不少自詡為正統國民黨,也就是俗稱的「深藍」選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對國民黨來說,台北市長的這場選戰中,蔣萬安可以說是國民黨期待已久的政治明星,在前一屆2018年的選舉,提名階段就已經有不少國民黨基層力挺參選的呼聲。經過再一屆立委職位的洗禮後,今年蔣萬安正式出馬參選,挑戰首都市長大位,不僅是個人政治生命在再上一步的挑戰,背後也隱隱有著背負著國民黨世代交替的使命。從國民黨的角度來說,如果能「光復台北」,蔣萬安不僅將取得未來角逐黨主席的資格,頂著首都市長的光環,甚至也有了更往上一層樓的入場券。然而蔣萬安特殊的家世背景,使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在爆料蔣萬安與蔣家關係的同時,過去威權時期的記憶,也因此又再度悄然出現,引發不少議論。

就台北市的選區結構與特性來看,政黨結構基本上是一個藍大於綠的選區,且因為是首都,過去黨國威權時期遷台的外省社會菁英,多在此生根落地,使得台北市的選民結構比起其他縣市更顯得特殊。儘管已經有著第二代、第三代的經營,在台北市仍舊有著一種獨特的外省藍的氣息。蔣萬安身為蔣家後人,象徵著根正苗紅的國民黨菁英,蔣的參選對不少自詡為正統國民黨,也就是俗稱的「深藍」選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時報》甚至以「蔣萬安必須為他的曾祖父洗刷冤屈」為主題發表社論,之中代表著深藍支持者對蔣萬安抱持特殊期待的意涵不言而喻。這裡的期待,不僅是替國民黨光復首都,甚至有著替過去黨國歷史再次爭取新的話語權的意義。

且不論蔣萬安個人是否有替蔣家洗刷污名的使命,只要蔣萬安參選,蔣家在台灣的歷史與功過爭議,終將免不了緊緊跟隨著他。這個形象和相關的爭議,在台北市因為選區結構的特性,或許不會是包袱,但如果跳脫台北,蔣萬安若要帶領國民黨、甚至在未來更上層樓,蔣萬安的身世與蔣家的爭議,都可能成為國民黨繼續深化本土改革的障礙,稍有不慎,都可能引來威權與黨國復辟的挑戰。

此次蔣萬安面對身世之謎的爆料,捲入風波時維持低調,一方面是希望不要影響到年輕、改革的形象,對中間選民的吸引力,二方面家世背景畢竟不是蔣萬安可以選擇,保持低調應對,也是相對理性的策略。目前看起來,蔣萬安身世之謎這一個議題,並沒有在台北帶給蔣萬安或是國民黨太大的選舉壓力。反而因為議題操作太過於露骨,也殃及無辜,短期內甚至傷害到了陳時中的選情。

2022年10月13日,台北,陳時中出席活動後上車離開。
2022年10月13日,台北,陳時中出席活動後上車離開。

防疫成效成陳時中選情雙面刃

陳時中是因為疫情而崛起,個人的群眾基礎不深厚,在台北市必須仰賴綠營基本盤,加上中間選民,再加上三腳督的格局才有可能勝出,三者缺一不可。

提到陳時中,回到民進黨的選情來看,台北市向來算是民進黨的「艱困選區」,在藍大於綠,且深藍基本盤穩固的條件下,民進黨在台北向來處於被動。市長開辦民選後,僅陳水扁在1994年因為藍營分裂而以43%得票率當選,且在第二屆1998年選舉時,陳水扁儘管有七成施政滿意度,仍不敵馬英九無法連任成功。陳水扁的經驗,或是馬英九、郝龍斌的背景,都凸顯了台北市作為泛藍、甚至是深藍大本營的選區結構。

此次民進黨本來寄望於陳時中能夠挾著防疫指揮官的高知名度,加上疫情初期台灣成為防疫典範的模範生,在台北市能夠再由陳時中讓綠地重現。但陳時中作為技術官僚背景,在這次選舉之前從無選戰經驗,群眾魅力較低。不僅如此,疫情發展變化快速,當下動輒數萬人的確診資訊,對陳時中而言,疫情初期的防疫成績,加分效果顯然已經出現瓶頸。

陳時中是因為疫情而崛起,個人的群眾基礎不深厚,在台北市必須仰賴綠營基本盤,加上中間選民,再加上三腳督(三強鼎立)的格局才有可能勝出,三者缺一不可。綠營的基本盤目前看起來穩固,但中間選民的開拓目前看來陷入困境。不僅如此,與1994年的三腳督相比,1994是泛藍分裂,自然有利於民進黨提名的陳水扁。

如今黃珊珊挾著無黨籍加上柯文哲的加持,基本盤不只是中間選民,更瓜分了淺藍與淺綠的選票,對民進黨與陳時中而言,三腳督的格局不僅沒有變成利多,反而威脅到中間選票的開拓能力。要如何在最後一個多月讓陳時中獲得獨立選民的青睞,是民進黨能否讓台北市綠地重現的關鍵。

2022年9月25日,台北,黃珊珊在競選造勢活動上。
2022年9月25日,台北,黃珊珊在競選造勢活動上。

黃珊珊作為柯文哲的政治代理人

黃珊珊以無黨籍身份參選,不是代表民眾黨,就是希望擴大中間選票的基礎,以柯文哲代理人的身份延續柯文哲的政治影響力。

最後是柯文哲力挺,以無黨籍參選的黃珊珊。如果說蔣萬安的參選意味著國民黨深藍者的託付,以及個人政治生涯繼續攀升的意義;陳時中則是背負民進黨對首都綠地再現的期待;那麼黃珊珊可以說是柯文哲的代理人,具有延續柯文哲政治聲量的目的。

也就是說,就三位候選人投入選戰的意義來說,蔣萬安有黨和個人的因素;陳時中則是背負政黨使命;而黃珊珊絕大多數是人的因素,而且不是她自己,是代表柯文哲。黃珊珊被視為柯文哲代理人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民眾黨作為「一人式政黨」,和過去的親民黨做為宋楚瑜一人式政黨非常像。而黃珊珊以無黨籍身份參選,不是代表民眾黨,就是希望擴大中間選票的基礎,以柯文哲代理人的身份延續柯文哲的政治影響力。

以目前台北市選戰的議題,充滿著柯文哲和陳時中對於防疫議題的攻防來看,彷彿柯文哲才是競選主角,黃珊珊的聲量反而遠低於柯文哲。候選人新聞版面被操盤手佔據,這也是黃珊珊被視為柯文哲代理人的一個特殊現象。民眾黨的崛起,主要的政治版圖就是獨立選民,以及部分淺藍、淺綠的支持者。此次台北市的選戰對於國民黨、民進黨而言,除了固本(基本盤)之外,如何在柯文哲、黃珊珊的影響下開拓中間選票,或至少留住淺藍、淺綠的票源,成為兩大黨的重要課題。

2022年8月31日,台北,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陪同民眾黨參選人登记參選。
2022年8月31日,台北,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陪同民眾黨參選人登记參選。

地方選舉後藍綠白的下一步

國民黨的勝敗,將直接牽動朱立倫是否能鞏固黨內領導地位;對民進黨而言,則需慎防2018年地方選舉大敗的歷史重演。而無論高虹安、黃珊珊是否勝出,柯文哲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幾乎已是定局,

最後,綜觀此次地方選舉的後續影響,可以再分析三黨未來動向(對內),以及對兩岸關係(對外)兩個層面來看。

對內而言,地方選舉向來被視為具有執政黨期中選舉,或是下次總統大選前哨戰的意味。由於現任總統蔡英文已是續任,依憲法規定無法再連任,因此年底的大選勢必開啟「後蔡英文時代」三黨的佈局。

對國民黨來說,朱立倫從擔任黨主席到此次主導縣市長提名的過程,都充滿黨內的雜音與挑戰。此次選舉國民黨的勝敗,將直接牽動朱立倫是否能鞏固黨內領導地位,以及問鼎2024年總統大選的可能性。

國民黨從韓國瑜在2018年掀起韓流、再到2020年總統選舉慘敗,甚至在高雄遭到罷免,如同洗了一次三溫暖,黨內世代交替的氣氛也被打亂。朱立倫從選舉黨主席,到過去一段時間領導國民黨,帶領黨的方向持續受到深藍、戰鬥藍、韓粉的質疑,黨內不滿朱立倫領導風格的雜音幾乎從未止歇。包含對兩岸論述、對美日關係的主張,再到選舉時在桃園、高雄、甚至苗栗的提名爭議,一再顯示朱立倫的領導地位仍不穩固。

如今看來,高雄、台南的選情對國民黨來說極不樂觀,如果張善政也未能在桃園勝選,苗栗敗給黨內惡鬥,甚至台北市、新竹市兩個三腳督的選區也都敗選的話,深藍、韓粉、戰鬥藍勢必再掀起清算朱立倫的主張,朱立倫幾乎等同於提早出局。侯友宜會不會在這樣的氛圍下「黃袍加身」,成為新的共主?或是又再陷入如同之前韓國瑜敗選後的權力真空?值得關注。相反的,即使南台灣二都雙輸、但贏下桃園、新竹、台北甚至苗栗,朱立倫都將重新獲得更強的正當性領導國民黨繼續改革。不過目前看起來,整體選情對國民黨、對朱立倫來說並不樂觀。

對民進黨而言,需慎防2018年地方選舉大敗的歷史重演。以六都來看,目前看來民進黨的目標就是擴大南台灣(台南、高雄)領先優勢;中部(台中)力求穩住基本盤,小輸為贏;北台灣則是坐一(桃園)望二(台北)搶三(新北)。對民進黨來說,定義選舉的成敗不在總席次,關鍵可以說落在北台灣,尤其新竹、桃園、台北這三個選情膠著的選區。

民進黨此次比較特殊的地方在於,蔡英文總統已經無法連任,選後對2024的影響比較間接,仍要看各派系領袖選後的角力。這其中,正國會的林佳龍直接參與新北選舉,選贏選輸都是難題。選贏了,將困在新北無法挑戰2024;選輸了,連丟台中、新北的壓力也難以提振正國會的影響力。

另外對新潮流或是英系來說,如果北台灣至少守住桃園,甚至搶下台北、新竹,儘管總席次不理想,但也維繫了蔡英文做為黨主席的黨內領導權,在2024的人事上蔡英文主席仍將保有影響力。相反的,如果桃園、台北、新北、新竹全盤接墨,是為慘敗。按照過去的慣例,內閣改組、總統辭去黨主席都很有可能發生,後蔡英文時代將提前開啟。賴清德、鄭文燦、甚至是剛入黨的陳建仁,都很有可能要提早對決。北台灣的選情對民進黨而言,可以說牽一髮而動全身。

最後是民眾黨與柯文哲的選後動向。幾乎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新竹市的高虹安、台北市的黃珊珊是否能夠勝出,都只是柯文哲角逐2024總統大位的「兵推」以及選戰演練。柯文哲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幾乎已是定局,台北、新竹能夠勝選,將延續這兩個選區的選戰策略擴及全台,並且至少握有兩席地方首長的行政資源和爭取新聞版面的管道。如果台北、新竹兩個選區都輸,也不會撼動柯文哲參選的決心,但勢必要重新制訂競選的策略。在沒有行政資源的情況下,柯文哲將更仰賴空戰的聲量。在只剩下立法院黨團的條件下,要如何維繫柯文哲的政治影響力,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2022年9月15日,新北市,台灣副總統賴清德陪同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到宮廟拜票。
2022年9月15日,新北市,台灣副總統賴清德陪同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到宮廟拜票。

地方選舉對兩岸關係影響有限

兩岸終止交流的狀態,或是中共單方面加重對台的文攻武嚇,都已經成為過去一兩年的常態現象,要在地方選舉發酵並不容易。

至於選舉結果是否會對兩岸關係產生影響,或是兩岸關係目前的緊張,是否也會影響選舉結果,也都值得關注。

對台灣的選舉來說,兩岸關係和選舉結果始終相互影響、互為因果。過去幾年,兩岸關係處在極為低迷的階段,加上疫情影響,兩岸之間各項交流幾乎都處於終止狀態。整體而言,兩岸關係對地方選舉的影響相對有限,主要的原因在於今年的選舉不是中央層級的選舉,地方選舉仍偏重候選人形象、地方建設議題、資源分配與基層動員⋯⋯等,兩岸的議題對選民的投票行為影響較小。此外,兩岸終止交流的狀態,或是中共單方面加重對台的文攻武嚇,都已經成為過去一兩年的常態現象,要在地方選舉發酵並不容易。

再把因果關係換過來看,地方選舉的結果是否影響後續兩岸關係的發展,恐怕也極為有限。兩岸關係目前已經提升為國際化議題,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加上中共對台決策已經越來越單向。也就是說,兩岸關係在國際格局的限制、中共單方面處理台海問題的情況下,無論今年地方選舉結果為何,兩岸關係都不會有大幅度的變化。回到前一屆2018年選舉來看,國民黨挾韓流在地方選舉大獲全勝,一度喊出「城市交流」來突破兩岸關係的困境。結果證明地方選舉即使國民黨贏得大幅度的勝選,對兩岸關係也不會有突破性的影響。

總體來說,今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影響較大的會是三大黨後續對2024年總統選舉的佈局,以及個別政治人物的後續聲量和發展。蔣萬安在台北這一戰,除了鞏固國民黨深藍支持者,更有替自己提升聲量,是對未來挑戰更高政治權力的開始。

陳時中在過去兩年防疫期間累積的能量,帶給民進黨再次在台北執政的希望,但陳時中的個人魅力以及疫情變化的衝擊,甚至日前有些議題操作的失利,都讓陳時中在開拓中間選票這一塊面對不小困境。民進黨選後是否提前進入後蔡英文時代,取決於北台灣幾個指標選區的選舉結果。

柯文哲操盤台北市黃珊珊與新竹市高虹安兩位女將,可以視為2024年問鼎總統大位的熱身,無論這兩個選區選舉結果為何,柯文哲都將在卸任台北市長後展開兩年後總統選戰的佈局,差別只在於如何調整選舉的策略。至於兩岸關係而言,和台灣的選舉互為因果的關連性逐年下降,既難以影響地方選舉,選後的結果也不容易改變兩岸關係的走向。

今年的九合一選舉,影響的層面僅在於政黨內部與少數政治人物政治勢力是否再次洗牌,也可以視為三黨對2024年總統大選提早佈局的開始。

讀者評論 1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台灣疫情的處置或多爭議,但無可辯駁陳時中具有魄力和能力成功帶著台灣人與醫療系統挺過COVID這種歷史課本等級的特大號公衛事件。陳時中的選戰目前是打得荒腔走板聲勢盡失,但他要是輸給沒有政策沒有立場也不知道到底做了啥能不能做有沒有能力肩膀、比馬英九還要馬英九的蔣萬安就太讓人失望了。
    我不完全同意作者論點此次地方選舉不影響24年總統大選,台灣首都選舉從來都是總統前哨戰,蔣萬安出線就是等著被中共招安,不管他多麼重視形象或與看似與中共保持距離,中共肯定選他而不是侯友宜,朱立倫八百年前就出局了。
    反正祈禱天龍年輕人站出來證明台北市長不是只要看臉和血統就能上的。

  2. 最近趙少康分別對蔣萬安、黃珊珊進行了專訪,能看出這兩位候選人各自特點。蔣萬安和太太一起參加錄影,營造出「好好先生」的形象。言談有很鮮明的「中產或以上階層代言人」感覺,這也符合台北作為首都還有國際大都會的整體氣質。有意思的是,他的觀點基本是「現點現做」,主要圍繞在近期,甚至是近一、兩個月內發生的事件展開。整場訪談中趙少康更像是學長,循循善誘。完讀這篇文章後我恍然大悟,藍大於綠的前提下國民黨參選人維持正面、光輝的形象就足夠討選民喜歡了。
    黃珊珊是另一番風景。如果說蔣萬安「浮在空中」,有領導範的話,她就是「貼地」的實幹派。從政資歷深厚,有基層工作經驗,應答口條清晰,面面俱到,沒有摻雜太多個人情感和傾向,形象爽朗,還有職業性的微笑,典型的政治老手。提及早年的個人經歷,簡單概括就是盡心盡力、工作狂。重點是,她對台北未來發展有整體的規劃,即便是「柯規黃隨」,單純對比業務能力,高下立判。
    陳時中陪跑機率很高。不過民調僅供參考,領先、落後都可能是一種假象,但就目前他的表現,實在很難對蔣萬安、黃珊珊構成威脅。

  3. 章孝嚴身世之謎其實還沒解開,一直以來只是章孝嚴單方面說自己是蔣家後代,但蔣家並未承認,雙方也從來沒有做過DNA鑑定去確認事實真偽。
    而根據時間線/當事人的回憶錄記載,章孝嚴的生父人選是包括: 郭禮伯,蔣經國,王繼春

  4. @doublethink1984
    台北市的選民結構是鐵桿藍綠各佔快三分之一,其餘是淺藍中間選民。前兩任柯文哲能吸引淺藍中間選民,所以能當選,但是國民黨候選人怎麼爛都能夠守住三分之一基本盤,其實柯文哲第二任當選是險勝

  5. @Deadone
    簡單說,蔣萬安之父蔣孝嚴是蔣經國在江西時期外遇所生。但蔣家一直不承認也不否認,也沒有正式認祖歸宗,所以仍然有爭議

  6. @掩卷而思
    「根正苗紅」算是跟中國借用的詞,形容蔣萬安恰到好處。不過在台灣的語境這個詞不專指中共,也就沒有那麼負面

  7. 在新竹谈不上有什么政治根基的高虹安还能算有希望?

  8. 作者认为台北究竟能有多蓝,过去能让柯文哲连任,这次能让蒋万安当选?

  9. 文章的分析还是比较清楚的。感谢作者。如果能更多地照顾到非台湾读者、对提到的一些具体事件(如“蒋万安身世之谜”)有简单介绍会更好。

  10. 形容國民黨菁英的詞,一般也會用「根正苗紅」的嗎?

  11. 很中肯的評論!
    兩岸關係不影響地方層級選舉加上疫情,今年選情很冷,有利於追求連任的候選人。直到目前,唯二有看頭的只有台北市和新竹市
    台北市看來蔣萬安應該是穩,新竹市高虹安比較有希望。不管誰當選,兩年後總統還是民進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