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台灣將於11月26日舉行四年一次的地方選舉,本次選舉將選出縣市首長與地方民意代表,被視為指標的首都台北市長選戰,則呈現出國民黨蔣萬安、民進黨陳時中與無黨籍黃珊珊的「三強鼎立」態勢。
蔣萬安代表著深藍選民的託付,並再為國民黨爭取話語權;在台北市「藍大於綠」的選區結構下,陳時中以防疫指揮官的高人氣希望讓綠地重現;而黃珊珊則被視為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政治代理人,以延續柯文哲的影響力。台北市的選舉牽動兩年後的總統改選,三名候選人不僅背負著政黨的使命、也是個人未來政治職涯能否再往上一層樓的一場選戰。
(沈有忠,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台灣疫情的處置或多爭議,但無可辯駁陳時中具有魄力和能力成功帶著台灣人與醫療系統挺過COVID這種歷史課本等級的特大號公衛事件。陳時中的選戰目前是打得荒腔走板聲勢盡失,但他要是輸給沒有政策沒有立場也不知道到底做了啥能不能做有沒有能力肩膀、比馬英九還要馬英九的蔣萬安就太讓人失望了。
我不完全同意作者論點此次地方選舉不影響24年總統大選,台灣首都選舉從來都是總統前哨戰,蔣萬安出線就是等著被中共招安,不管他多麼重視形象或與看似與中共保持距離,中共肯定選他而不是侯友宜,朱立倫八百年前就出局了。
反正祈禱天龍年輕人站出來證明台北市長不是只要看臉和血統就能上的。
最近趙少康分別對蔣萬安、黃珊珊進行了專訪,能看出這兩位候選人各自特點。蔣萬安和太太一起參加錄影,營造出「好好先生」的形象。言談有很鮮明的「中產或以上階層代言人」感覺,這也符合台北作為首都還有國際大都會的整體氣質。有意思的是,他的觀點基本是「現點現做」,主要圍繞在近期,甚至是近一、兩個月內發生的事件展開。整場訪談中趙少康更像是學長,循循善誘。完讀這篇文章後我恍然大悟,藍大於綠的前提下國民黨參選人維持正面、光輝的形象就足夠討選民喜歡了。
黃珊珊是另一番風景。如果說蔣萬安「浮在空中」,有領導範的話,她就是「貼地」的實幹派。從政資歷深厚,有基層工作經驗,應答口條清晰,面面俱到,沒有摻雜太多個人情感和傾向,形象爽朗,還有職業性的微笑,典型的政治老手。提及早年的個人經歷,簡單概括就是盡心盡力、工作狂。重點是,她對台北未來發展有整體的規劃,即便是「柯規黃隨」,單純對比業務能力,高下立判。
陳時中陪跑機率很高。不過民調僅供參考,領先、落後都可能是一種假象,但就目前他的表現,實在很難對蔣萬安、黃珊珊構成威脅。
章孝嚴身世之謎其實還沒解開,一直以來只是章孝嚴單方面說自己是蔣家後代,但蔣家並未承認,雙方也從來沒有做過DNA鑑定去確認事實真偽。
而根據時間線/當事人的回憶錄記載,章孝嚴的生父人選是包括: 郭禮伯,蔣經國,王繼春
@doublethink1984
台北市的選民結構是鐵桿藍綠各佔快三分之一,其餘是淺藍中間選民。前兩任柯文哲能吸引淺藍中間選民,所以能當選,但是國民黨候選人怎麼爛都能夠守住三分之一基本盤,其實柯文哲第二任當選是險勝
@Deadone
簡單說,蔣萬安之父蔣孝嚴是蔣經國在江西時期外遇所生。但蔣家一直不承認也不否認,也沒有正式認祖歸宗,所以仍然有爭議
@掩卷而思
「根正苗紅」算是跟中國借用的詞,形容蔣萬安恰到好處。不過在台灣的語境這個詞不專指中共,也就沒有那麼負面
在新竹谈不上有什么政治根基的高虹安还能算有希望?
作者认为台北究竟能有多蓝,过去能让柯文哲连任,这次能让蒋万安当选?
文章的分析还是比较清楚的。感谢作者。如果能更多地照顾到非台湾读者、对提到的一些具体事件(如“蒋万安身世之谜”)有简单介绍会更好。
形容國民黨菁英的詞,一般也會用「根正苗紅」的嗎?
很中肯的評論!
兩岸關係不影響地方層級選舉加上疫情,今年選情很冷,有利於追求連任的候選人。直到目前,唯二有看頭的只有台北市和新竹市
台北市看來蔣萬安應該是穩,新竹市高虹安比較有希望。不管誰當選,兩年後總統還是民進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