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阿捷:「沒必要再悼念六四」背後的功利思維
數年前開始倡議六四本土化,今年就有人開始想完全放棄悼念六四。這不禁令人思疑,六四之於本土派,到底有什麼意義?
評論|
吳薇:緬懷楊絳,勿讓「雞湯」沖淡思想與歷史
除去雞湯和濫情,我們如何看待楊絳夫婦和他們同時代的知識分子處境?蓋棺定論,又需不需要強調公共性和歷史性?
評論|
李兆波:香港旅業寒冬,改革應朝向何方?
長遠而言,香港不應再落重注於旅客購物上。
評論|
高爾夫與中國夢:禁忌的「綠色鴉片」經濟
富人以高爾夫為消遣,窮人靠成為高爾夫職業球手實現「中國夢」。
評論|
牧之:越南小吃之後,奧巴馬的南海大菜
美國宣布解除對越武器禁運,對地區形勢的影響,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評論|
陸子鈞:錯誤KPI,加速媒體死於寒冬
今天的媒體,不得不在暴風雪裏求生。沒人知道怎麼走,但盲目亂走只會大幅降低存活機會。
評論|
富察:跨足中國,將如何改變誠品?
一個完全「台灣文化菁英」思維下衍生成的經驗,能夠輸植到波譎雲詭的中國市場嗎?
評論|
陳永政:回應港獨,須正視其道德意義
對這「為何服從」的問題,北京和港人認知上有極大落差,因為港人從來就不認為服從為無條件的事。
評論|
薛靜:階級夾縫間,不再任性的中國新中產
中產階級在板結社會中開拓屬於自己的空間,這是《歡樂頌》走紅背後的時代命題。
評論|
白信:「新常態」領袖的政治話語
口語化,引經據典,「新常態」的領袖話語,顯然在模仿過去,但又大為不同。
評論|
有關記憶政治的10本書
記憶政治是永遠的必修課,因為苦難不會終結。
評論|
何尚衡:市區重建碾壓下,不一樣的深水埗
每逢有文藝空間來臨一個地區,都會帶來士紳化之嫌……
1
...
243
244
245
...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