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邢福增:在中國,何謂「禁書」?
論對書刊的管控,以及思想的鉗制,共產黨比政局蜩螗的國民黨時代佈下更廣闊的網羅。
評論|
趙恩潔:戰火鑄造的共同體── 布卡營與 ISIS 的前世今生
如果 ISIS 有一個歷史,那個歷史的第一章,應該追溯到12年前,位於伊拉克南境的美軍監獄布卡營。
評論|
馮嘉誠:誰領風騷──從英國脫歐看歐盟東盟發展之別
東盟會重蹈歐盟覆轍,準備接受成員離隊嗎?
評論|
黎廣德:中國新加坡秘密回收問題列車,對香港的警示
要了解中新合謀隱瞞的秘密,要從四方面抽絲剝繭……
評論|
尹子軒:英國深陷憲政危機,蘇格蘭獨立返歐前程艱險
蘇格蘭顯得信心滿滿,但是實際上的處境,不比怒海孤舟的英格蘭好上太多。
評論|
林資軒:柯文哲的「開放政治」,如何在三井案現形?
直到我們能在日常生活的公民實踐中,共同學習自己的城市與歷史,共同承擔決定城市的未來,才能真正建構出台北的美學。
評論|
黃英琦:回應周博賢,「民化局」就在我們生活中
我想告訴周博賢,「民化局」的精神早已潛藏社會,在不同年代都有文化人發起行動自救,拓展空間,爭取資源。
評論|
擴張強姦定義,真能保護女人嗎?
如今的「啟蒙教育」,尤其是「未表情願就是強姦」的「新知識」,是否就百利無一害?
評論|
揭仲:從中共戰略支援部隊,思考蔡政府的資通電軍
蔡英文團隊對資通電軍的論述,讓外界產生只是「網軍」或「駭客部隊」的印象,忽略還有...…
評論|
李思磐:時代暗影中的報社記者性侵案
如果這個龐大的機器不改變其運作法則,局部的改進是否於事無補?或者,像行動者願意相信的那樣,眾多局部的些微改善,終將推動時代變革的巨輪?
評論|
強姦、性騷擾,和中國女權行動派的反暴力實踐
女權主義的力量來自於不斷自我反思、不斷自我批判,將更豐富、更多樣的議題付諸更具備創意的行動。
評論|
賴奕諭:菲律賓學制改革,為何抗爭不斷?
菲國人民在逐漸走向世界的同時,又是否不再對自身土地與文化感到熟悉?新總統與處於陣痛期的菲國教育體制,顯然要面臨更多挑戰。
1
...
201
202
203
...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