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18年地方選舉落幕,台北市長柯文哲以58萬票、41.05%的得票率、3200票之差險勝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獲得約24.4萬票(17.29%),幾乎就是柯文哲跟4年前(85.4萬)相比所少掉的票數,而丁守中的得票率和4年前的連勝文巧合一致(40.82%),少了約3萬票,大概就是這次整體投票率下降了4.5%所帶來的影響。
也就是說,通過投票結果可以看出,即使柯努力地想要吸引泛藍選票,但成效非常有限,而且民進黨的「基本盤」(最忠心的支持者)全都歸位。接下來,柯還必須面對新當選的泛藍過半的議會,其中民進黨19席當選議員中,只有兩位可以稱得上是明顯的「友柯」。
柯文哲當台北市長這4年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他炙手可熱的政治明星地位變得搖搖欲墜呢?而他與綠營的關係,這幾年中又發生了哪些微妙的變化?曾號稱「超越藍綠」的柯文哲,如今遭遇了哪些質疑?通過他,還可以如何觀察台灣政黨政治板塊的變化與重組?
素人政治的旋風
在韓國瑜旋風出現之前,柯文哲是台灣近年來最典型也最成功的民粹政治人物。「民粹」其實是一個中性詞,意指某些政治人物或政黨批判傳統的政治菁英和現存制度,認為自己最能代表所有的人民。民粹人物的出現以及獲得支持,主要因為一般民眾覺得政治菁英或者專家們都已和「民意」脫節,而希望選擇一個不同於以往的人選。
2014年,柯文哲以台大外科醫師、重症醫學權威的身份參政,以直言直語、凡事坦白率直的個性,快速席捲台灣政壇,「白色力量」一時成為許多人們心中可以「超越藍綠」的中道力量。尤其是,當時發生了一連串關於社會正義議題的社會運動(例如以陸軍義務役下士洪仲丘受虐枉死而引起的「公民覺醒」運動和公民1985行動聯盟),以及「集各種社會力量之大成」的太陽花運動,讓許多人都想要找到一個「政治新希望」。
但實際上,太陽花運動進行前後,台灣人在政治態度上的最大轉變,是對國民黨的信任度大幅下降,但同時對民進黨的信任度並沒有顯著提升。台北市過去一直都是泛藍支持度穩定過半的地方,不過,在一連串的社會運動以及對馬政府的不滿之下,民進黨開始考慮搭配一個清新「素人」形象的柯文哲來尋求「在野聯盟」的可能性。2014年5月,再次當選黨主席的蔡英文力主之下,最終綠營協調,由柯文哲和(民進黨)姚文智進行整合民調,至6月則確定由柯勝出。在民進黨幫助之下,柯文哲以政治素人之姿大敗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在台北市這個公認為政治力量「藍大於綠」的地方當選市長。
「民粹」其實是一個中性詞,其出現以及獲得支持,主要因為一般民眾覺得政治菁英或者專家們都已和「民意」脫節,而希望選擇一個不同於以往的人選。
柯文哲核心支持者的形象很清楚:年輕人,以及沒有深刻政黨認同的人,或說,對兩大黨都不信任的人。從許多媒體或者學術單位的民調中都可以看到,愈年輕的公民愈支持柯,而且在30歲以下的世代,他的支持率甚至可以超過七成。
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政績包括台北北門周圍改建、改善西門町周邊的西區門戶計劃、1280交通月票政策、托嬰托幼補助增加、世大運,以及砍掉重陽敬老金等等,他最常強調的則是償還北市公債。有網友整理出他做的事情有很多(但也有人說其實很多事情都不算是「特別」,還有針對「還債」也有不少的批評),一些全國性的調查中,柯的排名在全部縣市長裏大約都是在中段班,若做縱向比較,2016年以來的他的執政滿意度是有些許提升。
然而,這次地方選舉中,柯文哲卻遭遇到重大的危機,甚至在選前幾天不斷地「告急」催票,這在過去很長時間是前所未見,而最後選舉結果也的確是驚險萬分。
統獨、兩岸上的綠白分裂
從席捲全台的白色力量,到驚險連任,這中間的關鍵在柯文哲自己。
首先,他背後的支援團隊發生了變化。選舉必須要有陸軍和空軍(陸軍指的是與一般民眾接觸的組織動員者,樁腳,掃街拜票員等等;空軍指的是宣傳、媒體公關、輿論戰、形象塑造、議題設定等等):4年前,柯文哲的「地面戰」幾乎全靠民進黨的地方組織支援,空軍部份則是由民進黨派員為其特訓政策論述、口語表達和肢體動作等等,並由有經驗的選舉操盤手進駐其團隊。選後,柯市府內閣也有不少是來自民進黨,例如副市長陳景峻就是民進黨黨員,對於一個素人來說,這樣的選舉動員及組織能力,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
但很快的,柯文哲就開始和民進黨產生各種衝突,許多政務官們最後和他不歡而散,有的是因為理念或政策觀點不合(如湯志民與楊芳玲);有的是因為和柯最重要的心腹蔡璧如之間有衝突(如簡余晏)。然而,對於這些離心表現,柯不僅不在乎,更常補刀批評說離開的人都是因為「無利可圖」或「棄職潛逃」。
這4年來,他仍然沒有組黨、也沒有自己的陸軍地面組織,甚至,他也沒有聘請專業的競選團隊,而是想要複製2014年5月時進行的素人海選模式。然而,4年前的幕僚們幾乎全都和他分道揚鑣,掌握行政權力的柯不只沒有培養出固定的團隊,也沒能補上原本由民進黨支援的專業政治工作者的空缺。柯文哲對自己「超越藍綠」的吸引力太有自信的結果,最後就是選前告急再告急。
在組織和人事方面,柯除了沒有自己的專業團隊之外,又和曾經支援自己的民進黨全面為敵,原因除了他個性使然之外,也有民進黨內部在地方黨團、基層組織與黨中央之間的一些矛盾——反對與柯合作的聲浪主要是由議員和地方里長帶起的,他們拒絕再為柯的立場背書。
不過我認為,讓這些矛盾關係「炸鍋」的,主要還是柯文哲自己的意識型態和立場選擇,事關他的政治判斷力,包括他在許多地方都選擇貼近國民黨。例如在農業議題和台北農產公司的人事案上面,他選擇和國民黨的張榮味家族合作,之後更是不斷地批判民進黨,而且對於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的批判惹來極大爭議、甚至全面違背自己立下的原則,這些都是最後影響他支持度的重要原因。
讓這些矛盾關係「炸鍋」的,主要還是柯文哲自己的意識型態和[立場選擇],事關他的政治判斷力。
「超越藍綠」是柯文哲的主要招牌,但是他自己在藍綠統獨立場上的游移,卻是造成民進黨與其綠白分手、決定自提市長候選人的關鍵。從2015年他和宋楚瑜結盟開始,就已有人質疑他的統獨立場,到2017年他參加「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時說出「兩岸一家親」(習近平2013年與蕭萬長見面時用語,隨後並確認為統戰基本原則),便埋下了民進黨與他分手的引線。尤其是柯面對輿論質疑時反過來炮轟民進黨,說民進黨「不敢面對」,而「放我一個人去對付阿共」,並辯稱自己已經事先送過論壇講稿給國安會審查。但在2018年6月記者爆料指,他根本沒有送過稿,並稱後續報導遭到柯打壓,引來「國際新聞記者協會」與「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發布聲明,終至新聞自由的層面。
自從「兩岸一家親」發言後,柯開始出現更多的讚揚中國經濟的言論,讓愈來愈多「深綠」選民感到不安。民進黨高層幾次試圖「做球」給柯,包括2018年1月蔡英文問柯什麼是「台灣價值」(以探討年底地方選舉合作的可能),結果他以很戲謔的方式反問蔡這一問題,還說台北市長不需回答兩岸相關議題(但他接受國際媒體專訪時也一再講到兩岸);4月份的時候蔡英文講得更明白了,「若要讓基層覺得雙方可以再合作,柯必須對台灣價值再確認」,「明示」台北市長選戰民進黨內有很多異議、且「合作派」已經快要無法說服「分手派」了——結果柯仍然繼續避重就輕的風格,還暗指民進黨雙重標準。
此時的柯文哲自信於不需要民進黨的合作也可以贏得選戰,他沒有察覺(或不願正視)民進黨內對他有各種不滿意。5月,民進黨選對會正式提出啟動徵召候選人的程序,結束與柯文哲在市長選舉上的合作關係。
柯在社會議題上的流失
撇除統獨或兩岸議題之外,柯文哲在社會議題上流失的支持率也不少。原本,在2014年,馬英九第二任期內萌生的各種不滿國民黨統治的輿論與社會力量——包括中國因素、經濟重分配、轉型正義等——在太陽花運動中匯集、大爆發。隨後的地方選舉中,柯文哲作為這些力量的「代表者」順勢而上,如評論指出,「反國民黨的各方社會力量,都可以在柯文哲身上找到天衣無縫的投射與期待」。然而,在柯文哲上任之後,他和絕大多數當年支持他的公民團體站在了對立面,比較大的爭議有文資爭議以及各種跳票、社子島開發爭議、拒絕獨立媒體沃草的邀訪,以及對付陳抗團體等。
9月,柯宣布要為年金改革下受影響的軍公教退休人員提供5萬職缺,引發立場轉變的質疑(2017年世大運開幕式遭反年改團體鬧場,柯大罵他們之後又在臉書上一句話回嗆支持年改者,並獲得爆量的按讚認同)。10月,他明言支持婦聯會和救國團等正在被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黨產會)調查的對象:「現在運作都好好的,以後不會再發生,你管它過去在幹什麼?」但這又跟過去他常強調自己是「二二八事件」政治受難者後代的立場大相逕庭,而他也在受到猛烈批評之後於隔天發文道歉。
不過,此時的網路和電視等主流媒體已經全然被韓國瑜風潮給佔據,柯過去一直是媒體鎂光燈焦點,但此刻卻像忽然消失在網路世界一樣,網路聲量急驟下降。在選戰的最後階段,他再度強調統獨是假議題,說要「藍綠共生」,並且大打告急催票牌。
總的來說,柯文哲在藍綠或兩岸的觀點轉變,對某些人來說是務實與彈性,對有些人來說是沒有核心原則、變色龍。從時間上來看,柯文哲在2014年稱自己是墨綠;2015年說要超越藍綠;2016年說出經典名言「垃圾不分藍綠」;2017年講了兩岸一家親;2018年不斷強調台灣要擺脫藍綠、走出新政治,但是卻不斷幫泛藍政黨或者有爭議的政治人物站台(例如徐欣瑩、林瑞圖、陳政忠),向泛藍爭取支持的策略很明顯。或許是他認定的台北市選民結構長期偏向泛藍而使他這樣選擇策略,也有可能是因為他本來就比較偏向那些保守的價值(如:崇尚權威、以獨裁者為師、質疑轉型正義,認為經濟發展優先於環保與文資保護)。
柯仍吸引中間選民
對於乘著民粹浪潮而起的政客來說,更重要的是真正掌權後如何治理、建立自己的團隊,以及持續主導議程的能力。
在我看來,若把柯文哲當年的崛起,與現在許多老牌民主國家的右翼民粹政黨(right-wing populist parties)興起的現象相比較,其實並不特別,尤其當人們期待的是一個有別於傳統政治人物的新選項;甚至說,政治素人、講話坦率、常失言得罪特定族群、衝擊傳統的政黨政治版圖,這也和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的風格有許多神似(當然,動員到的群眾基礎是不一樣的)。如筆者前文所言,民粹是一個中性詞,然而,對於乘著民粹浪潮而起的政客來說,更重要的是真正掌權後如何治理、建立自己的團隊,以及持續主導議程的能力。
柯文哲在市長選舉當中,對所謂中間選民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先前已有研究指出,台灣人表態認定自己沒有政黨認同的比例創下新高、史上首度過半。如果我們用「東京奧運正名運動公投案」來推算泛綠選民人數,台北市有55萬人投「贊成」東奧正名,扣掉姚文智的得票後還有30萬票左右,合理推測這些票應該絕大多數都是投給了柯。根據筆者自己的觀察,部份的「淺藍」選民也會因為柯的意識型態較具有彈性、在某些方面仍然傾向自由派的價值而投給他。
不過柯文哲接下來必須考慮的是,如果真的要挑戰總統選舉,那麼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可就沒有絲毫的模糊空間了,淺綠的票還有可能再投給講出「兩岸一家親」以及反對「轉型正義」的候選人嗎?若柯繼續在各種立場游移,能拉到多少藍營的票呢?如果柯真的要挑戰大位,還能夠不組織「地面部隊」嗎?假如柯要找合作對象,那該找誰呢?
柯文哲在2014年成為台灣政治的焦點人物,經過4年他仍然受到年輕族群的愛戴,但也顯示出其政治判斷的許多不足。在這次地方選舉之後我們看到的是,泛藍政黨勢力重組將圍繞在另一個更大的「旋風」韓國瑜身上,接下來更可能發生的是國民黨內的「建制派」與「非建制派」,還有各地方派系之間的對決,而柯文哲在台北市並沒有撼動到泛藍基本得票率。
泛綠這邊當然也是面臨巨大的黨內權力重組,但這4年來柯在「深綠」選民與自己之間蓋了一堵更高的牆。同時,所有人都要面對的是,當我們清晰可見的「紅磚」(中國影響力)在各面牆的後面愈來愈高的時候,各政黨與政治人物該怎麼面對呢?對於柯文哲來說,這個問題是沒辦法像過去一樣使出招牌動作(抓頭)和台詞(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就能解決的。觀察柯文哲在政治光譜上的位置,仍然會是台灣政黨政治版塊變化與重組的重要指標之一。
(陳方隅,美國密西根州大政治所博士候選人、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柯會受中間選民期待是因為民進黨太噁心好嗎?兩岸一家親2015就說過了,世大運後還要拿出來批鬥?還有可恥的器捐案...大部分民眾都沒有統獨立場,只在意官員有沒有好好做事,每天那邊鬥來鬥去以為大家都是白癡嗎?
跟作者大大討論一事:
你在文章對民粹的理解(「民粹」其實是一個中性詞,意指某些政治人物或政黨批判傳統的政治菁英和現存制度,認為自己最能代表所有的人民。民粹人物的出現以及獲得支持,主要因為一般民眾覺得政治菁英或者專家們都已和「民意」脫節,而希望選擇一個不同於以往的人選。),在政治理論上與左派民粹主義是比較近似的。但文章後面又把柯跟韓的崛起,放在右翼民粹主義在歐美的崛起的脈絡下來談。我認為這部分有待商榷,畢竟無論柯或韓,他們都沒把政治共同體訴諸一種種族的同質性想像,並藉此拒斥外族。也許把柯跟韓的崛起,跟西班牙的左翼民粹政黨Podemos比較,會更貼合一些。
這篇幾乎反映了民進黨對柯文哲的立場和perspective。
說柯文哲差點輸給自己,不如說民進黨四年來對台北市經營失敗,就想賺飽當年助柯文哲當選的政治利息。而國民黨依舊在吸引大多數中間派選民這問題上有著太多政治包袱。柯文哲或許在選票上差點輸給自己,但以一位無黨派的政治素人在四年內,做到與民進黨決裂後依然能同國民黨抗衡,在我看來,這是得勝了。
感謝作者的回答。我大致肯定您的論述,鏗鏘有力。只是作為端的忠實讀者,在“報導系列”看到如此的評論文章,還是有點遲疑。有趣的是,竟然有人看了您的文章還懷疑您曾支持過柯市長。
其實我還蠻好奇柯P跟陳水扁能不能拿來比一下,雖然乍看之下差很多,但我覺得他們都偏「談政績不談意識型態」;此外,套句顏擇雅的話,他們也都算是政治創業家。都沒看人寫過,是陳水扁太黑嗎XD
這篇應該就是原本投柯,但後來不投柯的人,內心的心路歷程吧~
這次真的選的驚險,若不是公投投太久,使投票率下降,丁兄只要有上屆連兄的票,柯P連任幾乎無望。柯超越藍綠,施政上不見得要批評藍綠,畢竟最早的柯P,可是藍綠都去輔選阿!後期的柯P看得出來已不是政治素人,從批評藍綠卻操作議題,拉藍綠的票可以得知。另外,身邊的人來來去去無法久待也是一個隱憂。年輕人願意給柯P一次機會,希望柯P能堅守自己白色力量,真正超越藍綠,而不是在議題上游移,奢望拉游離的票。這次選舉結果已告訴你答案,這四年期望柯P就好好做吧~
@dakecui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覺得想獨立就能獨立」的立場,但做為一個務實的獨派,很清楚知道中國有多強,此刻不能馬上獨立;但如果像你所說的,只是關注在提升實力,而忽視與中國在主權論述上的競爭,那我們的「實力」能夠擺脫中國的陰影嗎?又等到我們真的有所謂實力時,會不會國際社會早已認定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呢?
柯文哲選總統是假議題,我並不覺得他有錢可以去參選總統,連選市長都要賠錢了
我是作者,回應一下Kawakawa大大:
評論文章跟報導文章是不一樣的。評論文章就是作者本人告訴大家他的立場、判準、以及事例,讀者們可以自行判斷這個立場和判準合不合理。
對,我很明顯是站在批判柯p的一方,我提供的連結有部份是我自己的文章,例如,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檢視看看,我對柯p在農業議題上的政治判斷有沒有什麼問題。
我本人的政治立場就是一個自由派,我的同溫層(在乎環保,轉型正義、人權、平權等議題)幾乎全都是站在批判柯多於讚美的立場。
另外,一個媒體上本來就會有很多不同的觀點(理想上啦!還是有一些媒體是一言堂)我認為讀者們應該是可以自行判斷、吸收,或者批判才是。
我想不明白,為什麼總有人覺得想獨立就能獨立。沒經濟地位沒國際話語權,面對大陸現今的迅猛發展,怎麼想在現在也不存在獨立的可能性。當務之急難道不應該是提升實力以獲得話語權麼。有底氣說話聲音才大啊。
與“慘勝的條件”那篇相較之下,陳方隅該文顯得較為偏頗,由該作者提供的連結來看,似乎立場過於鮮明。請問,這是端新聞想要提供的資訊嗎?
若是以經營大規模競選所需的選票與支持率來看, 這篇的陳述, 很有深度也很值得柯P團隊( if 存在的話 )參考. 不過, 在藍綠論述夾殺之下, 仍然堅定熱情支持柯P的部分選民, 有很多卻是認同柯P 無視政治現實的新政治文化與行為 ( 如選舉模式, 費用, 利益之間避免掛勾, 務實與精實管理的執行力... )
不選總統, 盡責於台北市民公僕的角色, 落實臺北市政府的施政, 才是真正實踐其政治理想與發揮影響的關鍵.
若柯P在短時間內, 就選擇以白色力量 ( 缺乏團隊去打大規模的選戰 ), 去參選總統, 可能不容易成功之外, 也會耗掉其能量, 減損其在台北市長執行力與影響力的貢獻與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