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林泉忠:北京對台改弦更張,「實力主義」新思維有什麼局限? 一場為習近平提供對台喊話的「習連會」,卻意外地突顯了北京四十年來在爭取台灣民心上仍不得其門而入的窘態,也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呼之欲出的「實力主義」對台新思維的局限。
評論|楊不歡:中國反性騷擾——舉報走不出校園,司法走不進校園 反性騷擾的道路上還需要面臨社會輿論的阻力,需要等待一個合理的追責機制,但從樂觀一面來看,校園裏那些勇敢的反性侵戰士們,可能已經為社會進步打開了一個口子。
專訪政治學家高敬文:中國注定走向民主,但不要低估黨國體制適應能力 黨國體制極強的適應能力,讓中共成功應對了經濟減速、政治僵化、腐敗叢生等諸多危機。在高敬文看來,這一體制長遠來看無疑會被民主體制所取代,但這一進程將漫長而坎坷。
朋友與家人眼中的劉霞:逃不離公共生活的「一隻鳥」,以人性反抗人間惡法 過去八年,劉霞經歷着什麼樣的生活?那個自由的、與劉曉波以文會友的劉霞,又曾經是什麼模樣?筆者在過去幾年,從劉霞家人好友處,逐漸認識一個更內在的、精神性的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