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週年前夕,美國總統訪烏克蘭,中國外長赴俄羅斯,但中美早在慕尼黑見了面,外界猜測美、歐、俄各國都打不下去了,於是各自努力,試圖說服交戰雙方接受談判,讓全世界都能喘口氣。
姑不論俄烏戰爭中的大國政治角力,純就軍事戰略角度,俄烏戰爭是二戰以後,第一場東西方正規軍的大規模地面對抗,且其過程亦已顛覆若干傳統軍事常識,逼使全世界軍隊加速朝向21世紀現代化邁進。
而且,這種改變並不只是增購無人機、海馬斯(HIMARS)、肩射飛彈這麼簡單的答案。整個軍隊的組織與戰役進行方式,甚至指揮管制的模式,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本文儘量依著時序,提出若干問題,描述這些影響與改變,供讀者們參考。
俄軍「速戰速決」為什麼會失敗?
「速戰速決」、「斬首行動」的成功要件有二:其一是絕對的「奇襲」,其二是「兵力優勢」,否則必歸失敗。
2022年2月24日,俄軍南北多線同時向烏克蘭發起攻擊,空降精銳(VDV)突襲基輔西北不到10公里的安托諾夫機場(Antonov Airport),但很快便被烏軍國民警衛隊第四旅及附近的國土防衛部隊(TDF)聯手擊敗。第二天俄軍在裝甲部隊支援下再次發起攻擊,終於佔領了安托諾夫機場,但已失掉突襲基輔的寶貴時間,安托諾夫機場也遭到嚴重破壞,暫時無法使用。後續俄軍仍想依賴裝甲部隊快速突襲基輔,卻在霍斯托梅(Hostomel)、布查(Bucha)等地遭遇烏軍伏擊,幾乎全滅,斬首行動宣告失敗。
在其他戰線,俄軍的突入也相當不順。北部戰線,俄軍補給車隊僅能沿著有限道路前進,使烏軍很好預期其路線。在基輔以北的某個村鎮,TDF找上了一個剛買無人機來玩的15歲青少年,由他爸爸帶著,半夜中定位了俄軍卡車位置,一頓砲擊便打爛了整個車隊,使前進俄軍無彈、無油、無糧,不得不停止在基輔郊外轉入陣地防禦,等待補給。同樣的故事在多處上演,造就了大批俄軍在路上遺棄戰車、裝甲車,讓烏克蘭農民開拖拉機拖回來拍賣的畫面。
哈爾科夫(Kharkiv)、蘇梅(Soumy)等方向的俄軍也前進受阻,東部頓內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本有烏軍重兵駐防,自然也難前進。只有南部戰線的俄軍,自克里米亞(Crimea)躍出後,北衝札波羅熱(Zaporizhzhia),西指赫爾松(Kherson)較有戰果,但也未能快速攻佔第一大港敖德薩(Odesa),完全封鎖烏克蘭海岸。本想速戰速決,「首戰即終戰」的俄軍,在第一個星期結束時,便已失掉速決戰機,全線陷入膠著。
俄軍的打法,源自於2000年後車臣戰役、喬治亞戰役、2014奪佔克里米亞的經驗,組建「營級戰鬥群」的操典教範。在戰役開始前,先以網路戰癱瘓敵方的網路通信及關鍵基礎設施,遠程火力打掉基輔電視塔、4G、5G基地台與通信中心,造成社會混亂與指揮鍊中斷。再以特種部隊輕裝突入,進行斬首或製造後方混亂,然後才是以營級戰鬥群作為矛頭快速突入,後續大部隊跟上擴張戰果,完成佔領。這套打法用了快20年,幾乎無往不利。
但俄軍沒有料到的是:北約國家早已探知俄軍企圖,微軟(Microsoft)等公司早就幫烏克蘭建置好應對網路攻擊的各種對應方案,不論電子情報、圖像情報、人員情報均已到位,隨時偵知俄軍動態,並能整合進C4ISR系統(指揮、管制、通訊、計算、情報、監視、偵察)。且在開戰前一個月,英國已預知戰爭將爆發,於是將數千枚NLAW反戰車飛彈輸入烏克蘭,教會烏軍使用,同時進來的還有美國的標槍與刺針。其佈署重點即是基輔,搭配特種部隊指導的伏擊戰和TDF的游擊戰,挑掉了俄軍的手筋腳筋,使其斬首行動停在基輔前面,成了項莊舞劍。
整個俄烏戰爭的關鍵,便決定於最初這一個禮拜。速戰速決的失敗,使得此後一年的戰爭型態,均屬於某種型態的消耗戰與陣地戰,直至烏軍9月開始的哈爾科夫與赫爾松反攻,才有點機動作戰的樣貌,但隨即又轉入戰略僵持。
俄烏戰爭第一週的戰鬥過程,是很值得台灣研究的。「速戰速決」、「斬首行動」的成功要件有二:其一是絕對的「奇襲」,一旦喪失奇襲優勢,便會大幅降低成功機率。其二是「兵力優勢」,在技術質量、兵力數量、火力當量上必居其一,能夠快速「輾碎」敵軍有組織抵抗,才能達成速戰速決,否則必歸失敗。
而在防守的一方,成功抵擋的關鍵要素也有三個:一是精確且迅速的掌握情報,並能快速運用應對調度。二是善用技術、兵力、與火力,擊中敵軍致命弱點,而這個弱點通常就是敵軍引以為傲的驕傲迷信。例如:用肩射飛彈打爛了俄軍對戰車的迷信,用無人機加砲兵戳中了補給車隊這條軟肋。
最後,則是堅定的抵抗意志,和保衛後方穩定與軍事運轉的物理能量。精神戰力與物質戰力兩者是分不開的,精神戰力動員了TDF等民兵進行抵抗,以及民眾參與民防、軍工生產、修理等工作,提供作戰能量。前方合理的兵力配置與後方關鍵基礎設施保衛,則護衛了作戰能量的持續運轉,而其連結即是通訊系統,穩定的通訊才能確保情報與指令的傳遞,讓軍隊與人民在危機中不慌不亂。這也是戰爭開始兩天內,烏克蘭便向馬斯克(Elon Musk)喊話提供「星鍊(Star Link)」的原因。
消耗戰純粹是補給與成本的戰爭
一場沒有決定性會戰的消耗戰,其結局必然是在談判桌上,取得雙方都不滿意卻還可接受的停火妥協。
當第一波奇襲失敗,俄烏便轉入了戰略僵持,其實就是消耗戰與陣地戰。消耗戰比的不是什麼新鮮武器或偉大戰術,而是誰的人力、物力撐不下去而放棄。於是,既斬不了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腦袋,又截不斷基輔後援的俄軍,不得不在3月底開始從基輔撤退,將主力轉用於烏東與烏南。而這一轉,就磨掉了11個月。
在此階段中,不論馬里烏波爾(Mariupol)、北頓涅茨克(Severodonetsk)、以至近日的蘇萊達爾(Soledar)戰役,俄軍的圍城戰與攻堅戰均遵循同樣的打法:砲兵與火箭彈火海洗地 - 戰車與步兵突襲 - 發現敵軍據點後召來砲兵與火箭砲夷平敵陣地 - 步兵不惜傷亡衝鋒 - 再召來砲兵轟擊,如此反覆循環。非常二戰式的打法,卻簡單、粗暴、有效,從兩次在車臣打格羅茲尼(Gronzy),到敘利亞內戰,再到現在烏克蘭,都是同一套打法。差別只是,由於烏軍防空飛彈佈得太密,俄軍戰機與直升機較少上天轟炸。
烏軍與俄軍系出同源,原本也是同樣打法,但隨即發現烏軍根本吃不消這樣的消耗戰。烏克蘭只有4000萬人,但俄羅斯有1.4億人,雖說師出無名,使普京不敢徵召動用全國男丁上前線,但光是瓦格納傭兵召集的囚犯軍,就夠讓烏軍頭痛了。
於是,在美國與北約紛紛解囊提供155砲、海馬斯火箭等新式武器後,烏軍也玩起了美軍「阻絕戰術」。機動化長程砲兵可以在俄軍火砲射程外遊走,專打俄軍的補給基地、兵營、雷達、電戰設施,以及指揮中心,實施所謂的「點穴戰」。俄軍的物質輾壓戰術,需要大量的砲彈、油料供應,烏軍便專挑這些穴道下手。只要得手,俄軍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動不了,甚至因此崩潰,赫爾松反攻就是這麼打贏的。
但美、歐等國的高科技現代裝備,其成本是很高的。一枚標槍飛彈要價18萬鎂,刺針飛彈4萬鎂,M982神劍精準砲彈要7萬鎂,海馬斯用的M30或M31制導火箭彈,一枚便要20萬美金。在30年來沒有大國大戰,僅有對付小國反恐戰爭的環境下,歐美各國自己的武器載台與彈藥庫存都很有限,援烏已經援到口袋見底,使得烏軍能夠取得的高科技武器雖然質量過硬,但數量不足。因此「阻援打點」尚可,用於大規模會戰則有心無力,使得這些高科技武器紛紛入烏,卻也無法幫烏軍創造絕對優勢,打一場決定性會戰。
所謂決定性會戰,是將敵我雙方主力集結,在短時間內包圍殲滅其中一方的大部份有生戰力,使其無力再戰,但現今俄烏雙方都無法做到這點。其關鍵原因就是人力、物力,都無法達到大規模會戰的要求,無法在狂轟濫炸之後,立即繼之以大規模裝甲部隊與步兵的突進,以完成鞏固與整頓,有效佔領。最接近此種會戰標準的戰役是赫爾松反攻,但其結果仍是讓俄軍主力逃脫到第聶伯河(Dnipro)東岸,烏軍僅是收復了失去的土地。
一如一戰、韓戰、越戰,一場沒有決定性會戰的消耗戰,其結局必然是在談判桌上,取得雙方都不滿意卻還可接受的停火妥協。即使談判條件不可接受,也必須忍受,因為雙方都打累了,更不能忍受無窮無盡的消耗。殺敵三千,自損八百,每天三千又三千,八百再八百,不論那一方都會被拖垮。
防禦是較強的戰爭型式
防禦戰作戰目標不是死守至最後一兵一卒,而是襲擊敵軍側背,或攻擊其脆弱的補給線。守中帶攻,攻中帶守,是這場俄烏陣地戰與消耗戰的特色。
俄烏戰場顛覆了許多傳統軍事概念,洗刷不少軍人的三觀。例如:從二戰閃擊戰以來,不論美軍、俄軍,開戰第一優先便是奪取「制空權」。此名詞的定義,就是我空軍可以自由的在天上飛行,濫炸地面目標,而敵軍無法奈我何。奪取制空權的第一要件是消滅敵軍空軍,第二是消滅敵軍防空飛彈。但在烏克蘭戰場,雙方都沒能取得完整的制空權,也打不光敵軍防空飛彈,於是雙方被迫打一場缺乏制空權與空中密接支援的現代戰爭。
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地面。步兵曾被譽為「戰場的女王」,但俄烏戰場上的步兵,大多數時間都在躲砲彈,連開槍的機會都不常出現,遑論拼刺刀。戰車在二戰後被當成無敵的鐵騎,但在肩射式飛彈面前脆弱得像片餅乾,「戰車無用論」在俄烏開戰後聲量大增。
砲兵雖是俄烏戰場的主角,但固定陣地的砲兵卻遲早被敵軍反砲戰或無人機打爛,機動砲兵與精準彈藥的游擊式打了就跑,反成砲戰主流。戰壕所組成的戰線原本是難以攻克的障礙,但常常被繞過包圍。高地與反斜面向來是防禦者的聖地,但在無人機、遊蕩炸藥(Loitering Munition,也被稱為自殺式無人機[Suicide Drone]),與精準砲彈出現後,反斜面不再是安全處所。「進攻就是最佳的防禦」這句鐵則也加上了問號,因為進攻幾乎必定得付出高傷亡的代價,其CP值遠不如防禦。
也就是說,雖然戰爭定律仍逃不出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那句「防禦是較強的戰爭型式」,但防禦的型式也在改變。加固碉堡、戰壕線遲早會被繞過與攻破,更有效的防禦是後方有裝甲部隊支援逆襲的機動防禦,或由TDF與游擊隊組成的沼澤式防禦。其作戰目標不是死守至最後一兵一卒,而是襲擊敵軍側背,或攻擊其脆弱的補給線。守中帶攻,攻中帶守,是這場俄烏陣地戰與消耗戰的特色。
換言之,分散佈署,卻能迅速集合,火力集中,像「水」一樣聚散自如,難以一舉消滅,卻又不至於備多力分,成為現今「沼澤式防禦」的主流。烏軍防禦雖仍以「拒止」為主,但有時烏軍被俄軍打開一個缺口,逆襲切斷反能成建制的「殲滅」俄軍營級戰鬥群。
烏軍與俄軍的防禦經驗是台灣必須深入研究的課題,從防空到地面都是。因為台海作戰的主題就是「防禦」。我們沒有能力與對岸爭奪制空權,但我們只要有足夠數量與良好配置的防空系統——包括飛彈與機砲——一樣能讓共軍無法取得制空權。在地面上,死守陣地拒止敵軍,不見得是最好的選項,誘出敵軍再殲滅其有生力量,可能是更好的防禦手段。
時間是高科技與新武器的最大敵人
我們不能把真實戰場當作高科技的實驗室,那會讓我們犯下「逐次用兵」的錯誤。要打,就要將所有好東西一次投入,迅速取得決定性戰果。
俄烏戰爭成為各國高科技武器的展示場,時時讓人眼睛一亮。但這些亮點往往只是曇花一現,沒有集結足夠數量形成「決定性」力量,不久之後便讓俄軍找到對應方案,予以反制,於是又歸於沉寂。就像庫斯克會戰時的虎式坦克一樣,2000米外擊殺T-34,嚇到俄軍腿軟,但數量太少(據說只有一個營),不足以產生決定性,終究還是得含恨吞敗。「戰果 = 技術 X 數量 X 戰術」,這條定律誰都逃不過,在俄烏戰場上便是如此。
一開始,烏軍步兵肩射式飛彈令人驚豔,於是俄軍戰車儘量不進入城鎮,也不帶頭猛衝,只要退到2至4公里外朝烏軍開砲,步兵也就沒皮條了。其次是無人機,先是消費級無人機監偵敵軍動態,再來是載貨無人機帶火燄瓶與60迫砲彈投進俄軍陣地,給俄軍帶來不少困擾,一個多月後,俄軍取得大疆機(DJI)的後門權限,找到烏軍飛手位置,再以砲兵殲滅,造成不小的損失。烏軍則找人寫了程式,把每一台弄到手的大疆機都用程式覆蓋,使其不向後台傳送位置資訊。於是俄軍轉向星鍊下手,經過數月摸索,找到抓住星鍊接收端訊號定位的辦法,又把烏軍野戰小組胖揍一頓。土耳其造的「拜卡」(TB-2)偵打一體無人機曾在戰場上大放異彩,但後來便銷聲匿跡,據說是被俄軍找到反制方法給打光了。
開戰約六個月後,俄軍的庫存壓箱底飛彈都差不多打光了,於是向伊朗買了大批見證者-136自殺無人機,每台約2至5萬歐元,制導精確度頗差,但攻擊發電廠這種大目標還是很划算的。烏克蘭雷達一開始很難發現低空飛掠的見證者,後來用歐美飛彈防禦,成本實在太高且不對稱,即使較便宜的NASAMS飛彈系統,其使用的AIM-120飛彈,一枚要價超過100萬美元。地面防空火砲的數量與涵蓋面又不足,使得見證者頻頻得手,烏克蘭人民必須度過一個沒有電的冬天。等到歐美防空火砲系統與較便宜的飛彈逐漸到位,見證者便又不靈了。
海馬斯也是一樣,起初海馬斯的70公里射程,讓俄軍補給基地與指揮中心損失慘重,於是俄軍將彈藥庫往後放,同時改進了無人機防禦系統,烏軍就打不到這些高價值目標了。
這些戰例,完整演示了高科技武器在戰場上的生命歷程。一開始,高科技武器會令敵人手足無措,但若無足夠數量,便無法在會戰中產生決定性。只要無決定性的消耗戰拖上3至6個月,敵軍一定能找到反制方法,讓高科技無用的低科技土法煉鋼(例如後撤補給站),可能一個月內就想出來了。所以,高科技武器、新式武器與戰法,必須在平日便大量屯儲,而且第一次出場時,便要搭配戰術進行決定性會戰,才能在敵人震驚恢復前,便拿到預定的戰役聖杯。等到敵人學會應對之法,再強的高科技也將趨於無用。
在產業上,時間與科技成長成正比;但在戰場上,時間卻與科技應用成果呈反比,甚至可說時間是高科技戰果的敵人。我們不能把真實戰場當作高科技的實驗室,那會讓我們犯下「逐次用兵」的錯誤。沒有人也沒有任何大國,受得了無窮無盡的消耗戰,要打,就要將所有好東西一次投入,迅速取得決定性戰果,逼使敵軍放棄或投降。這在台海的海空作戰中,更為關鍵。
結語:台灣不是烏克蘭,但須從烏克蘭學到教訓
我們不只要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Who?Why?」更須理解「如何作戰?(How?)」
俄烏戰爭中可以討論的事項非常多,篇幅所限,此處僅能列出若干議題與思考供參。
比較大的問題是,自俄烏戰爭開始,便流傳著「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口號,這句話在政治上當作警語也許沒錯,但在軍事上卻離現實甚遠。
台灣不是烏克蘭,烏克蘭打的主要都是陸戰,但台灣則多是海戰、空戰。反而烏軍擊沉莫斯科號(Moskva),以無人快艇突入港內重傷馬卡洛夫號(Admiral Makarov)的戰例,更值台灣參考。
而且中國不是俄羅斯,中國是富有的製造大國,是無人機的王牌生產基地,台灣要面對的狀況更為複雜。當我們研究俄烏戰爭戰例時,時時要謹記兩者環境的不同,弄清楚其運作機制與原理、效果、限制,不能照搬照抄。否則錯誤的問題必會得到錯誤的答案;在戰場上,錯誤是會讓人國破家亡的。
最後,提醒台灣的政軍高層,抗敵意志不是叫大家支持政府而已,政府必須讓人民的熱情有個出口,有個貢獻、付出、參與的管道,否則很快會因戰損而轉為抱怨和失望。烏克蘭的國土防衛部隊(TDF)成份複雜,有亞速營那種戰力超強的,也有大批老弱婦孺加入的帶槍民兵,僅能協助維持後方秩序。烏克蘭女性紛紛拿槍捍衛祖國,不全是因為愛國意識,而是她們拿起槍才能保障自己不至遭俄軍性侵,俄軍軍紀之壞是有名聲的,布查慘案僅是其中一例而已。所以,千萬不要看不起民兵,適當運用的民兵,同樣能產生奇效。
我們不期待戰爭,但必須搞懂戰爭,從戰略戰術到每一個士兵的運作細節,坦然面對殘酷的畫面與現實,才能讓我們制定出貼近現實的作戰方案,應對敵人的武力威脅。我們不只要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Who?Why?」更須理解「如何作戰?(How?)」如此才能幫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精確的完成戰備,以嚇阻敵人的侵犯。
唉,台海千万不要打仗啊
军事知识很全面 但是台湾没戏 别做梦了
真是好文章!
开打一年以来,为什么俄罗久攻不下,为什么乌克兰能够支持这么久,以及战争中很多我们从新闻里面看到的战争转折点,都在文章里找到了答案。
感谢作者!
这篇文章真是难得的军事好文
這篇軍事分析的整合很好看!
烏克蘭人民反抗意志高昂,澤倫斯基作為領袖遇敵堅守,沒有逃亡,都是戰役關鍵;台灣內部投降派、軟弱派勢力龐大,確實令人堪憂。
在地面上,死守陣地拒止敵軍,不見得是最好的選項,誘出敵軍再殲滅其有生力量,可能是更好的防禦手段。
前者用解放軍的說法,這叫「結硬寨,打呆仗」。是軍官缺乏指揮能力,士兵戰術素養不夠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