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社會
從巴西到台灣,他們用開放資料監督政治人物如何花錢
面對龐大的金權結構,這兩個自下而上發起的公民科技專案看似渺小,卻在群眾協作下逐步磨利分析數據的角度。「面向群眾」是他們的方法論,也是使命。
烏克蘭民主改革(下):「雜牌軍」聯盟,不在開放政府路上舉白旗
作為至今唯一持續的國家改革,ProZorro 試着從一個數位採購系統,成為擴大改革同盟、培養公務員文化,和凝聚人民改革意志的工具。
烏克蘭民主改革(上):在貪腐國度裡,用大數據打開政府賬房
來自街頭的人們,用公民科技的力量監督政府如何花錢,不僅讓過去政府採購的錢坑黑洞變透明,至今也為烏克蘭省下近400億元。
用「開放」手段推行「開放政府」,唐鳳為何引發不滿?
當「開放政府」成為「意若思鏡」,每個人都在其中看見了自己理想政府的樣子。唐鳳也成了一面「意若思鏡」,有人希望她驍勇善戰、有人期待她以退為進。
馬克龍的「開放政府」,如何擺脫「洗白」之名?
面對七成民眾不再信任政府,法國總統馬克龍所接下的擔子。於是,強調透明、參與的「開放政府」成為新的流行,但這些要如何才能真正落實?
加泰隆尼亞獨立速寫:被站隊的媒體與記者
「在一場公開的鬥爭中,媒體總是第一個犧牲品,觀眾和談判雙方都在要求新聞工作者『站隊』。」
生死觀:躺床15載,他的最大幸運
痛苦如此切身,我不可能用那種康德式的、密爾式的純粹理性效益去做出道德判斷,我只能回答,生命是痛苦的。
評論|
香港滄桑、補天裂……中國人對香港的「集體回憶」是如何形成的?
中共建構新的香港史論述,是為了解決香港人心回歸的問題。那麼,中方只需要向香港人宣傳這套論述便可以了,為什麼還要向中國大陸的群眾宣傳?
生死觀:女兒婚禮的那一天,在強心針下停頓的心臟
他們每天都在一點點地失去,延長這個過程,並不會使任何人會得益。既然失去是既定事實,就不必苦苦挽留。
評論|
傅景華:社交媒體真的在撕裂我們的社會嗎?
過分樂觀,或者過分悲觀的情緒,除了為出版暢銷書的作者創造利好環境,幫內容農場爭取到多些眼球之外,對了解事實,其實幫忙不大。
生死觀:我目睹一個香港老江湖的無緣死
「我一生人好像做了幾代人,人生太複雜,現在我什麼都不怕了。」外號「老三」,年輕時打打殺殺,兩段婚姻,四個兒女;最後送他走的,是我、攝影師和社工。
評論|
吳俊志:台灣廢除兩稅合一,劫了誰、富了誰?
「廢除兩稅合一」為主軸的稅改,以規模而論,可以說是1998年實施「兩稅合一」制度以來最大的變革。究竟是劫了誰、富了誰?
1
...
238
239
240
...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