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種族主義
從疫情自保到紐約持槍情殺案,變化中的美國亞裔與槍支關係|Whatsnew
從被害者到持槍者,亞裔群體對槍支的態度正變得愈加複雜。
評論|
澳洲原住民小史:公投失利背後,是哪些血淚債與憤慨?
許多幸存的原住民已經被同化,並且仍舊遭受種族歧視,經濟和政治地位都很低。
消失的巴勒斯坦人:美國輿論場裏的殖民主義幽靈
對一場巨大的人道主義危機和潛在的屠殺熟視無睹,這是美國精英階級的一次集體道德破產。
評論|
社區關係、軍事化與抗爭處理:透視反警暴運動背後的美國警政沉痾
當警員身著作戰服、配備軍用槍械、搭乘裝甲車行動,並接受來自軍方的訓練時,「軍/警」間的分際就越形模糊。
週末讀書:走向紅色中國——20世紀美國黑人的「國際陣線」
在這樣兩廂情願的連結中,「中國」超越地理概念,成為一些民權運動者眼中反資本主義和反種族主義的標誌。
評論|
明州黑人抗議,撐民眾還是撐國家?一個「民族國家」的陷阱
現實的刀懸在勇士的頭頂,逼他們按照遊戲規則互相廝殺。
舊傷復發、舉國共情、集體療癒:強健的美式抗爭和殘酷的美國史
美式抗爭的制度肌理依然壯實有力,它鼓勵人們用民間的強健,拖慢遺忘的腳步、對抗殘酷的歷史。
現場: 明尼阿波利斯市街頭的亞裔青年,「我們若沉默,等於默許」
「你不能在自己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才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