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種族主義
週末讀書:走向紅色中國——20世紀美國黑人的「國際陣線」
在這樣兩廂情願的連結中,「中國」超越地理概念,成為一些民權運動者眼中反資本主義和反種族主義的標誌。
評論|
明州黑人抗議,撐民眾還是撐國家?一個「民族國家」的陷阱
現實的刀懸在勇士的頭頂,逼他們按照遊戲規則互相廝殺。
評論|
舊傷復發、舉國共情、集體療癒:強健的美式抗爭和殘酷的美國史
美式抗爭的制度肌理依然壯實有力,它鼓勵人們用民間的強健,拖慢遺忘的腳步、對抗殘酷的歷史。
現場: 明尼阿波利斯市街頭的亞裔青年,「我們若沉默,等於默許」
「你不能在自己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才發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