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
    • 简体
訂閱支持
  • 會員中心
  • 繁體
    • 简体
  • 深度
    • 日報
    • 速遞
    • 專題
    • 評論
    • 播客
    • 系列
    • 欄目
    • 互動頁面
  • 多元
    • 國際
    • 大陸
    • 台灣
    • 香港
  • 社群
    • 訂閱支持
    • 訂閱新聞信
    • 參與活動
  • 最新
  • 地域
    • 國際
    • 大陸
    • 香港
    • 台灣
  • 速遞
  • 專題
  • 評論
  • 播客
  • 活動

公共衛生

超執筆:本來就不是病,何來「矯正治療」?

當同性戀還被當作精神病的時候,一個診斷帶來的不止是冷言冷語,更是創傷極大的「矯正療法」,一個診斷足以影響另一個人的終生。

超執筆:認知障礙症,盜走婆婆的竊賊

記憶是彌足珍貴的片段,是我曾活於這世上,與人交流的見證,但若我無法捉緊這些拼湊出生命意義的碎片,我存在的意義又是甚麼?

超執筆:醫生,你會相信我的吧?

如果,妄想是指與現實不符卻仍然堅信的一種信念,我們又如何釐清現實不現實的呢?

超執筆:醫生,我累了,我有病嗎?

揮之不去的憂鬱是一種病,那不是性格特徵。你不一定要靠藥物去復原,然而復原的第一步就是嘗試不要獨自扛下所有責任,讓別人與你分擔。

當疫苗出問題之後,我們跟四位中國媽媽聊了聊

社會階層的分裂,讓不同的中國媽媽為了兒女的健康,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 1
  • ...
  • 49
  • 50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訂閱新聞信
  • 參與活動
  • 帳戶管理
  • 常見問題
  • App 下載
訂閱支持
  • © 2025 Initium Media
  • 隱私政策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