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公共衛生
武漢解封五週年,沉默的人和「到處說」的人|端聞 Podcast
談論起疫情,大家都有一種心照不宣的沉默。很多人說自己「已經向前看了」,但他們只是在逃避。
性騷擾指控、缺乏監管、來訪者權益受侵害:中國心理諮詢行業存在哪些問題?
心理諮詢本應是一種專業的醫療資源,幫助人們實現個人幸福,卻因缺乏資質與監管而時常失效,淪為魚龍混雜的商業產品。
中國或將HPV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目前仍有超過一半適齡女孩未被覆蓋|Whatsnew
2022年中國全國新發的宮頸癌病例15.1萬,居女性癌症發病的第五位,中國每年因宮頸癌死去的女性達到5.6萬。
「麻醉不睡、瀉藥不瀉」,中國集採藥出了什麼問題?|端聞 Podcast
比原研藥便宜50%以上的集採仿制藥,能否解決醫患信任問題?
香港大幅改革公共醫療收費,急症室等加價,政府指原費率已不可持續|Whatsnew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強調是次為全面醫療改革。「為何要改革?因為我們知道以往收費制度是不可以持續。」
台灣代理孕母再掀論戰:同志的生育困境與女性身體自主的兩難|Whatsnew
近日,有台灣男同志分享海外代孕經驗引起爭議,同志生育權與女性身體自主的矛盾再度浮上檯面。
六年10批集採,中國國產仿製藥如何逐漸取代進口原研藥?|數洞
超低價集採藥背後,暗藏醫保基金危機。
中國集採藥爭議:被剝奪的用藥選擇權和信息空白下的擔憂
藥價一路猛跌,讓不少人開始質疑:如此不合理的低價,是否還能保證可靠的藥效?
武漢封城五年後,留在「英雄城市」的人
「英雄總是掩蓋掉苦難,救世主主義也總是忽略掉普羅大衆的犧牲與痛苦。」
荒誕、高薪與懷念,防疫保安的疫情記憶
哪裏疫情嚴重程驍就跑哪裏,他說,「因為我太窮了,(防疫)錢比較多,當時是覺得這個病沒有這麼嚴重,最多是感冒,不會死。」
在「放開」後的盛世,記錄不被記住的死亡
我們的記憶就像城中村,有過抗爭的痕跡,但反覆被清退和拆遷,塗上新漆,最後裝修成光滑、進步的樣子。
台灣「勞檢大軍」十年後:那些離開的,和留下但想走的勞檢員
地方議員、立法委員及監察委員多次批評勞檢員的高流動率,尤其是約聘僱勞檢員的職位,更被許多人形容為「屎缺」。
1
2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