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公共衛生
一場「人道災難」:醫療系統崩潰之下,五名前線醫護的吶喊
「每日上班極度灰,不會想食飯、去廁所,每一個病房都沒有同事可以食到飯,近乎失禁你才會衝去廁所解決。」
「被自願出院」和「被提早結束隔離令」—— 政策夾縫中的確診者
「我幾乎覺得這是一個自私的決定,而寒冷已令我感到神志不清。」一名「被自願出院」的確診者說。
影像:疫下冬奥 雪地定格
一個無法穿透的「氣泡」中進行的冬奧
香港疫情亂局︰初確長者被困劏房9天,無人接聽的求診電話
「市民鬧訊息不清楚,不知我們想怎樣。不止你們,我都不知道上頭想怎樣」。一名曾於檢測站工作的政府人員說。
評論|
扎進清零漩渦的港府:香港抗疫治理矛盾,從「中港」到「央地」的模式轉變
只看「中國模式」的對抗還不夠。
38小時滯留深圳灣:他們為什麼「闖關」也要離開香港?
一些習慣了內地嚴格防疫措施的學生,對港府防疫政策疑慮重重:等待檢疫結果的時間為什麼可以自由行動?
影業觀察:從虎年賀歲檔回看後疫情時代的中美電影市場
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仍未結束,2021年的中國影市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虧損,而美國影市則淘汰了許多成熟的中型製作。
影像:加拿大「自由車隊」,一場對防疫國策的反抗
由加拿大貨車司機發起的「自由車隊」運動,正向世界蔓延,在法國、新西蘭、澳洲和美國引發了類似的示威風潮。
傳媒誤讀數據 —— 認識疫情數據的常見誤區
數據從選取、分析到呈現,每一步都涉及各種選擇,依靠各種專業判斷;只要略為不留神,就會產生誤導而不自知。
端問答:大家對2022年有什麼期待?
「希望自己喜歡的、關心的、還留在香港的人都能夠平安。希望2022年結束時還可以有希望。」
「錯誤決策殺人,必須有人負責」:意大利疫情死者家屬起訴政府求償1億歐元
悲劇最糟的結果是沒有從悲劇中學到任何教訓,「當太多人想要遺忘時,我們的戰役才剛開始。」
動態清零,相對靜止,惡意返鄉......中國抗疫兩年,產生了哪些新詞彙?
關於防疫,也關於控制。
1
...
18
19
20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