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公共衛生
評論|
感染率極高的Omicron變種病毒,卻可能是COVID-19疫情終結者?
奧米克戎並不都是壞消息。種種跡象顯示,它是一種「温和的病毒」,初步研究更進一步從分子層次揭示了其「低毒力」的部分機理。
評論|
4%的不同:疫情中「正常指數」最高的香港,過去兩年失去了什麼?
「正常」,不過是說一個社會願意犧牲多少來換取以往的「正常生活」。
「困囿時分秒,看人類多麼渺小」--2021年,我們繼續尋找人生意義
「在甚麼都沒法確定,甚麼都不『正常』的大疫時代生活,我們唯一能夠過得比較幸福的辦法,是保持『非常,非常悲觀』」。
評論|
「清零」VS「共存」:看似二選一,其實沒得選
科學上的新證據還在不斷冒頭,治理上的矛盾已經開始出現。
【互動頁面】健康碼如何搜集、使用你的個人信息?
以防疫之名,行管治之實。
影像 : 疫苗施打日與夜 超市商場火車站
為了刺激打氣,台灣政府近日開始在車站、賣場、政府大樓等公共場所設立機動接種站,並祭出「打疫苗送禮券」的措施。
殺狗、封城、轉黃碼,中國地方官員為何頻頻過度防疫?
「(中央)本意可能是想要地方相互競爭,找出更有效、成本更低的防護措施。但結果就是,大家都選擇了封城。」
瑞麗停擺217天:困在信息孤島中,隔離、失業、守邊
半封閉管理下,開出租車的、臨時工、種甘蔗的、種玉米的都改行去邊境拉鐵絲網,一天有200塊錢的收入。
【長篇調查】瘋狂的呼吸機:一批來自中國的呼吸機,在波黑引發問責風暴
我們應怎樣審視疫情初期,層層疊疊的貪婪、急迫和投機下出現的亂象?那些跨越國界、社會肌理的失能之處,在結疤後,會被遺忘嗎?
《醫學的張力》譯序:疫情中的猶豫與憂鬱,師醫自救的必經之途
幾乎所有人都會生病,都會需要醫學的幫助,也都有機會面對醫學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難題與抉擇。
末日:致命瘟疫、核災、戰爭與經濟崩盤,災難對人類社會的啟示
有時候,歷史看起來就像是一連串要命的災難,但有時候災難也可以激發出創意的應對之道,就像成功總是令人不思進取。
專訪「疫苗猶豫」專家官晨怡:我們必須先理解人們不願打疫苗的原因
面對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信任感的建立和「科學」一樣重要。
1
...
17
18
19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