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污染
香港垃圾徵費遇阻,議員指不應「交功課心態」促鑑外國經驗|Whatsnew
相比東京、台北、上海等已經推行垃圾分類的大都市,香港在垃圾分類和回收上頗為落後。
英國核廢料儲存設施被指泄露,多國關注核安全隱患|Whatsnew
使用過的核燃料棒儲存不善成為當前最大隱患之一。
評論|
福島核災復原(下):如果沒有出口,也沒有終點,該如何寄望?|端對談
「有一位災民說的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是『心的復興』。」
評論|
福島核災復原(上):經歷核災,日本人也是第一次|端對談
「『犧牲的構造』就在於,不會輕易令到一群被犧牲者得到他們應有的一些權利。」
評論|
恐慌時代:搶鹽熱背後失控的當代生活
所遇無故物,亦不知前面是哪方。
核廢水排海、禁日本水產後,香港人還吃魚生嗎?日式餐廳如何求存?
政府與政府之間拉扯角力的同時,一些香港人選擇繼續吃日本魚生。
「北溪」管道被炸後續:德媒稱線索指向烏克蘭|Whatsnew
仍有許多問題等待回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烏克蘭政府多大程度上參與了行動的策劃和執行,但每個人都在迴避問題。
評論|
福島核廢水只能排入大海嗎?為何其他處置方案不受日本政府青睞?
日本政府「獨排眾議」,很可能在日後成為風險溝通的負面教材。
福島核廢水排海,引發中港台韓東亞四地哪些網絡討論?|Whatsnew
中國大陸民眾多批評乃至辱罵;韓國社會同樣反應強烈;香港和台灣民眾又作何反應?
四問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危機下的最優解?還是利益為上的妥協?
中國大陸一位核電從業者因撰文說明福島核電站排水原因被攻擊舉報,而福島的漁民則擔憂十年努力即將化為泡影。
侯友宜發布能源政策,主張核一二三延役、重啟核四|Whatsnew
侯友宜將重啟核電廠作為首發政策,是否能夠進一步整合國民黨鷹派,成為政界觀察指標。
鯨落香港:觀鯨人潮、沒封禁的海灣,布氏鯨死亡背後
「大家說香港是個沿海城市,很享受看海、買樓要買海景,但理解海洋資源這回事上,還是很初始的階段。」
1
2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