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Whatsnew

「北溪」管道被炸後續:德媒稱線索指向烏克蘭|Whatsnew

仍有許多問題等待回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烏克蘭政府多大程度上參與了行動的策劃和執行,但每個人都在迴避問題。

2022年9月28 日,波羅的海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洩漏並釋放出氣體。圖:Swedish Coast Guard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9月28 日,波羅的海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洩漏並釋放出氣體。圖:Swedish Coast Guard via Getty Images

端傳媒國際組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3-08-29

#德國#北溪管道#俄烏戰爭一周年#俄烏戰爭#烏克蘭戰爭#烏克蘭#美國

2022年9月26日,四條「北溪」(Nord Stream)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其中三條被炸毀,排放出大量的甲烷。俄羅斯宣稱美國應對爆炸負責,而西方媒體則懷疑俄羅斯自己炸毀了管道。(延伸閱讀:《北溪管道襲擊六問:水底攻擊如何發生?深海襲擊誰有管轄權?》)

今年8月26日,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和德國電視二台(ZDF)詳細報導了德國官員調查結果,並重組了爆炸時間線。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這次爆炸極有可能是烏克蘭人所為。

早在今年3月7日,《紐約時報》就報導稱,美國情報官員表示,一個親烏克蘭組織去年對北溪管道發動了襲擊。而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西南廣播公司(SWR)和《時代週刊》(Die Zeit)的共同報導則指出,德國的調查也支持這一推斷。但是,這兩篇報導均稱沒有證據表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或烏克蘭政府參與了此次行動,也沒有證據表明行動者遵從了任何烏克蘭政府官員的指示。

而6月6日,《華盛頓郵報》在分析了美國軍隊成員在Discord上泄露的機密文件後指美國總統拜登在北溪爆炸前三個月已知曉計劃。《華盛頓郵報》還指出,這一行動由烏軍總司令瓦列里·扎盧日內(Valerii Zaluzhnyi)親自指揮。而兩天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德國《圖片報》(Bild)採訪時表示,作為總統,他有權發號施令,但他「永遠不會這樣做」。他還說,「我相信我們的軍隊和我們的情報部門沒有這樣做,我們對此完全不知情」。

6月13日,荷蘭全國公營廣播電視機構(NOS)、《時代週刊》和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的聯合報導則引述了荷蘭情報部門的消息,指荷蘭情報部門於2022年6月收到了情報,表示烏克蘭將炸毀北溪管道。隨後荷蘭情報部門將情報轉交給美國中央情報局。中情局曾與烏克蘭溝通,希望他們停止這一行動。

就在各種消息讓爆炸的真相愈發撲朔迷離之際,德國聯邦刑事警察局(BKA)正在緊張地調查此案。《明鏡週刊》指出,由於案件的結果將造成嚴重的政治影響,參與調查的警員被要求不得與任何人談論此案。

2023年1月,調查員搜索了停留在德國呂根島(Rügen)西北端的一個小鎮的一艘遊艇。根據法庭簽發的搜查令,搜查相關的罪名為:爆炸和違反憲法的破壞活動。在這艘遊艇上,官員發現了大量炸藥的痕跡。對許多人來說,僅僅利用一艘遊艇就造成如此大的破壞顯得有些不可思議。但最終,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副主任拉爾斯·奧特(Lars Otte)在6月中旬德國議會內務委員會秘密會議上向議員們報告稱,專家評估後表示這是可行的。

在追蹤到遊艇之後,調查員很快便追蹤到了租用遊艇的人。調查員發現一個名叫史特凡·馬爾庫(Ştefan Marcu)的羅馬尼亞公民租用了這艘遊艇。但是,《明鏡週刊》的記者訪問特凡·馬爾庫時發現,調查員沒有詢問他任何問題。而他宣稱其已成為摩爾多瓦公民,登記時所使用的護照來自其已過期的羅馬尼亞護照。他還堅稱,他將其舊護照燒掉了。

無論如何,調查員發現,這本「史特凡·馬爾庫」的護照上的照片來自一名在烏克蘭軍隊服役的烏克蘭人。記者發現,這名烏克蘭人是烏克蘭民族主義非政府組織「獵鷹」(VGO Sokil)的支持者,其前女友和他的兒子現在住在德波邊境的奧得河畔法蘭克福(Frankfurt an der Oder)。調查員曾與五月上門搜查了他們的家,還取走了他兒子的DNA進行比對。

根據記者的追查,調查員還掌握到這艘遊艇曾在波蘭科沃布熱格(Kołobrzeg)停留。德國曾與波蘭確認,這次行動是否受到波蘭支持,但波蘭有組織犯罪和腐敗部門的負責檢察官在被問及時表示,「絕對沒有證據表明波蘭公民參與了北溪管道的爆炸行動。」

《明鏡週刊》再次確認了上述荷蘭情報的真實性,並表示澤連斯基似乎對此次行動並不知情。《明鏡週刊》還報導稱,德國情報部門本來向德國總理府報告了此事,但由於大部分安全官員認為信息不準確而未採取任何行動。這一情報也未向德國警察、海軍和反恐部門報告。甚至負責管理北溪管道的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爆炸發生前也不知道此事。

儘管行動的時間線已被重組,德國官員仍然對直接公開地將矛頭對準烏克蘭持謹慎態度。檢察官奧特對《明鏡週刊》表示,「調查仍在進行中,目前還不能說這是由烏克蘭政府幹的。」但是,來自安全部門的消息對記者表示,已知的信息遠比公開聲明的要多,大量線索指向烏克蘭。

2012年起,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使用其中兩條管道(北溪一號)向德國輸送天然氣,另外兩條(北溪二號)於2021年完工,但在2022年2月22日,德國拒絕啓用這兩條管道以抗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從那時起到爆炸發生,西方各國對俄羅斯實施了制裁。作為報復,俄羅斯國有的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放棄了其經營了30年的業務,減少了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延伸閱讀:《來自北方的天然氣管道,為何引起美國與德國的紛爭?》)

對烏克蘭來說,炸毀北溪管道的動機似乎很明確:減少俄羅斯的收入,並防止俄羅斯再次利用北溪管道對德國進行勒索。但是,仍有許多問題等待回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烏克蘭政府多大程度上參與了行動的策劃和執行?(延伸閱讀:《德國的能源危機與天然氣依賴——被普京親手引爆的「定時炸彈」》

重要的是,很少有人願意考慮如果烏克蘭政府的參與得到證實,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明鏡週刊》分析道,一方面,德國不能簡單地對如此嚴重的犯罪行為置之不理。但另一方面,德國不可能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中暫停支持烏克蘭。包括另類選擇黨在內的任何政黨都未曾對此發表意見。「每個人都在迴避問題。」

作為回應,德國內政部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希望聯邦檢察官能夠找到足夠的線索來起訴肇事者,「我們必須將此類罪行告上法庭。」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