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政治
林夏如:台灣若想成功生存,威脅不只來自中國
長期而言,人口衰退、能源議題、政治極端化和本位主義,是台灣繞不開的四大挑戰。
評論|
崇毛抑鄧?習時代對兩個領導人的重塑和打通四個「三十年」的野心
藉助對毛澤東與鄧小平角色的重新詮釋,習近平所着重打造的,是屬於他自己的政治符號和歷史地位。
現場:緬甸軍變五個月,以武力威脅的「正常」城市生活能走多遠?
等人們的現金用完了,真正的絕望才會出現。
最後一夜,像有雙手捂著你嘴巴:記者、讀者、賣報人告別《蘋果》
「我不想說,《蘋果》倒下,就代表香港玩完,但是……都好像真的代表,香港已沒有什麼希望。」
評論|
【讀端給你聽】《蘋果日報》,香港最後一份異議報紙的終結
《蘋果》終章帶來的,是主流報章的論述廣度向中間溫和取態的猛然收窄,政治異見被拒諸公共輿論之外。
評論|
許輝:中國製造業的「機器換人」,會如何影響勞動力市場與工人就業?
機器人怎麼換人,機器人換掉什麼人,被換掉的人去哪了?
評論|
多起隨機傷人事件後,網絡迷因「張獻忠」為何被全網封殺?
「張獻忠」三個字與王朝的敗亡直接相關,將自殺式襲擊者稱為「張獻忠」因此也就變成了一種藴含政治意味的隱喻。
專訪新竹市長林智堅:病毒進逼,市府守得住這座「晶片之城」嗎?
於新竹科學園區的所在地,市長林智堅正面臨著特殊的挑戰:若此地疫情失控,他不只愧對市民,甚至會影響世界半導體產業鏈。
廿六載《蘋果日報》恐畫句號,四個壹傳媒人記憶中的瘋狂與自由
現在的我會答,我很想很想很想戰鬥,以我的方式,直至最後一刻。
楊安澤選市長,在華裔中不得人心?紐約客表達心聲
若紐約誕生首位華裔市長,究竟會不會是「前進一步、退後兩步?」
疫情週報:台灣疫情數據儀表板,柯文哲宣布台北市或不再每日公布數據
台灣疫情爆發,端傳媒將收集政府公開資訊、綜合採訪專家意見,於每周日下午14:30,推出每週的關鍵疫情數據儀表板...
端問答:討厭中國不自由與不民主的大陸居民,你的生活如何自洽?
「這個微信群炸了8次,我還在。會讓我覺得『啊,原來世界還有這樣一群人啊,真好啊』,這也算是我能找到的微薄的身份認同吧。」
1
...
174
175
176
...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