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新竹市長林智堅:病毒進逼,市府守得住這座「晶片之城」嗎?

於新竹科學園區的所在地,市長林智堅正面臨著特殊的挑戰:若此地疫情失控,他不只愧對市民,甚至會影響世界半導體產業鏈。
2021年6月3日,新竹市長林智堅視察國軍竹科篩檢站。
台灣疫情 台灣 商業 政治 科技 科技公司

台灣疫情持續延燒,疫情熱區由一開始的大台北地區,一路往南延燒。六月初,位於苗栗竹南的「京元電子」等數間封測廠開始傳出疫情,不少輿論擔心,萬一疫情影響新竹科學園區運作,恐怕會動搖相關產業鏈,甚至讓疫情下的「世界晶片荒 / 芯片荒」更加雪上加霜。

新竹科學園區,顧名思義,位於台灣的新竹市,是台灣第一座科學園區,也是電子與半導體相關產業群落的搖籃,台積電、聯電等世界知名的晶圓製造廠均位於此。苗栗縣則是一位於新竹南部的縣份,許多廠區均是竹科廠商擴廠而來,或與竹科廠商存在上下游產業鏈關係。

此次科技廠染疫的移工,亦不只服務於一家廠商,而是由仲介公司調配、輪流於不同廠商的廠區內工作。因此,若這次「竹南 / 苗北」的疫情無法獲得控制,進一步讓科技廠移工、本國籍員工大量確診,恐將影響台灣甚至世界半導體產能。

平日,新竹科學園區直接隸屬於中央政府的「科學園區管理局」所管轄,但在疫情爆發後,新竹市長林智堅設立竹科專案篩檢站、協助苗栗移工入住新竹防疫旅館,更聯合苗栗縣、新竹縣成立「竹竹苗防疫聯盟」,表現積極。作為竹科所在地的首長,他如何觀察城市與科學園區的關係?疫情之下,世界皆關注台灣科技業是否會受到波及,他究竟打算如何「防守竹科」?

端傳媒(以下簡稱端):作為新竹科學園區的所在地,新竹可謂台灣的「半導體供應鏈首都」。市長對相關產業的看法是什麼?在你看來,台灣相關產業在當前會面臨怎樣的機遇與風險?

林智堅(以下簡稱林):2020年COVID-19發生之後,大家比以前更能感受到台灣,尤其是竹科的半導體聚落對於全世界的影響。過去這段時間,不論是美國或德國,他們為了車用晶片,透過外交系統來提出他們的需要,這可以看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影響力。

其實,更早之前張忠謀董事長就有提過,他說,如果在太平盛世的時候大家可能感覺不到,但是當世界不安靜的時候,台積電就會是IT供應鏈非常重要的一環,台積電也是地緣政治的必爭之地,我想在這一波疫情加上中美貿易戰之後,這樣的重要性會凸顯出來。

現階段因為中美貿易關係與疫情,本來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機會,也因此去年前10個月竹科的營業額,成長了15%。另外,因為去年台灣防疫做得很好,所以相對於其他國家拿到更多的訂單,但是現在台灣的疫情已經相當嚴峻,那這就是我們的風險。

不論過去或是現在,我一直都知道半導體產業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戰略產業。所以在5月15日疫情突然升溫,蘇貞昌院長有出來開記者會,下午的時候有召集所有的縣市長視訊會議,我就在會議上特別提出,要把新竹市的疫情警戒進入準三級的防疫工作,原因就是因為新竹市跟其他縣市不太一樣,因為我們有竹科,這個戰略產業對台灣來說非常非常重要。

現在可以看到,我們新竹跟(爆發電子廠移工疫情的)苗栗竹南這麼鄰近,竹南的科技廠跟我們新竹的科技廠都是串聯的,是一個供應鏈的關係。好比說智邦,公司就在竹科裡面,竹南只是他其中的一個廠。京元電子也一樣,京元電子以前發跡是在新竹,後來去竹南設廠,所以那個人的關係是緊密、流動的。但是我們看今天新竹市的疫情還能夠守住,我覺得跟我們真正的超前部署是真的有關的。

所以當時,苗栗發生疫情的時候,新竹市如果沒有先做好防疫準備、假設我們現在疫情跟苗栗一樣,那這個對所有的竹科影響非常大。而這影響層面不會只有台灣,影響的是全世界的半導體產業。

2021年6月3日,新竹市長林智堅於國軍竹科篩檢站。
2021年6月3日,新竹市長林智堅於國軍竹科篩檢站。

端:當初新竹科學園區設立時,目標就是在台灣做出一個盡量接近美國矽谷的特區,讓當中的產業、生活與下一代教育環境都與台灣其他地區有別。到今天,竹科與新竹其他區域的關係是什麼?彼此的互動密切嗎?

林:我擔任市長已經六年多的時間,過去,我也一直都在這座城市生活。坦白說,早期竹科跟新竹市的管理系統是一切為二。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完全在一起,但是生活圈、民眾生活習慣其實完全是分開的。

好比說,竹科的行政區主要坐落在我們的東區。新竹其實有三個行政區,東區、北區、香山區,但他們(竹科人)所認為的新竹,就只有東區,反而是讓竹科人對新竹市產生了一些偏見,會以為新竹就只有東區這麼大,不管是生活、美食、居住環境,他們會用東區去想像新竹,其實非常受到侷限。

這有兩個非常具體的原因。竹科一直以來都是中央管。竹科屬於科技部科管局,一直以來都是隸屬於中央,雖然竹科的範圍在新竹市裡面,但事實上他有自己的警察系統(保二總隊)負責治安,自己也有消防系統。所以科學園區的企業,其實他們跟地方政府接觸很少,也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生活習慣也都不同,所以就越來越區隔。再加上過去科管局跟新竹市政府互動也不多,久了就變互不相干,沒有互動。

竹科人常常會說我是竹科人,他就不覺得他是新竹人,在地的新竹市民也覺得,竹科就是外來的園區。

我認為,這幾年其實我打破這個藩籬,我讓竹科人進到舊城區。市府在城市裡做了很多的建設,翻轉了新竹的城市樣貌,讓大家進到這裡來生活,我們也辦了很多藝文活動,所以住在新竹市的竹科人自然而然進到舊城區,所以他開始認識、瞭解、也肯定自己是新竹人,這是這幾年比較大的改變。

端:大家對新竹科學園區內部運作還是很好奇。像竹科內部的權責如何劃分?哪些是中央(科學園區管理局)、哪些是地方(新竹市政府)的權責範圍?市政府與科學園區管理局彼此如何互動?最近一次的密切合作是什麼時候?

林:很簡單,科管局的圍牆內,都是科管局的,裡面的事情都是科管局負責,包括園區的一草一木、道路修整。我當市長之後,因為現在園區交通是很大的問題,要解決,一定要高度跟竹科管理局合作。我們有一個「寶山路調撥車道」,是為了讓(竹科)上下班時間更快速,但是因為路有部分在新竹市的管轄、一部分進到竹科,所以兩個單位必須要合作。科管局跟新竹市政府的同仁之間的合作變多了,信賴度就增加了。

有一件事情我覺得特別值得一提,就是我當市長的第二年,有一天下午吧,我接到消防局長打電話給我,那竹科有一家大廠發生火災。我剛有提到,他們保二總隊有自己的消防分隊,可是他們的量能不足,也就是說太平盛世沒有問題啦,發生大型火災,他們沒有辦法打這個火,所以我們當然就馬上去支援。

支援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科管局裡面這些企業,他們有大量的易燃物品,有很多化學物質。但這些都是廠商的商業機密,可能連科管局都不知道哪一家企業放了些什麼易燃物品,大火現場,是非常高度的風險。我記得我們那次出動了將近100位的消防人力,在現場要下一個決定,我們的局長是現場指揮官,他打給我,他說因為沒有辦法掌握裡頭的易燃物品有些什麼,一定要派28個同仁進到火場,才有機會快速滅火,我問他專業的意見,他說人不進去、滅不了火,於是我跟他說,就依他的專業來決定,但安全第一,如果有任何危險,就要快速撤出。

完成之後,我就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像這個工安的工作,平時竹科做很好,但是進入這種緊急狀態,我們要掌握更多的資訊。那時的行政院長是林全院長,我就告訴他說,我(新竹市政府)可以協助竹科來做打火救火的工作。後來我有要求科管局,要把竹科企業裡面這些資料建置在他們自己的公司,雖然這牽涉很多機密,但是一發生危機或是火災的時候,他們必須要有一個專責的人把訊息傳遞給我們現場的指揮官。

現在,竹科如果有這些事情、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都會給予協助。這也是為什麼這次疫情發生的時候,我們能這麼快協助他們做專案篩檢站,其實都是長時間累積的一個默契。

(備註:2019年後,竹科內的消防分隊正式廢止,改由新竹市政府的金山分隊和埔頂分隊統一支援園區救災)

2021年6月18日,新竹市長林智堅今上午視察東區疫苗施打站。
2021年6月18日,新竹市長林智堅今上午視察東區疫苗施打站。

端:新竹市政府在短短18個小時內就協助新竹科學園區成立專案篩檢站,確實令人印象深刻。除了這個篩檢站之外,能否介紹一下新竹市政府的防疫戰略?

林:我自己一年多下來,對防疫有幾個心得,第一,防疫有一個戰略守則,就是篩檢很重要,要有足夠的篩檢量,你才能夠確認社區裡面有沒有感染源,透過篩檢的方法找到確診者,才知道他在哪裡、接觸多少人。

篩檢之後就是需要精準的疫調。疫情正緊張的時候,我發現,原來地方政府疫調小組的能力非常弱。弱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只透過衛生局的人做,但衛生局只能透過電訪,因為疫情已經大規模發生了,你不可能去跟確診者做面訪,他講什麼就是什麼,往往都是不真實的。所以我們必須從衛生局做的初步疫調裡面,去找到破綻,找到他的不真實性。

後來我們發現,疫調像辦案一樣,所以警察同仁必須介入參與。我就成立了一個疫調小組,本來疫調的衛生局同仁只有四位,後來警察局的同仁、社政單位、民政系統都加進來,現在疫調小組成員已經超過十位,24小時、兩班制,隨時發生問題,就去做很真實的疫調。

疫調之後要匡列,把他們居家隔離,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夫。如果你要居家隔離對方,沒有防疫旅館,要真正落實居家隔離還真不容易,所以在疫情還不嚴重的時候,指揮中心就一直有希望各地方政府做防疫旅館。我們新竹市應該是這個尺度、城市規模裡面,防疫旅館房間數最多的,所以當這次疫情開始,2021年四月的時候,我們就有699間,現在已經到718間了。

五月份開始,我們就天天有防疫會議,我們同仁常常跟我說,「我們防疫旅館房間數很多,都沒有人去住」,那我會告訴他們,沒人住是好事,但是如果我沒有準備,這就是打仗的時候,這種是屬於戰略物資的一種,你要先準備著。於是,像苗栗事情發生後,我們的防疫旅館都支援到其他縣市苗栗縣、新竹縣,因為他們房間數不足了。

我也記得,當時指揮中心要求地方政府做「加強版防疫旅館」,收容快篩陽性的人。因為快篩陽的人,要進一步等PCR出來,必須要4到6個小時,如果有些地方政府確診人數多,會塞車,那這些人怎麼辦?我知道有些地方政府,就是把這些人就把他放在家裡,潛藏的風險就是,他又傳給他的家人。

我們有落實做好加強版防疫旅館,裡面是有醫療團隊的。我開始做的時候,我們新竹沒有半個確診,很多人也問「為什麼要做這個?」可是做了之後沒多久,馬上就派上用場。首先,新竹自己零星發生了確診案例,接下來,苗栗開始變得嚴重。

我記得有一次,大約六月初的時候,苗栗有一個科技廠,就向我們市政府主動提出這樣的需求協助,他們送了十幾位的快篩陽性的移工,來到我們的加強版防疫旅館。後來,大約是確定其中有五位確診,具體數字我有點忘記。所以還好我們有加強版防疫旅館,不然你看這些人往哪去呢?

在我看來,防疫戰略很簡單,篩檢、疫調、隔離,這些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2021年6月5日,新竹市長林智堅視察竹科篩檢站。
2021年6月5日,新竹市長林智堅視察竹科篩檢站。

端:那新竹科學園區門口這個專案篩檢站,又是為何成立、如何成立的?

林:我6月3日在新竹設好社區篩檢站後,回市府的路上,其中一個科技大廠的董事長打給我,告訴我說他們很擔心他們的移工。因為他們廠區內的移工有900位,可能是跟京元是同一家仲介還是有互動?我有點忘了具體的內容。總之,他就特別希望我協助他,趕快幫這些移工做篩檢。

當時,能做這麼大量篩檢的,都是大醫院。我九點多接到他電話,我十一點馬上跟新竹市五大醫院的院長視訊,幾位院長一聽到有一大群移工要到醫院去篩檢,他們都嚇死了。所以我們那天一個共識就是說,由市政府找一個地方來做一個專案、大型的社區篩檢站,醫院來協助提供醫事人力做篩檢。

但同一時間,我們還有很多防疫工作在進行當中,所以我們討論之後,覺得應該找不到配合的廠商與同仁再來做竹科專案篩檢站那個棚子。我就靈機一動,想說這可能找國軍會快一點,同時間我就打給總統請求協助,總統二話不說,就全力支援,不久我就接到國防部邱部長的電話,說國軍全力支持。

所以6月4日早上,國軍就來到現場搭了這個棚子。隔天早上七點國軍進來,下午五點他們大概就把棚子搭好了,市政府其他同仁連夜趕工,到6月5日啟用專案篩檢。啟用五天,我們服務了37家園區企業、篩檢了5213位移工。

很多企業後來都打電話來跟我謝謝,因為篩檢完後,他們那個心就放下了,他們真的很擔心移工爆發疫情、又傳染給員工,產線一停,那是對全世界半導體的動蕩。我覺得關鍵還是要落實相關的指引、每一個指引都很紮實地去做,而且,因為過去已經有搭建兩個社區篩檢站的經驗,所以市政府能夠18個小時打造一個10倍大的專案篩檢站。

端:也就是說,這個專案篩檢站並不在你事先的作戰計畫裡面?這些棚子的來源、地點的挑選,原來都沒有在計畫裡面對嗎?

林:對,不是。對,(棚子、地點)都沒有。

2021年6月5日,林智堅在進行幕僚會議。
2021年6月5日,林智堅在進行幕僚會議。

端:疫情爆發以後,你跟新竹縣、苗栗縣成立了「竹竹苗防疫聯盟」,這三個地區的人口組成、產業特性、社會紋理都很不一樣,你跟其他兩位縣長也分屬不同黨派,彼此之間要怎麼合作?

林:這邊從新竹的歷史脈絡說起,其實我現在上班的地方,是新竹州廳,他是過去日治時期的時候所設立的。當時新竹州管理的範圍包含了桃、竹、竹、苗。桃園因為升格之後,其實已經實質進入首都圈、共同生活圈其實已經跟北北基的連動性比較強,當然,南桃園跟我們還是很緊密。

新竹市其實一直以來都是竹竹苗的核心城市,如果各位有新竹朋友、或是瞭解新竹市的話,你會理解竹苗人的採買、娛樂,也就是說他如果要消費,都幾乎會進到新竹市。所以對很多人來說,不管是新竹市的都城隍廟,或者是我們新竹市立動物園,這些可能都是竹竹苗的人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共同記憶,他們對這印象很深。

也因此從歷史的脈絡來說,新竹市就是一個竹竹苗的核心城市,所以在這次防疫上,我本來就有區域聯防的想法。不過坦白講,當時我比較擔心我們新竹市,因為新竹市人口較密集,而且我們因為有科學園區,市民的工作型態跟雙北連動性比較高,所以當時我覺得如果竹竹苗疫情嚴峻的話,應該會從新竹市發生然後擴散。

但後來疫情剛爆發的時候,新竹市其實是北台灣最後一個有發生確診個案的,我們隔壁的苗栗其實也一直沒有確診者。後來新竹縣有一些零星案例,但當苗栗一爆發外籍移工的群聚感染的時候,我就知道,新竹市不可能置身事外。這些位於苗栗的科技廠,跟我們的竹科科技廠很多都是他在新竹,因為廠房不足,又到竹南去設廠,所以我一開始就有竹竹苗的防疫聯盟這樣的想法。

舉個例子,在五月底,大家都在討論菜市場是疫情的破口時,那我看到幾個縣市開始做「身分證單雙分流」(按照身分證尾數單雙數決定可以去菜市場的日期)這個政策,我就主動打電話給鄭文燦市長、楊文科縣長、徐耀昌縣長,我說我們一起來宣布桃竹竹苗,市場要呼籲我們的市民縣民要單雙分流。我電話一聯絡,大家都同意。

其實,更早來說,大概在五月份的時候,我們幾個縣市就成立了幕僚的群組,大家互相交流防疫工作,透過這個群組互相告知對方說,這個確診者有到過哪裡、你們可能要做一點消毒的工作。

竹科專案篩檢站完成後,我打電話跟總統道謝,總統特別要求我,如果可以,要多協助一下新竹縣跟苗栗縣,我說沒有問題。當天下午,總統就發佈正式談話,要求新竹市、苗栗縣、新竹縣成立一個竹竹苗防疫作戰聯盟。事情的原委大概是這樣,不過,在更早之前,我們就已經有準備和彼此之間的互動了。

2021年6月3日,林智堅於國軍竹科篩檢站。
2021年6月3日,林智堅於國軍竹科篩檢站。

端:彼此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嗎?

林:目前沒有耶。就可能我提案說想怎麼做,兩位縣長或許也會給一些意見,但都是說好,大家一起做。

端:使用竹科專案篩檢站的37家廠商,多半屬於哪些類型?

林:對於那37家他們分別做的工作,我沒有去做一個盤整,因為實在太忙,但是我們有去對於他們設廠的位置去做了一個瞭解。第一,都是以在(苗栗)竹南設廠的比較多,因為他們都很緊張,鄰近疫情熱區嘛,他們就特別希望能先參加這個計畫;第二,我有發現說來參與這個計畫的,可能都和京元電子有一些供應鏈的關係,在產業上可能是有相關聯的,細節上我沒有特別去研究。

端:經過這次之後,未來新竹市是否有打算去協助改善竹科內移工的居住環境?

林:移工居住的環境,發生的時候,新竹市政府很主動地就介入,我們新竹市有54家比較具規模的移工仲介公司,有10家是100人以上的宿舍,另外54家就是15以上、100人以下,我第一天就要求針對這100人以上的業者全面稽查,要求他降載(減少宿舍人數),降載後去的地方新竹市直接給予協助,另外這幾家我們就加強稽查,然後給他們輔導。

當時的重點是說,第一,要先釐清我們新竹市的移工宿舍,有沒有跟竹南的移工宿舍有移工是在同一個分區服務企業的,第二,要確認其中有沒有確診者。

長遠來講,這個事件讓我知道說,移工其實是支撐台灣經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的力量。以新竹市來講,竹科大概有13萬的從業人員,移工就佔了1萬;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新竹市全市有1萬6千位移工,在竹科服務就有1萬,比例上很高,要如何藉由管理移工宿舍保障移工的人權、公衛上的問題,我想這個必須中央地方一起來做。

地方政府該做的我們會持續強化,但是這個事件告一段落之後,我覺得必須由科技部、新竹市政府還有勞動部,大家都應該對移工政策來重新研擬更嚴謹的方法,來防堵這樣的事情爆發。

在這次事件之後我也發現,竹科的這些企業主,他們的意識是滿高,對於傳染病要如何防堵這個事情,大概會比起其他有的企業看得更遠。後來我也發現,竹科這一波能守住,還有一個原因,很多比較大型的竹科的企業,都會要求仲介公司說:我是A公司,我的移工不能跟B公司的移工住在同一個宿舍,等於民間的「分艙分流」的概念。如果所有企業都能這麼做,就可以降低像現在發生疫情的時候,移工群聚感染的風險。這以後都應該要來檢討。

(特約撰稿人林庭葦、李玟儀、記者李易安對本文亦有貢獻。)

點擊閱讀更多台灣作為世界晶片之都的故事。

讀者評論 6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如果有動腦 就能知道科學園區對台灣的重要性根本不是一個新竹市政府去管轄的,科學園區的成就、防禦病毒,有多少跟這個市政府有關?
    把後來拋出「大新竹合併」、「放桃園沒有林的位置」等等政治盤算就能知道,這篇文章也只是這個文章政客的公關一部分,喪讓端傳媒變成公關的一部分,難以想像。

  2. 與柯文哲不同,這位林市長才是真的做實事

  3. 新竹北區近年真的有很顯著的改善,公園、街道、公有停車場都被整理的很好。

  4. 呵呵 照片拍得不錯

  5. 台灣政客團隊的拍照水平倒是蠻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