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政治
評論|
人權與國安之間的法律權衡:從國際視野反思陸配「亞亞」事件
本文將從國際人權法及比較法視角進行探討。
威斯康辛的最高法院選舉,如何成為特朗普上任後的首次「公投」?|Whatsnew
民主黨的最新宣傳策略:反對馬斯克。馬斯克也成為這場選舉的最大金主。
緬甸強震:軍政府或阻人道救援﹑中俄積極增加影響力
許多緬甸民間與流亡社群呼籲國際社會,援助應繞過軍政府或與軍政府有關的機構,以防物資落入軍方手中。
評論|
敲打還是重捶?李嘉誠「非一般賣港」,與中港政商關係嬗變
從前是懷柔統戰的「港澳同胞」,現在是政治規訓的「自己人」。
核電除役在即,老舊電廠去留未定,台灣再掀能源爭論|Whatsnew
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將於今年5月除役,核能延役、再生能源發展與企業減碳壓力交織,能源政策爭議再起。
評論|
馬嶽X李立峯X鄧鍵一:三代學者,談香港三十年來的民意調查
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了解「民意」,但失去一種科學的方法,必然是損失。
塌落的天花板與抬頭的年輕人:塞爾維亞的社會抗議和「加泵」運動
一場基礎設施事故,燃起全民對腐敗政權的憤怒與抵抗。年輕人用社群媒體、語言幽默與共識民主開啓了一場關於秩序與自由的重構實驗。
巴勒斯坦截肢男孩奪世界新聞攝影獎2025年度圖片
即使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即使它讓我們質疑我們所處的世界。
內塔尼亞胡內閣罷免檢察總長,以色列再陷民主危機|Whatsnew
各界擔憂憲法危機全面爆發,以色列不再是一個民主國家。
香港中學教育加入「赴內地考察」,因出現人身和健康事故引起爭議|Whatsnew
考察團由教育局提供舉辦,部分為取消通識科後、新科目「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課程之一。
歐洲決定重新武裝,美歐關係發生什麼變化?|端聞 Podcast
歐洲的安全問題已經討論許久,但特朗普讓歐洲開始產生急迫感。
陸配「亞亞」限期離境現場:從鼓吹武統到被驅離,言論自由與國安界線怎麼畫?
陸配劉振亞涉「武統」言論遭驅離,掀起台灣對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界線的激辯,支持與反對聲浪在街頭激烈對峙。
1
...
15
16
17
...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