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政治
評論|
愛國者的立法會選舉:中國式民主樣板戲,在香港如何展演
北京從後運動的絕對強勢地位,走到一個難看且自相矛盾的局面。
遊戲規則更新後,一場疏離的立法會選舉
民眾與選舉之間暴現的距離感,就是政府機關動用千方百計也難已挽回。被壓抑的討論空間,也窒礙了社會關注。
影像:立法會選舉肖像——橫額裏的候選人們
疫情時期人人戴口罩,人們第一次見到候選人「真面目」,往往是在街頭的宣傳橫額上。
評論|
廖英凱:科學折翼——台灣公投,知識為何沒能終止政治對決
超然於單一政治的多元科學立場,為何在泥漿中不得要領?
評論|
追擊柳傳志:「國有」意識形態在中國的還魂
90年代還曾扛起過民族品牌旗幟的聯想,為何在今天成了「買辦」的代表?
四問台灣公投:選黨不選事?什麼議題「適合」公投?
公投和民主制度不只為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而是讓人民有知情、討論和參與決策的權利,也有制衡公權力的機會,重要的是過程。
評論|
2021年的中國科技企業:擔心美國「資本主義制裁」,更怕中國「社會主義鐵拳」
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管理着一個重倉中國互聯網企業股票的小基金,年初就開始睡不著覺。
紀錄片導演陳巧真:拍下一個人在捍衛的,僅餘的方寸及尊嚴
「或許我也會死在這裏,沒有人知道,最好。」
評論|
砍伐榕樹引發廣州官場洗牌:習時代的「揣摩上意」與「治理現代化」之間的矛盾
「政績觀錯誤」、「缺乏文化底藴」,以及最重要的——「沒有做到時時事事處處與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要求對標對錶」。
Marcus Yam 鏡頭下的阿富汗:劇變中的光怪、殘酷與盼望
記者在採訪示威時受到騷擾、毆打、拘留、阻止採訪的事件持續增加,顯示了塔利班政府面對反對聲音的態度。
評論|
大衛·哈維的學術生涯反思:我們是否在「反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
1975年,哈維與巴黎相遇,並確立了自己此後的研究道路。
經年的鉅額國際援助,為何加速了阿富汗的崩盤?
在這個「失敗國家」中,遍佈深陷食租陷阱的救援以及被政治引導的人道。
1
...
155
156
157
...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