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政治
紅線下《立場新聞》的最後一夜
「傳媒的責任是監察權力、制衡權力,定必繼續為無權者、弱勢和小眾發聲。」《立場新聞》2014年創刊。昨天,它宣告停運。
評論|
「煽動」罪下的《立場》:從《主場》走來,近十年倡議媒體之路的終結
尚存的香港,或許仍存有的一點優勢是,人們曾經看過社會言論平衡的樣子。
2021年大陸熱捧的8部台劇:陸劇沒有的特質,它們有
今年台劇整體水準走高,不過島內話題之作在對岸被刪條目,在對岸走紅的,可能是你還沒看過的劇集⋯⋯
全面管制時代:反壟斷、雙減、整治飯圈……將如何形塑中國社會?
商業、社會、家庭、個人的邊界被打破,對於一切事情,黨決定全面管制。
香港工人列傳
你能感受到一種堅固的氣息。時代再怎麼崩壞,他也能擋在眾人面前。
國殤之柱、民女像、六四浮雕壁畫遭強拆後,他們寫下自己的記憶
被三間大學強行拆遷的六四雕塑展品,見證學生成長,連結校園內外,不限地域,不限時空。「在歷史洪流下,它成了有生命的實體。」
評論|
蘇聯解體六問:三十年後回望,人們誤解了哪些事實?當初也可能是另一種結局?
如果蘇聯解體並不見得必然在1991年發生,那是什麼讓本來並不太可能的進程變得不可阻擋?
那場遇冷的香港立法會選舉,如何成為官媒筆下「五光十色的優質民主」?
一場嚴格篩選、投票率新低的選舉,一方面被描述成「五光十色」、「踴躍投票」,另一方面拔高成「優質民主」。
端問答:你會擔心台海戰爭爆發麼?
「想像一下,要是小粉紅進了中共幹部系統、並開始尋求自己的聲量...」
評論|
關懷還是公關?「抑鬱症」被當成一種話術,逃避了誰的責任?
「抑鬱症」正成為一種隱蔽的話術,讓輿論無法正視造成抑鬱症的社會原因。
日本「選擇夫婦別姓」遲遲未過——這次她們能贏嗎
日本把夫婦同姓規定為法律義務,並主要是女性來承擔的作法,在其他國家並不存在。
評論|
王宏恩:台灣公投——綠營基本盤更穩固,但或喪失青年吸引力
已經不滿或者仍在觀望中的選民,在民調時說要投同意票,但最後選擇不去投。而觀望很可能轉化為不信任。
1
...
154
155
156
...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