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香港的防疫政策是少有的四不像。說以清零與大陸通關為目標吧,但是又不搞全民強檢,行動限制在今年之前都算不上嚴厲,安心出行甚至沒有追蹤能力,執行得也並不嚴格。說要融入國際社會吧,卻又對出入境進行嚴格管控,不時熔斷境外航班,隔離期甚至一度長達21天。兩年裏,香港的疫情倒是平穩,斷斷續續經歷了幾波小規模社區感染,然後緩慢清零。
全球來看,曾經在嚴格清零和逐步共存之間搖擺的地區也不少,但是隨着疫情擴張和新版本病毒重症率降低,大部分原來堅持清零的國家,比如新加坡、澳洲、新西蘭,都逐步「躺平」了。當Omicron橫空出世,在三個月內席捲全球以後,不少專家認為這可能是最後一個全球傳播的病毒變種。英國、美國等許多國家在經過了感染的峰值之後都放開了自由旅行。
香港過去兩年的的搖擺政策已經引起國際資本對於跨境流動限制的不滿,撤出香港的聲音不絕,嚴重威脅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然而,面對挾「大結局」之勢洶湧襲來,迅速形成大面積社區傳播的第五波疫情,原本搖擺的港府卻一頭扎進清零封城的漩渦。甚至有政府專家提出讓幾十萬未接種疫苗的老人家集中住進隔離區的一刀切提議,引起社會一片譁然。
好文!论证清晰并且易懂。和最近几天深度采访香港疫情乱象的端文章放在一起看,特别适合。
中央政府考虑政治,国际商界考虑商业流通,我觉得这真是当前世界的一个很好的隐喻。你摆脱了极权,就立刻进入另一个非人控制逻辑。哪怕这是和每个人健康相关的事情,要么极权独裁,要么资本控制
香港政府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文中提到的“兔主席”的部分,应该采用链接指引出处,否则不了解的读者会一头雾水。
@烏雲 感謝。
樓下tmwc_ks,中港和央地顯示的是行政從屬關係的變化,央地在中國研究裏是個專有名詞⋯⋯
只有掌控絕對權力的人才會恃無忌憚的剝削無權的人。要減少剝削就要消滅絕對權力的體制,讓掌權者不能任性用權。
接上则评论,第一个消灭应改为消灭剥削更为准确。
消灭疾病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阶段。从前我们消灭了资本,最近也消灭了贫穷,正在消灭疾病,最终消灭死亡,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kes 現有的疫苗根本沒辦法完全預防covid 19啊!疫苗最大的功效是防重症,死亡和避免醫療體系崩潰。所以清零基本上不可能。
唯一要清零的辦法,就是封城,與全世界隔絕。
科興疫苗根本無法防禦Omicron,而香港有四成人口打科興,因此清零政策必然失敗。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https://sph.hku.hk/zh-HK/News-And-Events/Press-Releases/2021/Joint-CUHK-HKU-study-discovered-efficacy-of-COVID-19-vaccines
兩面不是人
後知後覺,以為八貓是第一位用「央地」的朋友。稍找一下,原來2020年5月多維新聞也已用「央地」。易「中」為「央」,更好的說明領導的鐵的關係,忠貞人士宜應盡快採用。蓋「內港」有歧義,也會被好事者拿鄰國黑歷史攻擊,「陸港」又氣勢欠了些,「央」、「央港」就夠鮮明了。
對於林鄭一黨而言,最好的事態發展即是維持目前政策,希望感染人數可以好似海外發展一樣自然由峰值下落。
好文
筆誤:不斷『髮』放補貼
感謝指正,已經修改了~
香港已死,有事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