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端傳媒七週年「讀端給你聽」Podcast特別企劃的第十集,邀請到本文作者Oleksii Koval讀出有聲檔(英文),也歡迎點擊這裏,選擇你喜歡的播客平台收聽,用另一種方式打開端。
我們一直在與「戰爭不可避免」共存
與一種強烈的「不可避戰」的意識共存是極為怪異的事情。你清楚意識到它將開始,而且很快就會開始。僅是想像這件事,就足以讓你的整個生存變成地獄,精神上的折磨會一直縈繞在你心頭。可自從2014年3月,俄軍襲擊並吞併克里米亞之後,烏克蘭人已與這種「戰爭不可避免」的意識共存長達8年。
在這段時間裏,「戰爭不可避免」早已是一種熟悉的感覺,每個人都已對此習以為常,所以頓巴斯的開戰並沒有引起人們的強烈情緒。直到近些天,即便所有人都在說俄烏之戰不可避免,身邊的烏克蘭人卻幾乎感受不到對戰爭的恐慌或不適。
多虧端,在這裡看到正常陸人
“当年28岁但他” - 错字。期待看到这位记者后续的报道
战争真让人痛恨,但普通民众又能如何
謝謝報導
@kes 你不可能為每一次軍隊靠近邊境就開始動員備戰,你看中國發公告多儲糧馬上引起恐慌。就如文中所說,單單今年就第三次了,按你所說可能未開戰先把自己弄倒了,還未計算抗爭疲勞的狼來了效應。
最近在很多地方看到所谓“俄罗斯的家门口”。不,他们说得不对,这里不是俄罗斯的家门口,这里是乌克兰人的家。
感谢端传媒将乌克兰在地民众的心声讲出来,希望这位记者和家人们都能平安
希望作者平安。
無力但是我真摯的期望。
唉 心疼
心碎
完全是烏克蘭政府的無能所致。
過去多年,有沒有空襲演習、斷水斷電斷糧演習?
當俄羅斯集結10萬軍隊在邊境,烏克蘭應該進入全民備戰狀態:
1)呼籲市民預備1個月糧水汽油
2)中學大學停課
3)招募人民志願軍(16歲上)
4)中學大學變作臨時軍校,供志願軍受訓用。
5)凡接受14日軍訓的男女均獲配槍械彈藥。(戰後自願歸還)
……對不起,烏克蘭政府什麼也沒做,根據BBC報導顯示,在戰爭發生前,烏克蘭人民生活如常。
谢谢珍贵的记录,希望记者安全🙏🏻
谢谢来自基辅记者的记录。
好珍貴的記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