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政治
改不掉的紅碼與要不回的存款,河南村鎮銀行儲戶的雙種困境
被「紅碼」維穩後,他們想去北京上訪,但被威脅會影響後代,「他們都說北京不能去,設置了機構爲老百姓訴求,爲什麼不能去?」
中國公務員降薪潮:他們仍是清零時代的「倖存者」
「如果一個地方連公務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那說明在包括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公共服務開支早已捉襟見肘。」
評論|
專訪林慕蓮︰書寫這座不能磨滅之城,但香港卻是一個她回不去的家
一個在殖民地成長的混血兒,在離散潮中反思過去的特權和關於香港人身份、未解的問題。
新香港新校園︰學生、家長、老師,他們竭力撐開愛國圍牆的夾縫
公民科老師余子游的兩個孩子,每天都自動自覺在電視旁唱中國國歌。「你可以守護到你的學生,那你守護到自己的小朋友嗎?」
在「50年不變」的中場,回看97轉變之年 專訪香港攝影師朱迅
如果將來回歸100年要研究香港,就可以重看我的照片。
小端網絡觀察︰七一當天開微博的香港特首李家超,和普天同慶的中港媒體
雖然現實世界再無抗議示威,但在中港兩地不同的社交媒體上,依然有着不一樣的網民迴響。
評論|
主權移交25年:一場此地無銀的「去殖」,從未真正解殖的香港
只有把殖民問題回歸到所謂所在地政治(politics of location),才能面對真正的政治問題。
25年後,香港所失去的
這城變得太快,今天忘記了昨天。在一片旗海和花簇中,香港到底失去了什麼?
評論|
「厭共」時代,非本質化地理解中共,可以是一項政治行動
中共百年是紛雜、多義和充滿張力的,而習近平代表的只是中共的一個面向。
香港警隊不再說「Sir」說「長官」:警匪片欠一個李家超般的劇本?
李家超的警察之路,不但前無案例,連電影劇本都未出現過,可能是獅子山奮鬥精神的最勵志代表。
大型社運創傷之後,他們在時代崩壞中如何自我療癒?
「我覺得這一代人會有一種迷失。不斷參加社運,但過後我們到底是誰?」
當警車駛入校園、「境外勢力」無孔不入,大陸高校學子如何抗議封校?
學生們用「縮圈」「跑毒」形容封校,他們世界的邊界隨着防疫政策搖擺,這一次被限制在了斗室之內。
1
...
138
139
140
...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