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政治
導演足立正生專訪:自稱恐怖分子的行動者,自嘲為日本公務員的電影人
他打動過一代日本人,參加過赤軍,被沒收護照,如今拍了一部刺殺安倍的劇情片。
評論|
從「祖國母親」到「中國爸爸」:國家主義的形象,是如何在家庭隱喻中演變的?
「我們都說祖國媽媽,那祖國爸爸去哪了?」「有人說祖國爸爸去買禮物了,有人說祖國爸爸扛槍保衛祖國媽媽了!」
緬甸政變兩年:在台緬人經歷的動盪、選擇和「最後一搏」的希望
「我想,在推翻了軍政府後,我或許真的能實現踏查各個少數民族地區的夢想,而他們會在自己的珍愛的家鄉等著我。」
評論|
首相與秘書官的「恐同」言論風波:日本何時才能通過反歧視的《同志法案》?
「秘書官室的大家都反對開放同婚,甚至連旁邊住著同志都有點反感,一旦日本承認同婚,一定會有很多人選擇離開日本。」
評論|
中國政權的新合法性危機:剛性監控維穩體系的「脆弱性」
人民怒吼的一句「下台」瞬間擊穿意識形態合法性,動搖了色厲內荏的維穩監控體制。
評論|
呂禮詩:中國氣球「不對稱」監偵模式滲透領空,台灣如何應對?
中國為什麼在佔有太空的「新高地」後,還要退而求其次地回頭應用這老掉牙的監偵方式?
台北大空襲電玩以外的歷史(上):「二戰誰來炸台灣」實為敘事之爭
「所有戰爭都會打兩次,第一次是在戰場上,第二次是在記憶裡。」
評論|
沈有忠:2024總統大選,民進黨「黨政分離」與國民黨人選的「錯位」困境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今年上半年可能呈現各黨先解決黨內的困境,下半年才會進入政黨對決的態勢。
遲來10年的公義︰被單車鏈毒打、熨斗燙面,在港被虐移工獲賠逾121萬元
距離那段被虐待的日子已有10年,她還是會經常發惡夢,身上的疤痕並沒有完全消失,部分傷口仍會感到痕癢痛楚。
評論|
真實的虛構:德黑蘭獄中來信
但願有一天我們可以堂堂正正地站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彼此的故事。
「請仔細看看我們,我會被消失」——香港加快遣返難民後,他們回到死亡恐懼中
香港不是難民拯救地。「人們最後一次看到我,會是在(原居地)機場,但當我被捕後,我會被消失。在此之後,不會再有我的消息。」
評論|
英國大罷工:從夏天到冬天,英國人在憤怒什麼?
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壞資本家賺夠了足夠多的錢、但不願意給員工錢的故事。
1
...
121
122
123
...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