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隱蔽的虐貓社群·下篇】肆意的虐待:動物保護的執法立法有何爭議?民間保護行動有何代價?

「人可以為自己發聲,但動物沒辦法通過自己的嘴發聲,我覺得自己有必要成為牠們的嘴。」

【隱蔽的虐貓社群·下篇】肆意的虐待:動物保護的執法立法有何爭議?民間保護行動有何代價?
圖:Dongdong

編按:在中國大陸的網絡生態中,暗地流傳一批涉及虐待、虐殺動物的影片。這些影片並非虛構,這意味着揭開虛擬空間後,有一個社群在現實生活中享受、沉溺於虐待動物的行為,甚至將對人的惡意投射和轉嫁到動物身上。該社群的網絡主站設置在防火牆外,被技術層層包裹。在社交平台上,他們討論和傳播虐待動物的手段方式,並形成一套獨特的、多種文化形態交織的語言系統。由於中國大陸沒有針對虐待伴侶動物(或稱同伴動物)的法律,施虐者潛藏在被網絡技術庇護的暗處,難被究責。端傳媒走近虐貓社群,觀察該社群的網絡型態、文化和心理動機,並嘗試討論背後重要的救助動物、法律訂立等議題。

本文為「虐貓社群專題」下篇。專題上篇<【隱蔽的虐貓社群·上篇】抽象文化、厭女、對抗愛貓人士,中國虐貓現象何以成風潮?>已刊發。端傳媒十週年專題「人類命運共同體」將會延續關於動物權益的討論,敬請讀者關注。

李悅然第一次聽說虐貓者形成了組織,源自一起經過精心策劃來襲擊流浪貓的事件。

生活在上海的李悅然與兩隻貓咪相伴。去年,她開始使用「街貓」App,這是一款可以讓用戶遠程餵養流浪貓的軟件。該公司在大陸數個城市鋪設裝有攝像頭和投食器的智能貓屋,用戶可以實時觀看流浪貓吃食的直播,App的用戶註冊數量高達千萬。

喜歡看貓直播的人不在少數,一些流浪貓還因為吃食視頻在網絡上走紅,成了網紅貓。李悅然也覺得貓直播很可愛,不過,她使用「街貓」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街貓」為照顧流浪貓提供了便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