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文學
評論|
【書摘】宋徽宗繼位之際,面臨何種激烈黨爭局面?
在朝廷之外的人看來,任職朝廷的官員可能像是一個有凝聚力的派系,但只有在朝中圈內的人才清楚這種種的仇恨、嫉妒和彼此的個性衝突。
中國敘事在西方: 站在閉環外喊話的人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敘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與美國敘事這個閉環交集甚少。
評論|
黎蝸藤:在國家與民族敘事中,反「民族主義」的金庸小説
作為小說,金庸沒有通過說教把反民族主義、反大漢族主義明確點出,但通過故事,無疑能讓讀者感受到其用心。
評論|
呂恆君:金庸武俠傳奇,一場集體無意識的文化迷夢
由於金庸的「江湖」並不具備任何相對於廟堂社稷之外的獨立價值體系,因而它實際上無從構成一個想像的獨立社會,而只能算是一個與現實平行的逃逸體。
金庸與香港人集體大願:離開香港,你便能「退隱」江湖了麼
比照而今「打壓港獨」與「本土化」兩端均不容思考辯論,金庸小說皆寫於1984《中英聯合聲明》之前,那尚可存在抉擇之糾結的時候。
評論|
「好郭靖、俏黃蓉」,是誰帶金庸的英雄們入屋?
佳藝電視,從1978起成為歷史;但是佳視之後,兩岸三地的媒體世界從此不能沒有金庸。
金庸作品的前世今生:為何改版?如何改版?
從台灣的「附匪文人」、香港土共點名威脅的報人,到晚年華人社會共尊的「文學宗師」。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金庸作品的面貌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你愛讀金庸:離散華人對共產中國文化大破壞的抒情回應
在華文教育瀕危的歷史背景裏,尤其是對散居華人而言,金庸的武俠文化中國,或許更容易作為一種「替代的滿足」?
評論|
張淼:金庸的家國想像與「俠」的權力邏輯
對於當下扭曲的愛國主義,金庸實際上既提供人性的解藥,也提供了國族觀念的彈藥。
評論|
在武俠小說之外,報人金庸的「決定性時刻」
而在武俠小說以外的金庸,他近百歲人生中的現實抉擇,都在關鍵時刻,構成了後人看待與評價他的「決定性時刻」。
半世紀了,為何劉以鬯的《酒徒》仍能震撼香港年輕人?
難道這一代人要流露自己的內心,是特別困難嗎?「內心」,是在某種程度上消失了嗎?
黃蓉為什麼被我譯成Lotus Huang?專訪《射鵰英雄傳》英譯者郝玉青
原來這個瑞典女孩翻譯的《射雕英雄傳》出版之前,英文世界知道金庸的人那麼少⋯⋯
1
...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