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流浪地球》隨想——劉慈欣的電車難題

「正因為我表現出一種冷酷但又是冷靜的理性。而這種理性是合理的。你選擇的是人性,我選擇的是生存,而讀者認同了我的這種選擇。他套用了康德的一句話,敬畏頭頂的星空,但對心中的道德不以為然。」
電影《流浪地球》劇照。
大陸 影視 文學 科技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的「讀者來函」欄目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春節期間中國大陸上映的電影,最受關注同時也引發爭議的就是《流浪地球》。此片號稱國產第一部硬科幻電影,在海外一些地區同步上映,上映之後隨即引發廣泛熱議。支持者認為這是國產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硬科幻電影,電影工業化製作,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特效做得有好萊塢水準,值得鼓勵。而反對者則認為,從純電影角度來看,該片從劇情設置,人物塑造,科學原理細節等方面都有很多不足之處,勉強及格可以,並不值得如此讚譽,並不應該因為是國產電影就盲目拔高。在電影評分網站豆瓣上的評分也呈現兩極化,五分黨和一分黨則爆發了罵戰。與此同時,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也成為了一個熱議的話題。

先撇去這些電影技術層面的爭議不談,先來說說個人和集體的關係。在網上流傳甚廣的公開課,哈佛公開課《正義(justice)》的第一課裏面,提到了著名的電車難題,又叫電車問題(Trolley problem)。這是一個著名的倫理學思想實驗。有一輛失控的有軌電車,在軌道上行走。軌道前方有五個人,旁邊還有一個岔道,岔道前方有一個人。如果你可以控制道岔,是否應該扳動道岔讓車撞向1個人,還是不扳動道岔讓車繼續撞向5個人。功利主義者認為,犧牲部分人保全大部分人的利益是必須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能達到利益最大化。而康德主義者認為,道德應該建立在必要的義務責任上,如果不殺人作為一種道德義務,就不應該做這種選擇。課程講授的討論過程中還提到,支持殺一人救五人的觀點,為獨裁者和種族清洗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從小受集體主義教育長大的國人,舍小家為大家的思維幾乎成為本能,無疑都會選擇犧牲1個人保全5個人。大概不會明白《拯救大兵瑞恩》裏面付出八個人的生命只為了救一個人,這種犧牲的價值何在。 而對於這種道德困境,並不存在哪種道德準則更好的問題。電車實驗還有變種,就是在電車前進過程中,路邊有個胖子,是否可以把這個胖子推向軌道,阻止電車前進,從而拯救鐵軌前方的5個人。課堂上的人幾乎沒有人同意這這麼做。而電影《流浪地球》中做出了什麼樣的選擇呢?

受時代觀念的影響,作為文革後一代成長起來的人,劉慈欣的認知偏向社會達爾文主義,與其作品恢弘的想像力非常不匹配。網上廣泛流傳的一個段子,對於作者劉慈欣和上海大學教授江曉原的一場辯論,討論在世界末日極端情況下是否應該吃人以延續生存時,劉毫不猶豫地選擇吃掉女主持以使人類繁衍下去。而江曉原認為,如果吃了人,就喪失了人性,丟失了人性的人類,就已經失去了延續下去的必要。

劉慈欣在接受高曉松《曉說》節目採訪時候也提到,只有科學技術才是人類的最高成就,別的都可以不顧。劉的理工科背景導致他推崇極度理性,造成了冷酷無情的人物形象。劉在訪談中說道:

「正因為我表現出一種冷酷但又是冷靜的理性。而這種理性是合理的。你選擇的是人性,我選擇的是生存,而讀者認同了我的這種選擇。他套用了康德的一句話,敬畏頭頂的星空,但對心中的道德不以為然。」

劉慈欣對人物性格的描寫不夠擅長,劉作品中對人物的塑造都比較蒼白,作品中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和愛情都極其冷漠,對家庭生活也沒有什麼眷戀。也有分析評論指責劉的小說缺少科幻小說固有的自省精神,沒有探討人類終極價值觀,缺少人文關懷和人性的光輝。

再回到電影《流浪地球》,裏面多處出現因為集體主義的理由,一部分人剝奪另外部分人生命的場合。其中之一處是當地面不適合居住時,需要抽籤才能進入地下城,抽不到籤留在地面的只能死掉。另一處是說開始流浪地球計劃後,要讓地球停轉並開始加速,地球停轉的時候引發海嘯地球人就死了一半。這讓人想起當年偉大領袖的豪言壯語:大不了就是核戰爭,核戰爭有什麼了不起,全世界27億人,死一半還剩一半,中國6億人,死一半還剩3億,我怕誰去。偉大領袖大筆一揮,一半人口就可以被抹掉,何等的慷別人之慨。他自己肯定不在這要被犧牲的一半人裏面。劉生長的年代,顯然受了這種話語體系的薰陶。犧牲一部分人成就另一部分人成為了稀鬆平常。

話說小說和電影中各國聯合組成的聯合政府是怎樣的一個政體,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犧牲地球一半人口拯救另一半人。這已經不是1個人對5個人的電車問題,而是推胖子到鐵軌上阻止電車前進的問題了。這一定是一個高度集權獨裁的政體,才能做出這樣令人髮指的決定。如果民主投票的話,斷然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電影中對這個細節一筆帶過,地球人死一半也並沒有引發任何質疑和反抗。確實是識大體顧大局的好地球人,對政府有充分的信任。

前面提到的道德困境,在做出犧牲一人還是犧牲五人的決定時候,人性尚存的人還是有所掙扎,決定不了。而到了天朝的語境下,犧牲一人救五人,或者犧牲五人救五個人成為了理所當然。自上個世紀80年代改開以來,原有的所有的理想主義均被拋棄,成功以獲得金錢多少為唯一標準,犬儒主義盛行。政府也不希望民眾對於社會議題和弱勢群體過多的關注,而只是強調經濟發展和GDP,叢林法則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在天朝得到了廣泛認同,犧牲別人成就自己成了沒有任何疑問的問題。這也就是劉慈欣引以為自豪的被讀者認可。

小說和電影的情節相差甚遠,除了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這個主線以外,其他方面沒有太多相同的地方。但是這個似是而非的聯合政府,多少有中國政府的影子,比如小說中說結婚要去民政部,結了婚還分一套房子,另外要抽籤決定是否能夠生育,三個人之中只有一個人可以生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計劃生育政策。而電影中的聯合政府,又提到戶口,抽籤決定進入地下城的名額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如此看來,這個聯合政府是一個極權政府無疑。在劉看來,戰時只能使用獨裁手段來進行管制,不然就失去了效率。

但是更多的地方,還是小說與電影的不同。小說中突出的還是各國聯合救援,男主人公的父親並無特別表現,沒有特別突出中國飛行員,或者救援隊的地方。也沒有出現印度、日本韓國救援隊相繼臨陣脱逃的情節。電影劇本出於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需要,為了凸顯大國崛起,厲害國思維,對原著小說進行了大幅度修改,通過黑化別國救援小分隊的形象,來反襯主角的英雄正義。人民日報的公號就引用了北美留學生日報文章,標題是:「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國人」。

而廣大受眾對於這種「雖遠必誅」式情節的修改,顯然是比較受用,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這種人為感動的原因,並非來自電影本身創作的感染力,以為電影從人物和劇情來說都顯單薄,而是來自於多年來的集體主義,家國觀念的灌輸,將國家機器的強大與否與個人榮辱掛鈎的直接結果。所以有人批評這部電影是科幻外衣包裹的太空戰狼也有一定的道理。

值得欣慰的是,損人不利己,涸澤而漁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否定。把別人推下站台阻止電車前行的做法也越來越不會有市場。犧牲一半人拯救另一半人的做法,在現實中不可能夠實現。真要靠犧牲一半地球人拯救另一半人的話,人類歷史也就終結了。

讀者評論 4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这个作者只是一个很弱智的傻逼道德婊,笑死我,老是扯道德的屁事,还什么电车难题,那我问你,杀一人救五人,不杀,不过是死五人,不杀35亿人,70亿人全部死。不杀?人就全没了哦,包括那你不想杀的35亿!!电车难题只适用于6人的情况,不适合70亿人的情况。

  2. 真是反共反到不要脑子了,有一半人牺牲和政府有毛关系?要怪怪太阳去。觉得有一半人没地方可惜了你可先自绝一下嘛,这不就空出来一个位置

  3. 在端平台上的不同观点我自然是欢迎,对于片面的国家主义我一向不感冒,但是对于这篇文章我的第一反应就像吴京以前采访时说过的,“贱不贱哪”。Trolley problem的目的从来就不是给予一个简单的符合普世价值的答案,亦不是用来批驳“个体得失小于群体利益”的观点。在哲学框架上讨论道德问题,目的是去探讨不同的选择下的深层原则是什么。把每个人intuitively的答案理性分析成可以比较价值原则才是真正目的。可能做出五个人的生命大于一个人的utilitarianism 也不是中国环境下的独有。把这种东西认成是所谓“天朝的语境下的理所当然”只怕是一个先射箭再画靶子的行为。
    小说/电影中联合政府的决策及其背后反映的思想无疑是有一定的高压思想和独裁嫌疑,然而在电影中联合政府扮演的角色也明显不是完全正面的。如果把吴京扮演的宇航员作为protagonist,联合政府/Moss做出的放弃地球,保留火种的行为难道不是主角需要对抗的因素之一么?
    在灾难片中,不论中外,影片主角,影片创作者和片中拯救世界者的国籍重合普遍存在。这只是一种简单的针对市场偏好的选择和一个更容易达成的选择。为了规避所谓的厉害国而去试镜选角一个西方人或外国人,无意义的增加成本不说,只怕还会给有些人落下逆向民族主义的口实。所谓的“印度、日本韓國救援隊相繼臨陣脱逃”更是无稽之谈。片中小女孩的广播只说了“最后的救援任务” (此处个人认为是剧情/台词功底不足,但与目前讨论的主题无关),此时对此不做出反应是任何没有更多额外信息的人的正常反应,何来“临阵脱逃”的accusation?

  4. 作者是否從未看完過桑德斯的課程?第一課的電車課題並非你想的那麼簡單,這種只使用一部分原作論點來支持自己想法的修辭真的很拙劣。

  5. 关于救援小队的观点不能认同。首先主角的救援小队在重启发动机的救援过程中并没有成功,参与饱和式救援以至于成功重启发动机靠的是其他救援队的力量。其次,在最后点燃木星计划中,主角一行的行为只能被称为“疯一把”,并且如过不是刘培强最后的第二次疯狂,计划实际上就是失败了的。这个电影并没有过分夸大本国的救援作用和英雄主义,反而凸显了刘慈欣对宇宙一贯的冷漠描写。

  6. 最后黑化别国的情节所引申的论述并不苟同。那各国一起拯救地球是不是意味着宣扬共产主义?

  7. 一方面想挑战西方中心文明,一方面又(只能)向好莱坞靠拢,比较矛盾。一方面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政府。一方面又强调亲人两行泪,户口这些中国特色的东西,也很矛盾。就是这种尴尬存在。

  8. 只想提一提,一種經常出現的論述,就是無論我有什麼不是都好,只要找都另一人也做得不好,然後就可以結論其實我也不太差。這究竟是什麼推論。當然美國也有不少「抗日神劇」,我相信清醒的觀眾是明白的,看到這些情節都一笑致之。就像我們都會戲說動漫的外星人都愛攻擊東京,電影的外星人都愛攻擊華府一樣。但最不可取的是當受批評時就般出其他人的差劣作為自己的籍口。即使一個家長面對子女,很懷疑有沒有一個愛惜子女的家長會會接受得了子女這種態度去處事做人。

  9. 我想提醒一下作者及评论区的大神,在《流浪地球》里通过抽签你还有50%的几率进入地下城,在《2012》里,10亿欧元一张的船票,你们钱准备好了吗?

  10. 《流浪地球》就是一部向标准好莱坞科幻片靠拢的国产电影而已,剧本情节,特效等等都大量参考了好莱坞,这也是为了照顾到广大观众习惯的影片表达。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是国产科幻电影所以它就必须经受这么多的议论,最近看到太多借《流浪地球》来贩卖私货的文章了,是不是看了预告片或者枪版就赶紧跑来大发议论了?

  11. 在好莱坞影片里,要消灭一般地球人的是大反派,比如最近的一部复联里面的灭霸。在我们这儿,要消灭一半地球人的倒成了正面形象。

  12. 再來是標榜強國思維這點,我覺得也沒什麼需要批判的,就如美國大片我們也很久不再去批判大美國主義這種觀點了,美國英雄片也都一樣。沒有覺得這是對的,只是覺得不需要覺得有多麼需要拿出來說而已。

  13. 電車問題這比喻不太恰當,因為在鐵軌上的人是不知情的,他們都沒有選擇發言權。流浪地球(電影我還沒看)的情況是全人類都知道地球要毀滅,是否要犧牲一半人去救另一半人的情況,不論是在民主的社會還是獨裁國家都一定會做抉擇,我覺得就算為了這個決定公投,這最終結果是一樣,以人性的角度看,選擇大家一起死的人應該不佔多數。我也不同意科幻作品一定要體現人類價值觀,人類的光輝這些(這樣的想法跟黨的思維沒有差別哈哈...)科幻作品/文學/藝術可以去探討絕對理性或科學唯一的論點,甚至人性本惡等各種觀點。最後到目前關於這電影的延伸討論最終回到中國的体制影響的這類觀點,我覺得挺沉悶的,感覺什麼都可以扯到這。

  14. 集体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间的差异,并非在解决方法(牺牲部分或拯救所有)上,而是在对事件的解读上。
    现今社会科技发达,给予人一种“人无所不能”的假象,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人不愿意做而没有人不能做的东西。在这种假设下就容易出现一种看法:如果现有解决方案并不足够完善,必然是当权者的错误/私心/独裁。这也是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幻想的依据,认为人工智能在排除人思考的限制后,必然能达到近乎全知全能。
    但刘却不如此认为,在他眼里,人是极度有限的。他在对人技术大发展(地球推进器)进行幻想后,依然将最终解决方案设定为只能救35亿人,及无法提供足够动力(需要冒险进行木星加速)。这并非对人命的漠视,而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并不认为人具有不牺牲即征服自然的能力。
    这也是本片相较好莱坞更中国人世界观的地方,并没有盲目假设人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片中没有反派,全人类齐心协力,也就是在为一个成功率0%的计划在奋斗,并最终失败。(我认为最终救援方案失败才是刘对结果的幻想,之后的爆炸救回地球被认为是本片最大科学bug,而且片中对这部分科学原理处理也有种故意很粗糙的感觉。像是科幻结束后回归小说,用一个看着就很扯的方式强行happy ending留一个拍续集的机会。。。)
    我们用尽全力也只能救一半人,尽全力也才能发展到现在地步,仅仅因为提出体制不理想,是否有资格否定这一切?无法作出这种抉择的体制,是否导致人类只能随着太阳氦闪被灭绝?现实也许不那么极端,但环境的不如意是因为有什么错了,还是因为人力有时而穷?

  15. 能看懂文章的,自然知道在说什么,“不过这篇文章也没有说主角的国籍问题,它说的主要是为什么有人会把胖子推下去。”这个就说到点子上了。很多人是没看懂乱放炮。还有人觉得轧死五个人无可厚非,那这篇文章等于白说了。

  16. 其實我是討厭「流浪地球」這種電影的。但這篇文章確實有無法用言語表達清楚這種「厭惡感」到底是什麼?
    大多數吃瓜群眾多數對「five stars with colour of boold 」以及其所表徵的政權的擁護或厭惡。
    恕我用血色來形容,但從人對「紅」這一顏色的認知編碼,紅色無疑是喚醒人「腎上腺素」的冠軍顏色,是衝動和激情的代表色。比起英語系國家還用藍色這種理性色中和以及白色作為兩者顏色的邊界緩衝,無疑「紅旗」並沒有傳達中庸平和的訊息,至少在潛意識的層面是這樣的。
    但〈流浪地球〉的實際問題並不是只局限於義務式的愛國主義的傳達。更是表現出整個中國社會的觀念極端地受到集權嘅影響,集體行為嘅影響。
    一種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國家層面上,更體現在後期嘅輿論中對人類這一物種的認知上。
    按照一個YouTube嘅講法,係乜嘢情況之下先會有呢個幻想,幻想人民會對大比例犧牲人類社群這個安排完全服從。作者描或電影的描述,這個構想嘅計劃其實係2000多年之前已經開始施行。
    從孔子到現在都不過係二千年,從文藝復興都網絡科技爆發暢想規劃宇宙都不過是幾百年的事。電影嘅安排或者說電影構思是在告訴人們,我們用孔子時代所具有的知識和對世界的認知形成一個計劃並這個計劃確實施行在當今社會已解決未來的災難。
    這就像以青銅器你打造我們今日的太空飛行器,以半封建半奴隸社會時期的法律制度來規範我們今天的行為,用當時的治理模式來運行現今社會。
    難道在春秋戰國,孔子認為阻止戰爭發展文明社會的方法是靠仁義禮智信。我們就應該摒棄現在的核和平?
    實在太奇怪了,到底要對人類這一種物種如何地冇信心,如何的絕望,先會構想出一個停滯2000多年的世界。你嘅子子孫孫在二千年後都同樣地中現時你所做的東西用同樣的方式生活,觀看同樣糟糕的國內節目。
    事實上,排除了表面的愛國主義,大工程,道德難題式的選擇犧牲。最深層地體現出事實上整個中國社會並沒有對自己甚至乎對西方發展出現代社會的文明抱有一絲信心。這個先係最嚴重嘅問題。
    如果在構思電影的人員潛意識中,並不認為人可以持續地進步及發展;如果在觀眾的眼內並未察覺這種構思的悲觀;那麼就說明至少對我們文化的社會並沒有進步的信心。
    如果一個問題二千年的發展都無法解決,人們和來的信心2000年前的計劃可順利實行。計劃始終是計劃,當今的社會文明,並不是2000年前某些高瞻遠矚的賢者周密計畫逐步按計畫實現的。
    這樣的構思,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一種極度自大表現,要如何對自大先會認為二千年之間不會誕生可以挽救人類的人。
    如果你犧牲的那批人中間,正正將會誕生可以拯救人類,或有更好的方法延續人類的偉大人物而被這個古舊的計劃所犧牲。這根本是極度荒謬的,現代社會之所以普及教育並不是貴族們的大發慈悲,而是如果受教育群體的基數越大,誕生的成果必定更多發展得必定更快。
    如果你是一個花匠,有小概率的情況能種植出變異珍貴品種,你的選擇是為了保護現在已有的花朵而去減少種植還是去擴大種植的基數?
    只能說這一種犧牲部份來拯救整體的方法是多麼的原始。其根本的思維是基於一個不變的社會不變的世界這個假設發展成。如果人類到了某刻一成不變期延續又有何意義。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排除了具有智能的生物,事實上並沒有任何意義。事物之所以有意義是基於人,環境受到污染地球並不會毁滅毁滅的只是人類,所以我哋從來都冇任何嘅動機去保護地球,我哋保護的只是自己。
    那麼問題來了假設人類放下所有的意義,用絕對的理性抉擇,人類文明其實毫無意義。病毒作為一種結構簡潔有效的個體,他們是繁殖繁衍的最好樣本。
    人類是否應該將自己改造成與病毒一般不受任何思維任何意義影響其繁殖的一種物種。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保存,延續人類文明的結晶有何意義。

  17. 看到大家的評論我就放心了。文章的論點的確有些牽強。電影裡明明就充滿了自我犧牲的普世精神,怎麼就與極權政府扯上關係呢?本人沒有看過原著,但電影裡聯合政府讓救援隊的每個人自由選擇是否繼續參與行動那一幕就明顯和文章說的不同。在生命的最後數小時,是選擇與家人團聚還是回應呼籲?聯合政府做的只是播放中學生韓朵朵的求救,而把決定權留給每個人。最後回來救援的人是少數,多半還是選擇了家人。而無論選擇哪一樣,只要問心無愧,則無所謂高低對錯,且誰都沒有權力去論斷。

  18. 我想作者对刘慈欣不了解,却说的津津有味。有这个时间为什么不去手淫?

  19. 80年代日本GAINAX制作的《飞跃巅峰》中,人类面临宇宙中如同抗体一般希望毁灭人类的怪兽袭击,本来设计了可以长距离跳跃的飞船,把一小部分人类带走,但后来人类选择消耗大量资源,将木星压缩成黑洞炸弹,送往银河系中心,制作了一个超大的黑洞吸掉了大多数的银河系…最后主人公因为强烈的引力导致的时间变慢,回到地球时已经是一万两千年之后,但是新的文明,仍然依照上古流传的知识,在整个星球上用激光发出了"欢迎回家"的字样…
    另外,飞跃巅峰2里甚至也有移动地球的设定。
    对比一下。

  20. 出于好奇心,我乐于看展现不同观点的文章,观点相异也尊重,端的讨论氛围是我喜欢端的原因之一。但我不愿看劣质信息,劣质内容,浪费时间。事实性和逻辑都有漏洞,断章取义,混淆视听,这样的文章和百家号文章有什么区别?
    当然,端总体的内容质量我是放心的,也愿意继续支持。我知道这只是读者来函,只是一点建议,希望端小二,以后挑选读者来函的文章的时候,在考虑话题性和时效性的同时,也关注下质量。

  21. 没看懂。那我们应该不变道从五个人身上碾过去然后再沉痛哀悼?

  22. 謝謝各位留言!如有意投稿讀者來函,無論是發表己見,還是回應文章,一律歡迎!請發到community@theinitium.com,小二會儘快處理!明天將會刊發另一位讀者的來信,敬請留意唷!

  23. 作者一定不住在中國,不知道政府抽籤最公平了。買車車牌需要抽籤,抽不到又想買車怎麼辦?花錢買呀,沒有什麼東西是錢買不到的🤣

  24. 不同意文章大部分观点
    首先 拯救大兵瑞恩 中牺牲八人拯救一人的决定从结果来看自然充满道德与人性光辉,但从驱动这项行动的原因来看确不一定,八人小队不认识瑞恩,之所以去拯救他是因为军队/政府的命令,而军队/政府之所以下达这种命令到底是出于道德原因还是其它政治企图?
    其次作者对一些集体主义行为无法接受,比如抽签进入地下城。既然作者也看了《晓说》采访,那应该对刘慈欣对《三体》中程心这个角色发表的看法有印象,大刘认为道德的行为放在极端情况下往往难以带来最好的结果。因此真到了末日了,地下城只能容纳一半人口,不抽签怎么办呢?强行把所有人都塞进去?会不会导致地下城超载,资源严重紧缺,甚至空气都不够用,所有人都GG了?
    最后,电影确实很多缺陷与漏洞,但是作者的批评角度站不住脚,先不论现实中集体主义的优劣,在电影设定的末日背景下,牺牲一半地球人拯救另一半人的话,人类历史真的就终结了?

  25. 这篇扯得有点过粪了,真的,差不多可以了,不要看了什么都往上扯,偶尔克制一下,换换空气,有益身心健康。

  26. 我有不同意见,实事求是,联合政府下达抽签的命令是无情,但主角是无情的吗?
    他的母亲因此而死,这是他与父亲最大的矛盾。父亲联系主角刘启时,刘启拒绝并质问"你有什么资格替我做决定?我妈的死,就是你的决定!"然后父亲语塞。回忆切入:因为只能允许刘启带一个监护人进入地下城,父亲选择岳丈而放弃了治不好的母亲,并向岳丈道歉。岳丈为了外孙,无奈接受了。父亲牺牲的最后时刻是对刘启道歉。父亲是无奈且愧疚的。
    中间,在上海中心电梯通道,王磊以救援队任务优先要先拉火石,刘启则坚持"先上人"。结果刘启和妹妹上去后发生意外,姥爷和刚子被困,刚子为了救姥爷结果牺牲。刘启因王磊切断绳索与其反目。直到结尾为了共同目标,两人合作。王磊死前的最后命令是"活下去"。
    女主韩朵朵是全球海啸的幸存者,是姥爷救下后收养的,并以刘启母亲的名字命名。这些不是旁白,都是情节,是由视听语言展现的。
    最后,片子结尾出明明出现了反叛势力的游行,虽然少(也许为了下一部埋伏笔),但是不能说没有。
    作者觉得人物塑造单薄不代表人物塑造没有啊?主角是认可可以为了集体利益抹杀个体生命吗?最后的共同救援,不是所有救援队都回去帮忙,采取主角方案的赤道转向机只有几个。第一个扭头帮忙主角的是韩国人,第一个帮王磊撞针的是日本人。
    要不为了公平起见,所有演员都说克林共语,导演抽签决定哪国人当主角,哪国人演没帮忙的。从意识形态分析电影是可以不考虑剧情合理性的吗?
    作者是看完电影归纳的结论,还是联想到某个观点去选电影的内容来论证,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以上,我认为作者此文的论证在有问题。

  27. 不知道。且看美國發展。但「這一定是一個高度集權獨裁的政體,才能做出這樣令人髮指的決定。如果民主投票的話,斷然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這個論斷有點武斷了。

  28. 我有两点疑惑:
    1. 末世背景下,民主政府和独裁政府哪一个更适合领导人民对抗命运?保证统治者不走向独裁的可能性有多大?
    2. 尽管我看电影不是很多,但在美国的灾难和末日电影里,自我牺牲、丢卒保帅的剧情并不稀奇,也同样有遵从自然法则“舍弃老弱病残”的桥段。那么“舍一人保万家”和集体主义文化究竟是否有必要的联系呢?

  29. 文章的观点让我联想到之前的一部美国电影「2012」,那里面更直白,直接就是十亿美金一张船票,连签都不让抽的。
    不知道作者更愿意生活在「流浪地球」和「2012」里边的哪个世界。

  30. 众所周知,写文章忌讳两点。一个是拿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观点生搬硬套,另一个是枉顾事实随口乱说。可惜的是,在贵传媒刊登的这篇流浪地球随想中,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可以说这篇文章,通篇都是由这两个问题拼凑起来的。
    先说生搬硬套。撰文者称流浪地球是牺牲一部分的性命来挽救另一部分人,是电车难题中把胖子推下电车,是集权独裁。我们先来看下什么是电车难题,电车难题的核心是我们应不应该牺牲一部分人来拯救另一部分人。拉下杠杆,撞死一个;不拉杠杆撞死五个。是在两者中选一个牺牲的问题。
    但流浪地球是在讨论这个问题吗?流浪地球是太阳膨胀,吞噬地球。人类建造地下城,开着地球寻找新家园。但地下城只能承载35亿人口。因此才要抽签进入地下城。这是在两者中选一个牺牲的问题吗?这是在两者中选一个拯救的问题。如果这是电车难题的话,那《2012》里卖方舟票算不算电车难题,算不算集权独裁?自然灾害中救援力量不够,只能救一部分算不算电车难题,算不算权威独裁?作者还说如果民主投票的话断然不会出现死一半人的结果。那么请问,要如何民主投票才能把七十亿人塞进只能承载35亿人的地下城?要如何民主投票才能把所有人送上《2012》的方舟?要如何民主投票,才能用不足的资源救援所有人?
    流浪地球中确实有关于电车难题的情节。就是宇航员刘培强驾驶领航员撞击火焰,把地球推出木星。刘培强在牺牲自己拯救地球和自己逃生弃地球于不顾中选择了前者。把自己推下去拯救了35亿人的性命。这里的电车难题,显现着人性的伟大和光辉。离所谓的集权独裁相去十万八千里。更何况刘培强的决定,还与作者口中集权独裁的联合政府的命令相抵触。
    其次就是枉顾事实随口乱说。作者在文中这样写道“但是更多的地方,还是小说与电影的不同。小说中突出的还是各国联合救援,男主人公的父亲并无特别表现,没有特别突出中国飞行员,或者救援队的地方。也没有出现印度、日本韩国救援队相继临阵脱逃的情节。电影剧本出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为了凸显大国崛起,厉害国思维,对原著小说进行了大幅度修改,通过黑化别国救援小分队的形象,来反衬主角的英雄正义。”我们回顾一下电影,印度日本韩国救援队何时有过临阵脱逃?他们是在联合政府宣布救援行动失败,地球仅剩七天寿命后才放弃救援,返回家中度过最后时光。在联合政府宣布找到新方法后,他们哪个不是掉头继续救援?推动撞针各国救援队若知道作者说他们临阵脱逃。不知道要做何感想。
    再说作者指责主角英雄正义,凸显大国崛起,厉害国思维。这就是胡说八道了。流浪地球最出彩的地方之一就是不同于其他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英雄主义,主角一人一团救世界。杭州救援失败了。苏拉威西不是主角救援的。刘培强在俄国航天员马卡洛夫帮助下进入领航员内部。同时也有其他航天员在做同样的事情。刘启想出的点燃木星在七小时前就被以色列的科学团队提出了。新救援行动开始后,苏拉威西撞针在各国救援队的合力下才被推动。同时还有新加坡、雅加达两座火力全开。这无一不显示灾难面前各国团结协作,共同拯救地球。请问大国崛起在何处?厉害国在何处?睁眼说瞎话也要讲点道理。
    流浪地球作为近年来少有的优秀国产科幻电影。自身当然有不足,比如男女主角塑造偏单薄。情节不算深入。但这并不是让人给他随意扣帽子、泼脏水的理由。它可以被批评,但不能因为不属于他的罪名被无端谩骂。这是作为一个科幻爱好者,一个喜爱电影的人,甚至于一个正常的有逻辑、有良心的人应该坚持的准则。

  31. @Fai 三权分立的制度几乎没可能导致极权吧

  32. @yyx23 确实有,不过这篇文章也没有说主角的国籍问题,它说的主要是为什么有人会把胖子推下去。

  33. 啊?啥?难道书本和电影剧情不一样?我去看看书再来评价。

  34. 如果美國人選得出特朗普,其實就保證不了民主不會導向法西斯哦!

  35. ???很好奇这封来函的作者有没有看电影。

  36. 江晓原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

  37. 端媒可以继续选这样陈词滥调的来函来,没关系。

  38. 美国的科幻片里基本不也是只有美国人能拯救地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