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生活方式
以痛蓋痛:我用紋身,記住過去與曾經有過的自由
「我選擇紋這個東西到我身上,這個就是我的自由,但如果我選擇的自由當中缺乏了一部分的話,這還是不是100%的自由呢?」
遁逃與超脫:投入身心靈產業的年輕人(上)
「療癒不是拿來檢討任何人,而是寬恕過去自己發生的所有事情,就算無法原諒做那些事情的對方,至少接住當時那個脆弱的自己。」
地下饒舌者們:用即興宣洩心事,他們是無處說唱的香港年輕人
饒舌是他們心中的照妖鏡,也是表達自我的工具,是夢想,也是賭注。
默念香港,抽出一張塔羅牌
時局太亂,蒼生有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擔心未來、懷疑人生的香港人,鑽進了塔羅和卜卦的世界裏。
茶餐廳分身術:終於,港式美食變成一種流離的滋味
如果說大陸的港式茶餐廳,更似幻象與場景消費;在台日等地,就終變成一種流亡的載體,那裏所品嚐的,增添了花果飄零的滋味。
數據分析:台灣軟封城逾月,人們持續自律嗎?「在家工作」狀況如何?
一份網上流傳的問卷,寫滿員工對台灣企業防疫政策的不滿。我們替你做了初步歸納,並問了問台積電、緯創與和碩等大廠的防疫思路。
你想躺平就躺平?大國崛起時,這一波另類零星價值觀的小浪
短暫的躺平表態,可能只是在人到三十,重歸到主流價值之前的一次狂歡,以至自嘲。因為社會時時刻在提醒你:不是你喜歡躺就躺的。
北方有道產:在奧尻島沒有肉吃?那就吃鮑魚吧!
這個海對面的鮑魚小島,傳說是源義經以魔法卷軸所造。
日久他鄉是故鄉:從「中國回教徒」到「台灣穆斯林」
從台北的盆地邊緣出發,可以看見台灣一頁層層疊疊的伊斯蘭歷史。
數字遊民:和工作一起旅行,是現代生活的解藥麼?
趁我們還沒忘記那個自由而開放的世界模樣
為了信仰,全體吃素七天的台灣小鎮
位於台灣「內地」的小鎮埔里,在過去的七天裡舉辦「祈安清醮」儀式,餐館、超市全停賣肉食,連麥當勞也推出素食套餐。
自由的人,來碗自由的三平汁吧!
在北海道的大地上,唯一能與石狩鍋匹敵的官方對手,就是自由、隨心而多變的三平汁了。
1
...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