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世代
青年很忙:時刻準備著,應付「大學習」
「連3分鐘的學習都堅持不下來,那應該是思想問題吧?!」
《無聲》柯貞年專訪:戳開傷口是一個有點複雜的過程
「邪惡還是持續存在,但是值得我們努力。」
數據解讀:「月薪25萬買不到快樂」為何是台灣青年難以下嚥的心靈雞湯?
一則主張「月薪3萬與月薪25萬的人煩惱相同」的網紅文章,意外戳中台灣網友的人生痛點。
羅馬競技生死鬥:台灣90後的寶特瓶「共和」之夏
「廢跟深度之間,有一個層次感。」
《孤城淚》:警暴與法國市郊青年的怒吼
這不是紀錄片,卻都用了虛構的故事和人物呈現法國社會內部的深層次矛盾,即是所謂的市郊青年問題。
讀者來函:《後浪》——對官方話語的接續與超越
在國家與其他行動者普遍合謀的當下,運用簡單的邏輯只能忽略問題的複雜性;因此惟有審視這些縫合的痕跡,才能使思辨的邏輯更加完善,為公共討論創造更理性的基礎。
讀者來函:前浪與後浪,鐮刀與韭菜
所謂的「韭菜」就是指這種個體,自己的權益受損,但是不長記性,割了還會長,一茬一茬,被割無窮盡也。
Rapper Matt Force:末世是我的創作母題,香港人都在面對一個末世
「音樂是一種表達形式,你怎麼利用音樂去表達不同的東西,是你自己的選擇。」
荷蘭失智村:給重度失智老人搭建「正常生活」
如果有一天你年老失智,你會希望被怎樣對待?
以抵抗為救贖:亞馬遜雨林深處的年輕一代
在巴西亞馬遜叢林深處,80後、90後的原住民們,正在尋找身份認同,尋找性多元,尋找土地權利,尋找抵禦「侵犯者」的方法。
記者手記:誰真的在乎校園裏發生的那些事?
看著教育局、專家對欺凌的意見時,我感覺像看到了兩個世界似的。真實的世界如此龐雜,而「指導」卻像一本名著被簡化後、再縮窄成為一句「中心思想」一般。
香港董之英中學校園欺凌案:「異世界」生存實錄
董之英中學接二連三流出欺凌影片,在責難制度缺失與詰問責任誰屬之外,我們來看看師生面對的,也許是一個有別於正常學校的教學環境。
1
...
6
7
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