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稿:他們蒐集數據,將暴力痕跡與創傷可視化 倫敦一場大火後,法醫建築小組收集人們拍攝的現場視頻,用3D模型展示。類似行動也發生在「北京切除」後,這種新型的證據蒐集和呈現,能打破不透明、反事實的時代麼?
100億為什麼花了8年?當香港援建遇上四川國情 四川重建,時任總理溫家寶曾下令「三年任務兩年完成」,而香港援建四川的工作花了整整八年。這是內地與香港兩地政府第一次全面、深入的大規模合作,主事官員說,是「在內地講一國兩制」。港方表示要對批准撥款的香港立法會和市民負責,而川方最擔心的,是「上面」是否滿意。
震後10年,7000位傷殘倖存者,誰在照料他們康復? 72小時是生死之間的黃金救援期;而90天則是截肢病人未來康復的黃金治療時間。在大地震面前,中國有足夠力量投入生死救援,卻沒有經驗與儲備應對倖存者的康復。香港力量在此時進入,十年,他們帶來了改變嗎?
讀者來函:十年前在重慶,我的地震記憶 後來在某小學生雜誌上得知,離震源地還有相當距離的學校,緊急撤離時的第一場景,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都有可能會唱出「死了都要愛」。但是,那一期雜誌,似乎並未出現來自災區的學生來稿。
校舍粉碎十年後:背著死去的孩子和新生的孩子,活下去 他們的孩子十年前死在粉碎的校舍裏,是不是豆腐渣工程,從政府到法院,沒人願意給答案。今天他們四五十歲了,積極維權的人越來越少。纏繞住他們腳步的,有貧窮、病痛、年邁,更實際的各種利益,還有再生育的新生命。但痛苦與憤怒,從未減少。
強震鑄就的「防災型都更」:老屋拆除改建,一定會更安全嗎? 在農曆年前撼動全台的花蓮地震,已屆滿三個月,在災區逐步復健的同時,被視為防災方案的「危老建築都更重建」也加快腳步進行中。拆老屋、建新屋,會是城市防災的萬靈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