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教育
「教協」狹縫遭砲轟:香港公民社會如何面對潘朵拉的盒子?
教協本是極少數早就決定支持香港回歸的組織之一,也具有深厚的香港民間底質,但當2021年,一切無法想像的事情悉數出現⋯⋯
周保松:羅爾斯與中國自由主義
羅爾斯曾經說過,政治哲學不應對着權力說,而應在公共領域面向所有自由平等的公民同胞說。
異鄉人:從北京海淀到美國常春藤,我看到的中國式「雞娃」
「雞娃」,意為給孩子打雞血,指爸媽不斷為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讓孩子拼搏的行為。
格格不入?以「生產性」論輸贏的日本社會裏,這所小學追求個性和自由
不以為社會培養人才為目的小學,會讓孩子在長大後與「社會贏家」絕緣嗎?成為「贏家」,該是教育的目的嗎?
你是什麼階級就要接受什麼命運:《小捨得》真的批判了中國教育現狀嗎?
這部電視劇本想以教育問題揭開中國階級固化,反卻表明了現實中只有權力上位者才有更多選擇,下位者的 「僭越」要付出更多代價。
藏在家中的攝像頭:保護下的摧毀
攝像頭下的孩子們最終的確學會了一些東西,比如「表演」。
評論|
IPO熱潮背後,你了解港交所大堂的秘密嗎?
現代證券交易所與公眾關係的真正目的:在一個不斷擴張的金融化的市場經濟中投資的能力,最終產生了高度不平等的結果。
一場校園暴力後,一位母親的漫漫維權路
李小明偷偷在鉛筆盒裏放了小刀,他告訴母親:「如果有人再欺負我,我就殺了他。」
在不確定的時代保護孩童,從屬於他們的「正確遊戲」開始
為了玩而去玩的遊戲,漫無目的的遊戲,打破你的秩序的遊戲。
陳冠中演講:香港文化之未來,如果有一種本土的賽博朋克
開始看懂另外一個地方的文字,是一個開始。我很鼓勵培養能夠讀懂四地華文的「超級讀者」出現⋯⋯
「完美」生意:我替別人上網課
侃侃而談的教授們在這邊,一群素不相識的「學生」坐在另一邊。
走出「怨恨」,給下一輪兩岸青年交流盛世的備忘錄
如果兩岸青年都能意識到,目前雙方都無法實現各自在族群和主權範疇上的主張,就該思考如何讓雙方能夠共存、共榮地活下去。
1
...
6
7
8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