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教育
少年的心事,只有貓知道|端聞 Podcast
「可能最後車裡只剩下我的貓……但我的貓終究還是會離開。」
論文大國與學術小國:中國70萬在讀博士為何淪為「學術耗材」?
「即使愛因斯坦來了也找不到工作」,論文成為當下中國學術界衡量個人成就的唯一標準。
台中黃金葛下毒案:校安失靈,引國小女童「私力救濟」|Whatsnew
2023年台中一所國小,四名女童因長期遭同學騷擾,決定以黃金葛汁下毒報復。監察院調查揭露,事件背後是一連串校安與性平機制的失靈。
太空油毒霧:香港青少年為何上癮?|端聞 Podcast
「時下的年輕人,很需要被明白、被看見,以及被理解。」
一場風波,幾個提問:解構「MediSafe 藥倍安心」科研爭議|端聞 Podcast
拿獎變爭議,「原創性」到底誰說了算?
愈長大愈不快樂:十張圖看香港中小學生的群像面貌
學習時間比返工長;越長大越不快樂;不再完全擁抱「結婚買樓生仔」。
「藥倍安心」科研風波,參賽學生及家屬發聲明放棄獎項|Whatsnew
潘冬平與彭詠枝將吹哨人鄭曦琳的行為形容為「網路欺凌」,並擷取她在社交媒體上的發文,認為逾越一般善意吹哨人的合理行為。
中學生研發AI平台獲獎被指有背後加持,五問解構「藥倍安心」科研風波
端傳媒整理事件時間線,訪問吹哨人鄭曦琳及尋求相關單位回應,還原爭議來龍去脈。
港校被指與內地補習社合辦DSE課程,惹借殼辦學、雙重學籍、爭學位等爭議|Whatsnew
香港教育界連日來爆出多宗醜聞,延伸到中港融合的討論。
愛、焦慮、友情與自由:我們造訪了一間中學生貓舍
反正會被世界淘汰、不想孤獨一人、想要找到百分百的愛……這是他們成為大人之前的各種擔憂和願望。
從金融土木到芯片AI,新一輪擴招如何改變高考志願?
在她看來集成電路行業當前的熱度更多是泡沫,而現在這批孩子本碩畢業已是七年之後,到那時,「這個泡沫不一定還在」。
中國學術圈的性別困境:女性消失在象牙塔?|端聞 Podcast
中國女性佔碩士生入學人數的 53%,可到了博士階段卻降至 42%。
1
2
...
18